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020-04-07田伟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造价管理BIM技术建筑工程

田伟

摘 要:在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有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缺陷已经影响到了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过程。因此工程造价管理需要更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智能化、系统化、高效化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BIM技术的产生不仅解决了工程管理中各环节的协同问题,也使工程造价管理更为高效、准确。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一、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各类建筑信息以三维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为相关工作人员获取建筑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是现阶段极为成熟的一种信息化工具。BIM技术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对原有二维的建筑模型进行转化,形成完备、构建建筑模型,对于施工方案的制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借助于BIM技术,施工企业能够避免建筑、管理的盲区,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施工,这种技术优势,往往是巡视工作难以企及的,无形之中增强了施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同时BIM技术降低了建筑项目工程量计算的难度,工作人员在BIM模型中,能够快速获取各个施工环节,工程量的信息,对于整个工程造价管理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建筑项目往往规模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了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避免额外的费用支出,提升利润收益,往往采取必要的施工造价管控手段,把控各个施工环节,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控制施工成本,基于这种实际,BIM技术成为施工企业进行成本造价管理的主要手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同时BIM技术的应用无形之中也推动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在各类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施工企业将各类工作转移到数字化平台上,切实增强了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构建起多部门联动机制,在内部形成联动体系,无形之中推动了管理的体系化,增强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第一,提高工程量计算时效性。BIM专业软件采用国家标准规范与计算标准,在工程量计算方面表现出极高的精准性,同时可以将计算结果生成电子文档,以便工作人员的交互共享,加强计算时效性与精确性,节约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第二,优化工程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水平。BIM技术与时间和成本维度有机整合,可以将建筑三维立体空间模型转化为5D建筑立体空间模型,进而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资源计划管理。第三,为工程项目投资提供参考依据。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构建完整的建筑立体空间模型。依托BIM技术的模拟性与可视化等优势特征,结合实际需求调取类似工程项目的参数信息,准确估算工程造价,从而为投资方制定投资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示例

(一)BIM技术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讲,在它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工作真可谓是既复杂又繁琐,既耗时、耗力,又耗资。但是由于工程造价结算的结果关系着当事双方的经济利益问题,因此,无论是工程招标的一方还是工程投标的一方,都对造价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都会对工程量进行一遍又一遍的计算,并且招投标结束后,中招标的一方还需另外对标的定额消耗工程量进行再计算。这一工作的完成,毫无疑问需要众多人员对有关数据进行反反复复的分析和计算,但是参与计算的人员越多,反而越容易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可是如果应用BIM技术,就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实时检索,并出具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从而大大降低计算的失误率。

(二)BIM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做好了,那么整个工程造价的质量和效率都会获得相应的提高。就目前的建筑工程开展现况来看,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运用较多的限额设计,也就是要按照投资预算进行工程造价的设计,以此实现对投资支出的控制和对投资的合理分配。如果应用BIM技术对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功能,让有关部门和人员都参与其中,那么就必然会减少由于设计变化而带来的资金浪费,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

(三) BIM技术在工程决策阶段的应用

所谓“BIM”技术,其实就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缩写,由于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库中蕴含着大量工程造价管理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工程造价在进行方案比选时,这些信息不仅可以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而且还可以藉由三维形式展现出来;并且利用BIM技术还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出不同方案的工程量和工程进展,这就为工程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四)BIM技术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的主体工作,对质量和效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其中很多利益关联方之间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而各利益关联方之间也常常表现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各自为政。对于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内耗,并由还会由此滋生出额外的预算成本,但是如果在工程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这种情况就有望得到解决。这是因为BIM技术除了具备前面提到的五个基本特性(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之外,还同时具备了信息可协同性和统计分析迅速性等特性。因此,将BIM技术所具备的这些特性应用于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就有效地解决了施工阶段信息处理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项目周期和成本不易控制等问题。

(五)BIM技术在工程竣工阶段的应用

就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因竣工阶段的工作量巨大,不但要完成质量检测,还要审阅施工资料。所以,基于对BIM技术的合理使用,可把施工资料细致地集入数据库中,保障随时查询资料,将竣工阶段的总体工作量减少。借助于BIM技术来完成关联,可对建筑工程设备完成评估,包括使用情况及运行限度,基于预测评估得出最优的经济方案。

四、应用BIM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BIM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建筑施工企业单位不同部门还需要提高数据的共享以及同步程度,在同一个施工单位当中,若是各部门之间的工程信息流通封闭,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到位,是很容易出现工程进度脱节或者是工程进度缓慢等问题,从而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通过充分运用BIM技术能够整合建筑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这样不仅是能够提高施工项目的工程效率,还能够让BIM技术的多方面优势得到更大的作用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建筑数据模型的集约化管理,是能夠降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人力以及物力方面的资源浪费,还有就是通过实际应用程序接口和BIM技术进行统一标准而快速促进BIM系统的应用。BIM技术系统应用还需要重视部件的细致划分,这样能够减少施工项目的数据识别问题,在通过提升BIM模型以及实际施工情况的匹配程度上,也是能够提高实际BIM建筑模型的计算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管理中有效利用BIM技术,可使工程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日常管理中存在部分缺陷。在施工工程管理中,不管是初期的造价测算,还是后期的竣工,BIM技术都能够完成全程化的引导,保障每一个环节互相协调配合,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梅.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 价值工程,2019,38(02):9-12.

[2]郭丽丽. 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19,45(06):220-221+258.

[3]洪瑞旭.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住宅设施,2016(03):53-55.

猜你喜欢

造价管理BIM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