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桥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

2020-04-07张刚王少华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

张刚 王少华

摘 要:就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水电站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其的施工比较复杂,容易被很多因素所影响。对此,此文详细分析了金桥水电站的引水隧洞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

关键词:金桥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金桥水电站是西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是易贡藏布干流上规划的第5个梯级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嘉黎县境内,上距嘉黎县100公里,下距忠玉乡10公里,嘉(黎)—忠(玉)公路从首部枢纽及厂区通过,交通相对便利。

二、金桥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

(一)进口渐变段和V类围岩开挖方式

基于引水隧洞的开挖作业,进口处存在渐变段,由初期的方形逐步转为圆形,即典型V类围岩,施工中可优先开挖上半部,确保稳定后开挖下半部。洞内开挖时,遵循导洞→两侧→拱顶的基本流程,在结束上部开挖后随即采取支护措施。完成隧洞上部支护作业且足够稳定后,进入到后续施工环节,隧洞各环节施工都要遵循多循环、短进尺的基本原则。钻孔作业中,为工程适配YT-28凿岩机,考虑到施工效率问题,辅以自制钻孔台车,施工洞口段时单次循环进尺以1m为宜。上半部拱部导洞开挖作业基于楔形掏槽方式展开,并于拱缘处光面爆破,针对两侧的爆破施工作业,优先处理挖拱处的临空面,由第一排开始逐步向后延展,随后对设计面采取光面爆孔措施。注重爆破材料的选择,以乳化炸药较为可行,若孔内残留积水,在将其完全排出后方可装填炸药,具体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方式[1]

(二)IV类围岩开挖方式

IV类围岩不具备优良成洞条件,在实际施工中需充分考虑岩石露出问题,严格遵循上下台阶法施工,具体规划为上台阶开挖高度4.5m,剩余区域均设置下台阶。上台阶钻爆施工形成楔形掏槽,周边区域基于光面爆破方式展开,下台阶为V型抽槽作业方式,遵循对称起爆原则。以乳化炸药为宜,若孔内存在积水,在全面清除积水后方可装填炸药,基于非电毫秒雷管顺利起爆,所有光爆孔均使用竹片做进一步绑扎。

三、支护施工程序

基于隧洞工期安排,洞室开挖施工以分层和全断面方式分部位展开,层高上限9.7m;边坡明挖施工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单个梯段5—10m;随即做好边坡与围岩支护。

(一)锚杆施工技术要点

(1)钻孔。基于全站仪设备做好支护部位的标识工作,以设计要求为准测放并标识孔位,钻孔作业基于凿岩台车展开,结束施工后利用压力风将孔内残留杂质清理干净,通过检验后临时封口。(2)杆体制安。借助砂轮切割机形成特定长度锚杆,基于等强度直螺纹套管有效连接,在指定区域完成加工作业后随即运输至施工现场,采用人工插杆方式;若锚杆长度达6m,需辅以简易扒杆以保证插杆质量。(3)注浆。经由试验得知,水泥:砂=1:1—1:2,同时应满足水泥:水=1:0.38—1:0.45的要求。注浆过程中将PVC管深入孔内并与孔底保持50—100mm间距,在持续注入砂浆过程中匀速拔管,结束注浆后随即插杆,同时在孔内加塞以达到锚杆居中效果。

(二)喷射混凝土施工

在展开喷射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进行下面的准备工作。

(1)受喷面准备。深度清理受喷坡面,部分岩面雨水后易出现潮解现象,此时应使用压力风清理干净。做好该项工作后,于系统锚杆外侧设置标记,由于部分受喷面未设置锚杆,需使用自插钢筋加以标记,但需控制钢筋外露头高度,即在喷射混凝土表面下方3—5mm处。(2)混合料的制备。基于现场试验的方式确定混合料配比,拌制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与用量。(3)挂网施工。完成挂网锚杆施工,给予一段时间待砂浆强度满足标准后,将钢筋网放置在合理位置,处理钢筋网与岩面空隙区域,向其中置入预制混凝土块支垫,使得钢筋网在喷层中达到完全居中状态,所得保护层厚度不可低于50mm,并经由电焊方式处理钢筋网与锚杆端头,提升其稳定性。(4)喷射作业。遵循由下至上原则针对受喷面展开施工,处理结构接缝区域,不可出现漏喷现象。喷射施工需持续供料,要求工作风压足够稳定[2]

