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实践能力与培养
2020-04-07陈卫
陈卫
摘要: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主要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本文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为核心,尝试通过呈现目标,合作互动, 联系实际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深刻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地理实践能力;目标;合作;联系
地理实践能力是用地理知识、方法与技能来分析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读图、绘图、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本文以《水资源》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浅认识。
教材设计思路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因而本节教材突出人水关系。在学生理解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强调人类活动受到的影响,设计出很强的实践性活动。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现实,进而研究最佳治理方案,培养学生对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影響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用水调查,提出节水建议和制定节水计划,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学以致用。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合作能力和环保意识,达到“知情意行”的效果。
明确培养方向
学习内容目标 了解有限的水资源,根据资料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阅读资料得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及解决措施;从实际出发,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实践能力目标 培养读图观察、阅读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小组调查研究,培养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观、树立人地协调观。
目标设计意图 读图观察,提高学生提炼地图信息的能力;阅读分析,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调研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互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问题预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南通,喝水、用水紧张吗?我国其它地方的孩子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可以在学校的直饮机上取水喝呢?”请看一段视频(涛涛每天走三个多小时去村外取水,只能带一小瓶水到学校且要坚持一天)。
教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我们是不是感觉生活在南通这座城市很幸福?可在中国还有多少地方像涛涛的家乡一样?为什么那儿的水如此稀缺,有没有办法帮助他们?是否更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水资源?
导入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预设问题既能产生情感引力,又能引发学生思考。
合作互动,收获新知 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简单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以问题为主线,维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探究。
教师:什么是水资源?地球有水球之称,是否意味着地球上的水资源很充足?
学生通过引导和读地球水体组成图得出:我们所说的水资源(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体的2.53%,而且这部分淡水主要储存在冰川中。可直接利用的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尤其是河流水,所以一个国家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大体可以用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来衡量。
学生活动一:读图一(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图二(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观察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读图三(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四(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五(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分享读图过程,分析原因,总结规律)。
材料分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总结:降水和径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大,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出谋划策: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如何解决?(小组讨论研究最佳治理方案)
方案:修建水库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解读南水北调三条线路。此外还有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工程。引滦入津工程结束了天津人民喝咸水、苦水的历史,工业生产缺水的被动局面得到扭转,加速了工业发展;引黄入晋是山西的命脉工程,是山西发展的“水支撑”。
过程设计意图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读图技能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过渡:国家通过大量的水利工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许多地区的用水紧张,是否有了这些工程就高枕无忧了?
出示资料:七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图、我国近年供(需)水量及未来预测一览表。
由图表发现,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人均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且随着人口增长需水缺口逐渐加大。
学生陈述:我国已被列为世界13个缺水国之一,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在如此缺水的状况下,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浪费惊人,利用率低。
分组呈现课前调查活动绘制的成果:水的利用率图(农业、工业、重复利用)、水资源浪费组图、污水排放量图和水污染漫画、触目惊心的水污染组图。通过实际调查绘画大量图片增强直观感受,学生受到触动和震撼。
活动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探究合作能力、绘制图文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明确: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固然可有效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联系实际,融会贯通
教师:我们南通的饮用水来源于哪里,有没有受到污染?
学生通过课前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解答:南通段长江水受到污染,而且作为应急水源的新开港河也遭受了污染。
长江饮用水安全关系到沿江5亿多人的健康。因此节水护水至关重要。爱护生命之源,我们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出哪些努力呢?
学生活动(二):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角色扮演,分组活动,提出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的建议。各组代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展示合作成果。农业专家: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农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工厂厂长:工业用水循环使用,提高利用率;减少生产耗水量;污水净化达标排放。普通市民: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政府官员:加强管理,提高水价。法律人士:立法普法。学校学生: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班会、国旗下讲话等阵地宣传节水,课后制定家庭节水计划。
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环保节约意识和实践能力。
结束语:南通在水源保护方面成为国内典范,曾是“龙须沟”的母亲河濠河今成生态景观河,饮用水源保护区狼山水源地曾面临码头围岸、雨污混流、废水乱排等环境问题,威胁着南通百姓的饮水安全,经过两年打造滨江“绿肺”,南通已成为“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滨江之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之源,与水和谐相处,共创幸福生活。祝愿我们美丽的地球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结语设计意图 借助南通生态建设,保护水源发展的例子,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怀,树立绿色价值观。
地理学科实践性很强。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实践探究,使地理科学真正成为对学生日常生活有用、对终生发展有用的科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