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绘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0-04-07叶蕾蕾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绘本阅读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叶蕾蕾

摘要:绘本学习是一种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的新教学手段。它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本文基于绘本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实践观察,经过分析,提出以下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102

绘本阅读能够将生动的图画和文字相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有效方法。利用绘本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绘本上的图画以及多媒体配合等多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当前基于绘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分析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意意识在发展,但无意意识依然占主体,加之学生识字认词的能力有限,在进行语文阅读的练习时很可能出现走神或者阅读困难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形成恶性循环。绘本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图片,通过图画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绘本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方法,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来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创造轻松有趣的环境,既能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习语文能力[1]。

二、利用绘本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绘本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绘本是以图片为主,以少量的文字作为提示参考的书籍。利用绘本可以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在学生对图片进行理解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阶段,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要求并不是很高,由于年龄的限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阅读材料理解能力有限,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过低,教学过于放松,不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语文学科学习中,学生对语文的阅读能力理解参差不齐,如果教师只是采用生硬枯燥的方式进行阅读讲解,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听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利用绘本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首先,教师应该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绘本内容进行挑选,这是为了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所做的基础工作,所挑选的阅读绘本应该简单明了。最后,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绘本,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为学生挑选适合的绘本读物作为新课导入,在进行挑选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尽可能选取简单明了、鲜明生动的绘本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物。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逃家小兔》这一绘本让学生进行阅读。学生通过对绘本图片的观察与想象,可以从中感受到小兔子的活泼与可爱之处,在教师讲解时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在上课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讲一讲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课堂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利用绘本增加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绘本,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想象,通过对绘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在阅读前,教师要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进行阅读绘本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的集中[2]。而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生动鲜明这一特点,可以先给学生进行绘本的解释,利用自己深情并茂的朗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绘本的理解力,让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对绘本的阅读产生极大的好奇心,之后再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绘本故事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绘本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以《妈妈的礼物》这篇绘本为例,这篇绘本主要讲述了一对姐弟给妈妈买礼物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绘本进行阅读,之后教师再对绘本进行朗读。在讲解故事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回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给妈妈送过礼物?可以让学生进行踊跃的发言。之后在进行故事讲解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配合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故事的情感,让学生在听教师讲故事的过程中理解绘本所蕴含的情感,增加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绘本进行表演或朗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绘本的印象,以加深理解。

四、利用绘本启发学生联想

绘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利用简单明了的图片,让学生对故事进行理解,但是在学生对绘本进行理解时,最重要的是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感受绘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时,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利用绘本来启发学生对故事进行联想,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对绘本故事进行更好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日后对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投入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

以《狼和七只小羊》的教学绘本为例,教师在对故事朗读和表演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扮演绘本中的主人公。而且在组织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入自己想象的台词,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表演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绘本进行思考,如说一说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一直在讲羊妈妈和羊宝宝,爸爸去哪里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此问题发挥想象,之后再利用这个问题为羊爸爸编述一个故事,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能够以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利用绘本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周雯.打开语言世界的“天窗”——绘本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的意义[J].华夏教师,2018(18).

[2]孙彤.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8.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二小学325600)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