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民建基础工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探究

2020-04-07孙昌岭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基础工程工民建

孙昌岭

摘 要:井点降水施工是工民建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能在疏干基土水分的基础上,提升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本文在阐述井点降水施工原理的基础上,就其具体的工艺要点展开分析,同时指出井点降水施工工艺在工民建基础中的具体应用,期望能提升井点降水施工工艺的应用水平,继而促进工民建工程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工民建;基础工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要点

城市化背景下,工民建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其在工程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上,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了舒适的基础空间。工民建基础项目施工中,地下水位控制管理极为重要,其不仅关系着地基的承载能力,更对后期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具有较大影响。现阶段,在工民建基础工程地下水位管理中,井点降水施工的应用逐渐广泛,本文就井点降水施工在工民建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工艺要点展开分析。

一、井点降水施工原理

作为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重要方式,井点降水施工对于工程建设区域地基承载能力具有较大影响。具体而言,该工艺是在拟建工程的基坑周围埋设吸水井点管,井点管深入到地下水位,然后在地面安装抽水系统,抽水系统包含吸水总管、抽水设备等诸多单元。在地下水清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开动抽水设备,则基坑内的地下水会通过吸水井点管、吸水总管排除,同时地下水位下降。从应用效果来看,井点降水施工能有效地疏干基土中的水分,从而使得土体固结,有效地保证了地基强度,确保了建筑整体的稳定性[1]

二、井点降水施工工艺要点

(一)施工准备

充分全面的前期准备能确保井点降水施工的高效开展。工民建工程建设中,井点降水施工准备包含技术准备、施工机具准备、材料准备等诸多内容。就技术准备而言,施工人员先应进行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建设规范、地下管线及其他障碍物等资料的有效准备,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施工设计,并选择施工方案。在施工机具准备中,需考虑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降水类型,然后进行成井机械、抽水设备的有效选择。譬如在水泵选择中,应确保水泵的排水量保持在基坑涌水的1.5~2倍。施工材料准备中,一方面,应进行砂滤层的规范准备,要求用于井点降水的黄砂和小砾沙洁净,其中黄沙含泥量低于2%,而小砾沙含泥量低于1%。另一方面,进行滤网网眼空间的严格控制,确保所选择的方织网、斜织网和平织网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二) 井点选择及降水井数量计算

现阶段,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式在工民建工程中得到了迅速推广。就井点降水方法来看,单层轻型降水法、多层轻型降水法、喷射井法、管井井法、深井井法、无砂混凝土管井点以及小沉井井点法等都是较为常用的点选择。在实际选择中,应注重其适用性的有效把控降水井数量计算中,需注重井点数量和管井水量的有效计算。就井点水量而言,其需要在探测分析基坑总涌水量的基础上,进行单井出水量的有效计算;在实际计算中,为确保计算的简便性,真空井点出水量一般按照36~60m3/d的标准进行计算。而在实际工程中,管井出水量q计算公式为:

式中,rs表示过滤器的半径,而I、k分别表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和含水层的渗水系数[2]

(三) 井点降水施工流程

井点降水施工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在实际施工中,优化施工井点降水施工流程把控,能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的规范程度。一般而言,井点降水施工按照井点布置、井点放样、定位、井口开挖、安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吊放深井管与填滤料、洗井、安装抽水设备及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完毕、水泵拆除、拔井管、封井的顺序进行施工[3]。需要注意的是,人工降水的类型不同,其具体的流程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在喷射井点施工中,施工人员不仅要设置泵房,安装进、排水总管,而且在施工中还需要设置循环水泵,并且用离心泵排除循环水箱中多余的水。轻型井点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四)井点降水施工方法

井点降水施工需注重以下要点把控:其一,在井点布置中,需规范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方法的有效应用。在井点平面布置中,若基坑的宽度小于6m,同时降水深度小于5m,可通过单排布置的方式设置井点;而当基坑宽度超过6m,土质不良或者渗透系数较大时,需注重双排线状布点方式的有效应用。在井点高程布置中,地下降水小于6m采用一级轻型井点布置,反之,则需采用明沟排水和井点降水相结合的方式。其二,井点管埋设一般采用水冲法进行施工,冲孔时,采用起重设备将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位置上,然后利用高压水泵冲孔,冲孔直径需保持在300mm以上,且深度赢深与滤管500mm。其三,试抽过程中,需进行设备各构件的有效检修,确保设备无漏水、漏气现象。其四,在经典管运行中,按照“先大后小,先浑后清”的要求,对抽水状态进行检查,确保井点系统运行良好。其五,进行水位的有效观测,同时注重抽水区域内建筑物及管线沉降状况的有效分析,一旦基坑沉降或者水平位移变化较大,需注重防护手段的有效应用。

(五)井点降水质量控制

新时期,人们对于井点降水的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工艺技术应用中,还需注重以下质量要点的把控:其一,在集水总管、滤管和水泵设置中,需进行其位置和标高的有效管理,确保井点系统各构件安装严密,无漏气现象。其二,针对喷射井点降水施工,须进行泵水试验和真空度试验的有效管理,确保其真空度不多于93.3kpa。同时,为避免出现喷射器磨损事件,应采用套管冲枪成孔,套管内的泥沙含量不得超过5%。此外,要求冲孔直径不读与400mm,深度比滤管底部深1m以上。其三,管井井点降水法应用中,成孔的直径需在井管直径的基础上增加200mm;而深井井点降水法的井管直径要保持在300mm,同时,其内直径不得超过水泵外直径50mm,在深井井点孔位附近不得大量抽水,避免出现深井塌陷和地基沉降问题。

三、井点降水施工工艺在工民建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属于市政工程综合管廊项目,道路为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红线为30m,其中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分比为21m和9m。道路单侧设置雨污水管道,综合管廊距离道路红线2.5m,而标准段面规格为2.6~2.2m。施工过程中,该地段地势较低,富水性较大,需进行地下排水施工处理,基于此,施工单位采用井点降水施工法进行排水,有效地提升了地基的稳固性。

(二)井点降水施工工艺的具体应用

本项目建设中,施工人员采用单层轻型降水法进行施工路段的降水处理。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在完成建设期区域地质勘查后,确定该区域地下水富集,具体而言,地下水位高于综合管廊结构物建基面1.7~2.5m,且土质环境恶劣,渗透系数较大。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进行多个井点降水施工工艺的论证评估,最终确定选择单层轻型降水法进行排水处理。在单层轻型降水法应用中,系统化的进行井点布置、井点放样和定位,然后进行井口开挖、安放护筒,并在完成钻孔机洗净后,系统化的抽取地下对于水分,最后进行拔井管和封井处理。从施工效果来看,采用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施工区域地下水得以有效疏干,其提升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为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結语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能在排除地下富集水分的同时,确保地基的稳定性,这能为工民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基础。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井点降水施工工艺的应用原理,并进行其工艺药店的有效把控,才能有效的提升井点降水施工工艺应用水平,进而在保证基础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促进工民建工程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屹松.井点降水在市政工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5):157-158.

[2]田焕.工民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工艺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7,8(24):34-35.

[3]阮松刚.浅析工民建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及意义[J].科学技术创新,2017(4):209.

猜你喜欢

基础工程工民建
工民建结构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
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探析工民建中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