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4-07何吉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何吉强

摘要:教师认为初中物理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学生不仅可以运用实验的方式,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也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的影子,还可以在课下进行物理的探究,享受物理学习的乐趣。本文注重从实验、情景以及翻转课堂三个角度,对初中物理授课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促进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068

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部分物理教师存在唯分数论的教学理念,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忽视让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情感,导致部分物理学生产生厌学的状况。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真正打造属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课堂,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探索、发现以及思考,真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打造具有高效性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获得良好的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一、实验教学,搭建探究空间,提升学生知识理解力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实验的方式,开展物理的授课,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演绎物理知识或是原理产生的整个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让学生通过物理现象,提升自身的物理知识理解能力,增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声音的传播和产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实验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准备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验证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在此次课程的论述过程中,教师准备如下工具,让学生探究:粘有乒乓球的小鼓、激光灯、小木锤、钢尺等。与此同时,教师出设如下问题让学生探究:你如何运用教师提供上述工具,证明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适时地走入学生的讨论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在众多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郑主动站起身说:“我拨动钢尺,钢尺发生震动并发出声音。当我按住钢尺,不让钢尺发生震动时,声音消失。这说明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小燕说:“我用木槌敲打小鼓,发现鼓面震动,引起乒乓球的跳动。这同样可以说明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小陈说:“我与其他两位学生的实验方式不同。我将激光灯打开,并固定到小鼓上面,用力拍打小鼓。由于鼓面震动,所以激光灯照出的光也在墙面上来回震动。”教师运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将个人的看法变为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真正以实验的方式构建相应的现象,并通过现象,真正與物理知识连接,从而更好地掌握此部分内容,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二、生活情景,开展生活导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度

生活情景导入的优势在于第一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情境展示,向物理知识教学的顺利过渡,真正在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度的同时,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在此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运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以兴趣为物理学习的驱动力,以物理知识为探究问题的方向,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发挥生活情景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真正提升整体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度。

例如,在讲授“压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入如下两个具有冲突性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的顺利过渡,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度。情境一:一位大力士用尽全力,单手握一个鸡蛋。在十分钟后,大力士已筋疲力尽,但是鸡蛋纹丝不动。情境二,一位老奶奶将鸡蛋向锅沿轻轻一敲。鸡蛋的表面出现一条裂缝。与此同时,老奶奶轻轻地将鸡蛋倒入锅中。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为什么老奶奶可以轻轻松松地打碎鸡蛋,而大力士无法用双手握碎鸡蛋?”与此同时,教师说道:“你们可以从下面的知识中找到对应的答案!”学生在兴趣的作用下,全身性地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为简洁地掌握此部分内容,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压强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让学生思考生活情景与初中物理知识的连接点,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在兴趣的引导下,感受到物理知识学习的魅力。在此知识点讲授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交流,让他们发表物理学习情境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看法进行统计,其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从大力士的角度分析:有些学生认为大力士的手虽然整个握住了鸡蛋,但是鸡蛋的形状是球形,而且手与鸡蛋的接触面积较大,压强小,导致手不能握碎鸡蛋。第二种,从老奶奶的角度思考:老奶奶将手中的主要力量集中在锅沿上,锅沿与鸡蛋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而压强较大,所以可以轻松地打碎鸡蛋。

三、翻转课堂,课下问题探究,提升学生物理探究力

翻转课堂是一项新型的授课形式。它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真正让学生承担学习的重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多种条件和信息,开展物理问题的探究,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授“动能和势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从弹性势能的角度进行着力,让学生分析影响弹性势能的主要因素,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探究。与此同时,教师为了提升学生问题探究的方向性,运用现代通讯工具,实时和学生进行沟通,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婵的回答。她说:“我用橡皮筋弹射不同重量的石子,发现如下的结论。当石子的质量相同时,橡皮筋的拉伸程度越大,则石子飞出的距离较远;当石子质量不同时,我用同样的力弹射石子,石子越轻,弹射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程度以及承受形变物体的重量密切相关。”教师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讲授此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工具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获得良好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开展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物理知识与学生认知的连接,让学生真正以自身储备的物理知识为基点,开展相应的物理知识的探究,提升学生的综合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小龙.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

(作者单位:内蒙古牙克石市塔尔气中学022189)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