高中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种策略
2020-04-07罗好
罗好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策略:科学使用语文教材,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把握阅读教学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认真欣赏语篇素材,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深入发掘文本内涵,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培养 四种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4-0070-02
现阶段,我国教育理念正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转变,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这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提升国内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提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制订教学规划和创新教学思路,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收获更多知识与能力。
一、科学使用语文教材,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语文学科属于语言教学范畴,而语言知识又是不断生成与进化的,学生需要不断积累,为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在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教材既是基本出发点,又是根本所在。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带领学生着重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等基础性语言知识,使其吸收、内化成个人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语言积累。同时,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应用技巧,教师应注重围绕教学内容,积极创设相关的语言应用环境,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场合熟练地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比如,在教学《归去来兮辞》中,正确朗读文言文,准确理解、记忆课文中的字词含义、特殊句式等是教学基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内容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引领他们结合录音材料、课下注释及其他工具逐字逐句地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播放录音范读,提出本文中四字句以“二/二”顿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六字句以“一/二/三”顿读,如“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提醒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意部分特殊字词的读音,如惆怅、飏、眄、岫、翳、皋、棹等,找出各个段落的押韵和韵脚。之后,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利用注释帮助阅读,强调重点文言知识,包括词类活用的“生生”,虚词“之”,古今异义的“风波”“人事”“寻”“幼稚”“慷慨”等,以及状语后置、被动句等特殊句式,以此为前提辅助他们理解整篇课文的主旨大意,并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同时,结合学生对《归去来兮辞》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为学生专门预留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认真体会蕴含的情感。同时,可组织学生围绕陶渊明的“归隐”,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给学生提供语言运用机会。学生基于对《归去来兮辞》的理解纷纷发言。部分发言学生认为,通过对“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临清流而赋诗”等的解读,可知陶渊明辞官归田后日子过得比较充实、惬意,精神比较富足,这在一定层面上表现出他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教师这样引导,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归去来兮辞》内涵的理解,而且还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把握阅读教学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汲取和输入语言知识的关键途径,也是锻炼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主要渠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阅读教学的契机,利用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基于兴趣视角切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指引他们着重分析阅读文本中出现的人物、景物、事物等,并研究背后的深意和文章主题,增强学生的直觉、形象、逻辑以及辩证思维,最终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谈中国诗》时,导入新课以后,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寻求答案,让他们初步探究和整体分析文章,厘清作者的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全文大意。接着,教师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比喻句,谈谈具体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使其鉴赏、品析文章中比喻修辞手法的妙用,感受钱钟书生动、机智的语言,让他们学习比喻手法的运用技巧。之后,教师布置开放性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自由交流和分享,提高他们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随后引领学生归纳主题,使其认识到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据此唤起他们对我国优秀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另外,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钱钟书的文章的语言运用特点,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堂上可要求学生尝试总结与论述文章内容的特点。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积极地总结,得出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列举了详细的实例,而且使用比喻手法更加使人容易理解。二是旁征博引,居高临下。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不仅引用了很多国家的资料,而且涉及的范围较广泛,更加具有说服力。三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作者论述的内容风趣幽默,可使人感受到语言的乐趣。如此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掌握学习内容,思维得到有效锻炼与启发。
三、认真欣赏语篇素材,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包含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等。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均文质兼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优质素材,教师需组织学生认真欣赏这些经典的语篇素材,一方面从知识表层出发,通过朗读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和节奏美;另一方面从深层处切入,引领学生欣赏语篇中蕴含的情感美,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以此提高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边城》的过程中,教师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影《边城》中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片段,简单介绍作者沈从文,要求学生默读一遍课文第一节,让他们结合电影所展现的与课文所写的进行思考:为何作者把这座小城称为“边城”?明确“边城”是指边地、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整个语篇内容,找出文中各节有提示端午节时间的语句,分析文章结构和明确线索,使其结合文本找出作者围绕端午节所叙述的几件事,让他们初步了解语篇风格与情节结构特点,感知语言美。之后,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一组美丽的湘西风景图,引导学生综合电影、文章和图片,品味边城的风景,感受作品中所描绘的水墨湘西的风景美,然后让他们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感知古朴淳厚的风俗美。随后,教师结合人性美的分析,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促使他们体会作者所构建的善与美世界中的人性美。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学会表现美,要求学生认真体会文章中写景的内容,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着围绕某一景物进行写作训练,促使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并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展现生活中的美。待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挑选出写作较为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上表扬并进行朗读,增强学生写作训练的信心,并启发其他学生。这样的教学活动,可避免学生产生学习枯燥感,尤其通过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机会,可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写作与表达能力,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培养目标。
四、深入发掘文本内涵,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语言不仅具有交际和写作的工具性功能,还具有典型的人文性特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除关注语言知识讲授外,还需与学生一起深入发掘文本内涵,善于提取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人文性元素,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价值观念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促进文化理解与传承。
例如,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时,首先,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一组中外经典建筑物的图片,包括天安门、黄鹤楼、景福宫、东大寺、泰姬陵、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和白金汉宫等,设计导入语:建筑是无声的语言、优美的语言、经典的诗篇,凝结着美学的追求,铺陈着文化的结晶,透露着人生的哲理。其次,组织学生自由讨论,要求指出这些建筑物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将他们带入探寻中国建筑神秘而精彩的世界中。再次,教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概括,分析概述每一特征的要点或作用,以及使用的说明方法,训练他们筛选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特征的提升审美能力,激发热爱祖国建筑文化的思想情感,并树立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另外,为提高学生传承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教师应以相关教学内容为契机,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课下上网查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积累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尤其在文章写作中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者。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及传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自发地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认真研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吃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涉及的方方面面,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動,尤其注重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启发与引导,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使其得以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雷 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0(14).
[2]苏 博.语文课堂:聚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14).
[3]于 浩.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
[4]何振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科技资讯,2020(12).
[5]甘建鹏.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
(责编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