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

2020-04-07张辉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处理方法预防措施裂缝

张辉

摘 要: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建筑单位要想得到良性发展,首先就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促使建筑工程能够达到有关要求标准,在此同时还要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在各种新型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加持下,土木项目的工程质量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土木项目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有效的解决项目结出现缝问题,还需要仔细分析裂缝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研究应对策略,借以保证土木项目的工程质量。鉴于此,本文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在土木项目混凝土作业环节,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极为常见,产生裂缝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都有很大程度的妨碍,这就要求单位充分重视产生裂缝的原因,并进行有效解决,最大程度的提高作业质量,确实体现土木项目的最高价值。

一、分析土木项目结构裂缝的成因

(一)温度问题

在目前的土木项目中,都会选用混凝土作为工程材料,因为混凝土结构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出现胀缩现象,所以在现实工程中,混凝土结构会因为内部与表体温度差异太大,形成混凝土变形甚至形成裂缝。

(二)钢筋问题

钢筋也是土木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之一,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时,如果建筑材料保管不力,受不利因素影响,形成氧化膜受损,进而形成钢筋锈蚀,在铁离子对混凝土结构形成作用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

(三)凝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是一种多种建筑原料混合在一起的建筑材料,因此他作为一种混合材料,也有多种材料的混合性质。不同物料加入的含量不同,就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同。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有水泥、砂石、水和一些添加剂。在施工场地,混凝土难以得到合理的保存,通常是在户外进行存放,所以周边环境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如果环境过于潮湿,那么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可能达不到施工标准。

(四)工程后期的养护不到位

在一项工程完工之后对于混凝土要及时进行养护工作,要及时对材料进行补水保湿防晒等养护,在完工后要及时用草帘或者麻袋等进行铺盖防止水分的大量散失,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洒水时要注意洒水间隔和洒水均匀度,一旦上述步骤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就极有可能造成裂缝的出现。

二、土木工程的裂缝处理措施

(一)对裂缝进行修补

对裂缝进行修补是处理混凝土工程裂缝的通用办法。工作人员首先要对裂缝进行调查评估,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范围面积。常见的修补办法主要是用混凝土的浆料将缝隙所在区域涂抹覆盖。修补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快速的处理措施。但是修补法可使用的范围较小,一般能解决的不影响工程整体结构的裂缝问题。工作人员能以较快速度完成裂缝修补,同时不对混凝土建筑的整体结构造成影响。

(二)灌入混凝土浆液

如果建筑物产生漏水现象导致修补法无法顺利进行,就会采用一种较为灵活的处理措施,即为向裂缝中灌入混凝土浆液,起到修补裂缝的作用。在进行灌浆修补之前,先调制浓度更强的混凝土浆液,利用压力设备,将混凝土浆液灌入裂缝之间。待凝固之后,再对表面的问题进行修补,从而真正意义上消除裂缝。

三、分析土木建筑结构裂缝的防范办法

(一)注意水泥材料的选用

要想有效的防止工程结构裂缝现象,首先需要从基础抓起,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配合料,所以在选用水泥时,首先要考虑实际工程需要,然后再结合建筑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型号和规格都能达到相关要求标准的水泥,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质量与用量,全方面的防范混凝土裂纹的形成。

(二)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合理控制温度

因为温度也是形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说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必须严格合理的控制温度和厚度,可以采用有效的降温方法,加强工程结构的散热性,在执行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在混凝土结构偏大的影响下,会形成混凝土内部与表体温度差异太大的局面,为了解决这种现象,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如在工程现场铺埋水管,采用冷水降温方法控制浇筑温度,而且在混凝土拌制时,用冷水泡制碎石料,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保温覆盖,减小内外温差也能最大程度的控制混凝土温度,降低裂缝形成概率。

(三)保证规范性施工

在所有的项目工程中,施工行为和施工技术都是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在混凝土工程中也是一样,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规范性施工,能够很大程度的防止出现工程结构裂缝现象,要想有效保证作业人员施工行为的规范性,就要在混凝土工程作业实施前,选用具有专业技术和施工能力的作业人员,还要进行系統的培训,加强作业人员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行为的控制意识,促使作业人员能够保证规范性施工,实现预防结构裂缝的目的。

(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强度

在进行土木工程的建筑过程中,对裂缝的产生提高警惕,做好多种预防措施。工作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①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尤其是对混凝土材料的储藏和使用过程严加管制,要做好时间规划,在规定时间内将生产出来的混凝土材料实施使用,避免混凝土材料因时间过长出现质量问题;②要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中的监督和控制,要注意匀速进行浇筑,充分进行捣鼓,迅速完成浇筑工作;③要对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建筑做好早期养护工作,及时覆盖并且加强保湿,避免混凝土建筑出现变形和裂缝现象。

(五)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关

土木工程的建筑之本就是建筑材料。所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先要选用品质达标的建筑材料,同时对于采买回来的建筑材料要进行抽验,抵制劣质材料的使用。使用品质较差的建筑材料,不仅会降低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还会对建筑物的未来使用造成安全隐患,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六)标准施工人员的操作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离不开各个类型的操作人员,所以施工人员操作标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完成质量,也关系到裂缝是否产生。为了避免施工操作不当产生的裂缝,应该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提高操作的标准。总体来说,增加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延长培训时间,对于选用经验较少的施工人员的施工工程来说,更是要加强对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操作不标准而产生裂缝的重点教育,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标准操作导致的裂缝问题。

(七)混凝土的养护

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混凝土结构凝固过程中的关键,所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很好的保证温度和湿度,如果温度达不到施工要求,必须要利用辅助手段来确保水泥的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要确保混凝土结构没有裂缝或者裂缝较少,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过程非常关键,要根据外界温度和现场实际,选择合适的养护方式。养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凝固过程中防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烧坏了混凝土内部结构。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迅速,我国的交通建设行业也随之发展。土木工程的建设要求逐步提升,在进行土木工程的建设工作中,混凝土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投入应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中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问题。如果不采取重视,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对于裂缝问题,展开分析研究,采取针对性策略,提高土木工程的整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文雅乐.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10):78-79.

[2]宁鹏,王超.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探讨[J].居舍,2018(14):9.

[3]苏涛.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8(06):98.

猜你喜欢

处理方法预防措施裂缝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裂缝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探究发射机风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