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教育叫等待

2020-04-07陈秋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倍数图形错误

陈秋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殿堂中,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精彩。在成功的课堂中,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见到教师“等待”的脚步。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几秒钟,那智慧的等待过后,诞生的是孩子们生成的美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等待,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唤醒、等待学生智慧火花的点燃。把握“等待”的时机,掌握“等待”的艺术,激励学生展开思维的双翅,在知识的时空里自由飞翔,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绽放智慧光芒。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讲究“等待”艺术呢?

一、       等一等交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积极思考问题,不管思考的结果如何,只要有思维的过程,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数学教学是成功的。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无法很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就不可能真正深入地想清楚其中的道理,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绝不能省略学生“自主思考”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也绝不能让“自主思考”匆匆走过场。等一等,再等一等,也许下一刻,就是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时,就是学生创造课堂精彩之时。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再交流。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分割,并试着自己演算这些图形的面积。没用多长时间,学生都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此时教师再加以指导与归纳,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可以用分割法和添补法来进行思考。正是等待艺术,换来的是学生通过主动思考与思维之后热闹的讨论场面,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整个教学氛围更加和谐融洽,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二、等一等发现,创设学生足够探究的空间

俗语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双手的动作对于人的智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留给学生足够探究空间,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分一分,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使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引导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诱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等待学生的智慧火花。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较多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不陌生。这时,老师提出疑问:“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用课前剪好的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纸片进行探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动手過程中,运用剪拼、测量、折等方法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了让学生有足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正是这种等待给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真理的过程。如果没有等待,那么就会让学生与发现真理失之交臂,学生只能是机械的记忆,没有理解,没有思维,没有主动构建,只有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三、等一等评价,提供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

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避免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中有这样的一题“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往往学生会有两种不同的判断结果。这时,我没有马上作出评价,因为此时如若及时评价,会使学生失去一次很好的思考机会。于是我组织学生先进行了小组交流活动,然后再进行集体辩论。在互动交流中发现“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不成比例,应该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学生寻求答案,要有个思维的过程。在学生思维启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的抑制因素。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当表现出极大的耐心,等一等评价,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驰骋联想、各抒己见,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等一等订正,还给学生反思错误的时空

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不要急于修改、更正他们的错误,急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给学生,把完整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没有经历亲手实践、探究体验的无意识状态下,其所得的知识是模糊不清、不够透彻的,是容易淡忘不够牢靠的。停一停、等一等,给学生一个反思错误的时空,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认识,重构新的知识。

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教师先出示“4,5,6”这三个数,让学生组成是2或5的倍数的三位数,由此复习2或5的倍数的特征。接着引导学生尝试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组成了“456,546”这样两个三位数,通过计算,学生大胆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当学生出现错误后,教师并不急于否定学生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再举些例子来进行观察。学生会满怀兴趣、满怀喜悦地进行探究。在这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问题、产生疑惑,激起进一步研究、探索问题的热情,就会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看个位上的数”。这样的引领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否定、修正原先那个错误,学生自己发现所获得的知识远比教师的直接告诉有价值得多!

总之,等待是一种技巧,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放慢教学节奏等待学生,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体现,是构建生本教学的集中体现。多一些等待,就会让学生多一些自主探究,多一些深入思考,多一些发现与创造,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更精彩。

猜你喜欢

倍数图形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倍数魔法
分图形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怒”与“努”
关于“3与9的倍数特征”引起的思考
数学题
“浮”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