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如何突出人本理念
2020-04-07周玲琴张标
周玲琴 张标
人本理念是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符合个体的发展需求,在小学管理工作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学校管理应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要对学生行为和思想起到引导、鼓励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要以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身体需求为根本,在管理工作中尊重学生想法。教师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应冷静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行为,体会学生的情感变化,实现有效的管理。在教学管理中,虽然推行素质教育,但学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运动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在期末考试前取消了学生的美术、体育等课程,临时安排学生着重复习语文、数学、英语课程,这种管理方式就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管理缺乏尊重。学校管理工作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避免制定刻板的规矩,限制学生的自由学习。比如学生组织体操表演活动,提前规定了学生的着装,要求学生穿白鞋、长袜、着夏季校服。但在表演正式开始时,气温骤降,学校仍根据原有计划要求学生统一着装,这类要求则未实现人本化管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在进行管理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建议,如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能在体育课上进行足球训练,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建议,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技能训练。尊重学生是实现人本化管理的基础,学校管理应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角度思考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质量。
鼓励教师参与管理
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就应该多了解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群体的真实想法和行为问题,为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供信息支持。学校管理者应做到集思广益,多与教师沟通,鼓励教师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从而形成人本化管理,制定出切实符合学生需求和学校发展需求的完善管理制度。管理者应组织教师进行管理经验交流会议,邀请教师分享自己对学生问题的管理经验,从教学管理、纪律管理、素质管理等多方面吸取优质的管理策略,从而促进管理制度的落实。教师是管理制度的推广者和执行者,要将学校的管理要求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应该将现实情况与管理制度冲突的问题进行反馈,促进制度的更新和完善。管理者积极听取教师的管理意见正是人本化原则的體现,要在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民主、平等原则,使教师的宝贵管理经验应用到学校管理中,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学校应积极团结教师,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号召教师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做好学生组织工作和管理工作,从而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提高学校的内部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促进学生的独立自主发展,也能有效降低学校管理工作的难度。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奇的特性,其自身的约束能力并不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逐渐强化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班级范围内,可让学生轮流做值日小组长,使学生感受到身为管理者的责任,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体会管理的不易,在生活中对学校和教师的管理会更加配合。学生担当小组长时会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待值日工作会比往日更尽心,虽然学生的管理能力存在差异,但却能对每个学生个体起到教育作用,促进学生自觉意识的养成。学校可以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征询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使管理要求更具有可行性,也能使学生对管理要求更了解,在生活中做到自觉自律。比如,班级范围内讨论着装问题时,学生们普遍表示不喜欢每天都穿校服,于是教师征询学生们的意见,最后确定全班统一定制一套班服,每周一、二、五穿校服,周三、周四穿班服。这样的管理要求既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又达到了统一管理的目的,学生们对自己提出的建议非常重视,在生活中也会自觉执行。
在教与学中转变观念
教师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也是教育工作的执行者,要推进人本化管理应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使教师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尊重学生意见,从学生角度出发解决问题。教师是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者,若教师不认同学校的管理制度或在执行时未正确贯彻管理要求,都会影响管理效果。学校要给教师树立人本教育理念,使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做到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用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处理问题。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伙伴关系,要了解学生的喜好和思想意识,在推进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的意见。此外,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交流会,邀请一些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成功案例,帮助其他教师提高管理水平,缓和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人本化管理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应在制定制度时采取民主、平等的原则,在推进管理工作的落实时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突出人本性原则。合理的管理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制度,只有以学生为核心的管理,才能促进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培养出有思想、有主见的新时代人才。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