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餐后协奏曲

2020-04-07陶雨贝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走廊小班幼儿园

陶雨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师应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在幼儿进餐时,部分幼儿能够很快地将饭菜吃完,剩下的幼儿则需花大量地时间,那么在这一情况下,如果当班的老师在教室照顾还未用完餐的幼儿,外面走廊上自由活动的幼儿便会出现种种状况,例如相互奔跑、躺在地上等等。当老师在走廊外面管理自由活动的幼儿,在教室还未吃完的幼儿便会趁着保育老师不注意相互讲话,捣鼓调羹……那么怎样才能合理、有效地组织进餐后的活动呢?这正是本文要去研究、探索的。

一、餐后活动的遵循原则

(一)充分尊重幼儿——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组织每天的餐后活动时,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点出发,让幼儿相互商量,相互配合。

(二)提供多种形式——给予幼儿选择的空间

小班的幼儿对于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兴趣,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尽最大可能让活动更加的多样化,单一而又重复的活动,幼儿很快就去失去兴趣,循环往复,渐渐地便不愿参与活动,不愿遵守活动规则,会渐渐地开始捣乱,开始漫无目的的“闲逛”。因此,在组织活动时,我们应该避免单调、乏味的活动,选择一些趣味性高,种类多样化的活动,丰富而又多样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创设安全环境——给予幼儿最好的保障

幼儿餐后的活动应控制在15分钟左右,活动以自由并有助于消化为指导原则,刚就完餐的幼儿不适合开展剧烈的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全程陪伴,观察并指导幼儿的活动方式与活动强度。由于小班幼儿控制自我身体的能力有限,常常会在游戏中容易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因此在整个餐后活动中,教师的保教工作非常重要。

(四)善于捕捉兴趣——给予幼儿展示的平台

《纲要》中指出: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所感兴趣的点,从而针对幼儿的兴趣点即时变换活动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临时发现。

二、餐后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走廊游戏

教师要善于将走廊上的空间利用起来,把游戏中的一些活动搬到走廊上,这样既给幼儿提供了各种锻炼能力的机会,还帮老师解决了进餐时难管理的问题。例如,我们小班幼儿可以在走廊上开展表演区,可以提前通知家长与幼儿制作一些小话筒、音响,将这些布置在小舞台上,更有氛围,幼儿就可以尽情地发挥自我,自由表演;也可以请幼儿去照顾自然角;玩自己所带的小玩具等等。但是在整个餐后活动中,由于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差,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要让他们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手指游戏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手指游戏,并与幼儿共同编制了适合这个手指游戏的儿歌,是小班幼儿餐后活动游戏的选择之一。手指游戏的开展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常规意识,同时也提供了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三)民间游戏

在餐后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让幼儿开展一些安静的小游戏。比如我们班幼儿最喜欢玩的木头人游戏,这类强度小的游戏就很适合在餐后活动中进行。民间游戏因为读起来朗朗上口,进一步增加了幼儿游戏的情趣,更因为简单新颖,使幼儿有很高的兴趣且持久度高。因此,我们利用家长资源等多种途径收集了许多经典的民间游戏供幼儿在餐后进行。

(四)语言活动

开学初,我们请幼儿从家中挑选出了自己所爱看的书,并且还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制作了一本自制图书,我们将这些书都放在了語言区里,这样一来,语言区的里图书的数量增多了,题材也更加丰富了,可供幼儿选择的空间也扩大了,幼儿看书的兴趣越来越高涨了。 餐后活动时,可以请幼儿相互结伴讲述自己带来的自制图书,也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了火火兔等音频工具,幼儿用完餐后就可以坐在一起听故事、学儿歌,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学习的需要,又培养了幼儿良好听读习惯和能力。

(五)散步活动

散步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消化吸收,从健康生活方式考虑,散步活动无疑是最好的餐后活动。散步活动能让幼儿进一步地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在自然环境下,幼儿的观察力会更加敏锐,他们常常会盯着草地看,会发现蚂蚁运粮、小花小草,或者一些让他们感到惊奇的自然现象。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点,鼓励幼儿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探索,从而可以引发出多种有趣的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只是集体活动,而应该是幼儿的一日生各个环节。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就是教育,我们应该寓教育于生活之中。不仅午餐管理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也是如此。因此在活动的组织上,需要我们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为指导;在餐后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自制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努力将幼儿的餐后活动组织地更加科学合理。

【本文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 《支持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192001127 的成果】

参考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2012.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2001.

[3]白焕彩.浅谈幼儿餐后活动的组织策略[J].学前教育,2014(9).

猜你喜欢

走廊小班幼儿园
神奇的走廊
科创走廊“乘风起”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爱“上”幼儿园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在走廊行走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