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贫困生线上学习路
2020-04-07唐世日
唐世日
“想写出创意作文,还得体验生活。”3月29日,家住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的建档立卡学生黄芳(化名)打开“江华教育”微信公众号,认真听码市中学教师李荣胜录制的《如何写出有创意的作文》课,听完后她不禁说道:“家里只有一台手机,这样可以随时观看学习,再也不用在同一时间段与弟弟争着听课了。”
该县义务教育阶段有17000多名建档立卡学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延迟开学。在线上教学中,一些建档立卡家庭只有一台智能手机,不能同時满足多名孩子进行网络课堂学习的需要。为破解这个困难,该县教育局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发出倡议,号召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教师充实志愿者的力量,加入到公益课堂录制,并分批次上传至“江华教育”微信公众号展播。
该县白芒营镇建档立卡学生小平的父母外出务工,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家里只有爷爷有一台智能手机。每次上网课时,便与妹妹争手机听课。小平告诉笔者:“公益课堂推出后,每次网络课堂学习时把手机让给妹妹,自己安心下来预习,妹妹听完课后,再听公益课堂。”
“公益课堂让建档立卡学生避开听课的高峰期,避免了孩子因没有手机学习产生心理焦虑。”该县教育局主抓教师工作的负责人游江文说:“公益课堂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很强,涉及中考、小升初备考和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等,孩子们随时可以享受优质资源。”
钟垂安是该县白芒营中心小学一位兼职的心理咨询教师,他录制的《谈“经”论“孝”》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钟垂安说:“扶贫先扶志,扶智从扶德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让同学们有了更多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这期间很多同学也与自己的父母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摩擦。我录制这堂课旨在让学生学会理解、包容父母、感恩父母。”
2月以来,江华教育系统创新工作模式,4000多教师通过上门、电话、微信等渠道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网络课堂及宅家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整合资源,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学生学习的平台。公益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优质的课堂资源,可以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游江文说。
目前,全县教育系统共有1000多名教师志愿者、市级骨干教师参与录制公益课堂,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知识辅导等困难问题,让建档立卡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