(三)钢支撑架设工艺

隧洞内有一定洞段岩石破碎,岩体稳定性差,对施工造成一定制约,因此钢支撑架设便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1)考虑到钢支撑稳定性要求,需在具体安装位置预留0.15—0.2m原地基,可在钢支撑基脚处安装槽钢,以达到提升地基承载力效果。(2)钢支撑各处与垂面偏差均要控制在5cm内。(3)为提升钢支撑安装精确性,开挖隧洞过程中需处理各连接板,该区域预留钢支撑并与板凹槽连接;还应注重拱脚与墙脚,为之增设钢支撑槽钢凹槽。(4)遵循设计要求完成钢支撑安装作业,若钢支撑与初喷层间隙超出正常范围,需设置骑马垫块,提升钢支撑与围岩接触紧密性,二者间距在50mm以内。(5)出于提升钢支撑稳定性并预防岩石掉块问题,在钢支撑内焊接钢筋网以达到稳固效果。

(四)注浆小导管施工

结合工程实际,引水隧洞内注浆小导管的施工流程为:布孔—成孔—插管—封口—注浆。具体如下:

(1)布孔:遵循小导管设计要求,以开挖断面中心为基准,做好布孔放样工作,通过设置插钎的方式形成标志。(2)成孔:首先设置方向架,精确测定打孔方向与具体位置,基于YG40凿岩机展开施工作业。(3)插管:设置小导管时必须与管孔方向一致,可通过液压推进器顺利将其顶入,针对同一剖面,要求小导管尾端外露长度为30cm。(4)封口:喷射混凝土施工并达到5—8cm厚度,针对管圈与开挖周边5m的区域实行封闭措施。(5)注浆:基于地质勘察资料确定可行的注浆参数(重点考虑注浆用量与压力、扩散半径),为施工选择高品质注浆材料与设备,提升人员配置合理性。

(五)被动防护网施工

引水隧洞1#-3#施工支洞洞口上方为防止落石,保证施工安全,布设了被动防护网,其相应施工方法如下。

(1)基座安装达到足够平整状态,顶面超出地面高度需稳定在10cm内,下支撑绳最大程度贴合于地面。不同坡角的施工要求存在差异,若坡角≤45°,要求基座面呈足够水平状态;反之则适当向外倾斜15°。经勘测得知,施工区域为坚硬岩石层,此时施工条件良好,钢柱基座面限制因素明显减少,但需要控制基座面法向位置,与系统立面夹角控制在30°内。(2)钢柱与拉锚绳安装借助上拉锚绳提升钢柱稳定性,基于拉锚绳可改变钢柱方向,要求误差在5°内。利用绳卡固定拉锚绳,数量不可低于4个,调节减压环位置,与钢柱顶控制在0.5—1m。(3)支撑绳安装结束上述安装作业外,再处理剩余区域支撑绳,同一位置的两根支撑绳必须穿入挂座内,经由固定绳卡将绳放置在挂座外侧,呈交错布置方式。减压环与钢柱间距0.5m,部分情况下同一侧存在两个减压环,彼此间距为0.3—0.5m。(4)钢丝绳网铺挂与缝合钢丝绳网只允许联结于支撑绳以及周边网边缘,不可出现与钢柱联结的情况。两个并接绳之间,缝合绳与支撑绳缠为一体;并接绳卡与同侧钢柱之间依然遵循上述方法,但有所不同的是,此时缠绕对象为不设置减压环的支撑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工程事业中,水工构筑物占据较大比重,以金桥水电站引水隧洞最为典型,其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工程应立足于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工艺方法,以提升引水隧洞施工的可控性。

参考文献:

[1]姚爱军,王玉峰,陈涛.水電站引水隧洞开挖及支护的施工技术[J].数码设计,2017,6(11):94.

[2]姚文智,黄光洪.分析金桥水电站引水隧洞竖井开挖施工[J].低碳世界,2017(21):21-22.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