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探讨

2020-04-07高英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

高英

摘 要: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建筑工程由众多的环节所组成,各部分紧密衔接共同作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其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当结合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狠抓落实,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各方面入手共同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否应用应得当,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总体施工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但在混凝土施工环节众多,在浇筑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质量、浇筑工艺、振捣效果、养护质量等。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并做好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质量,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混凝土指的是水、水泥及砂、石子、配以添加剂及混合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进行均匀搅拌,而产生的一种胶状体,凝结后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由于其取材方便、价格实惠、生产过程简单、施工简便等,所以其使用量逐渐增加。混凝土搅拌物的可塑性很强,与钢筋结合可靠,并可以构成经济实用、耐用并且能制作出满足不同功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一) 混凝土材料配比

1、 水泥

配置混凝土材料时,主要的材料就是水泥。水泥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品质,因此必须要保证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不要浪费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和粉煤灰。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防渗漏功能,要保证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含量合理。为了延缓混凝土的最终凝结时间,可以掺和一定量的材料。这种方式还可以降低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要保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

2、 骨料

保证骨料的级配合理,结构紧密,热膨胀系数低,不会有太多的含泥量,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可适当多使用一些粗骨料,选用10mm~40mm天然连续级配碎石。在骨料中最好不要掺杂任何杂质,保证骨料表面干净,可以采用一些颗粒较大的碎石进行填充,进一步减少水泥石的用量。尽量采用连续级配的骨料,避免混凝土发生收缩。

3、外加剂

外加剂的使用目的是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的耐用性与质量。可适当添加减水防裂剂,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出现收缩的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外加剂的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外加剂的种类与用量。

(二) 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的拌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不是简单各个材料进行搅拌即可。要对材料的投放顺序、用量严格控制,明确浇筑时间和搅拌时间。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品种判断其是否可以混合。如果遭遇阴雨天气,就要对含水率不断进行监测,及时对骨料和水的用量进行调整。首先,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粉煤灰的质量符合要求。要加强对混凝土试配,确定掺用量。保证外加剂的掺量符合要求,误差不要过大。第二,进行混凝土拌制时,要均匀搅拌,保证外加剂、粉煤灰分布均匀。

(三)混凝土运输

进行混凝土运输时,可以设置一台移动泵和一台托泵,保证混凝土可以直接通过泵直入浇筑地点,提高运输效率。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泵的性能符合要求,有足够替换的备用零部件,一旦发生问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更换,不耽误運输效率。第二,进行泵管安装时,要保证弯管处没有杂质残留,及时对其进行清理,并做好接口的密封工作。第三,保证管道稳固可靠,提高其承受力。输送之前,可利用清水润湿管道,再利用水泥砂浆对泵机和管道进行润滑。运输时,要由专人负责,避免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对泵机造成堵塞。如果是其他原因,不得不暂停工作时,要采取倒泵措施,避免出现故障。一旦泵机出现故障,则可以采取塔吊方式暂时负责输送材料。

(四) 混凝土浇筑

进行浇筑作业之前,应当首先对混凝土进行分层,严格控制分层的厚度,确保混凝土的每一层的全覆盖,对初步凝固时间做出规定,避免出现裂缝。浇筑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的状态,当出现水土分离的情况时,需要将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确保其混合程度达标,进行浇筑时,不能额外施加压力,最好的状态就是让混凝土自然浇入,在水平线上进行分层,推移时需要保证该步骤的完整。当前的建筑项目中,多使用全面分层的方法进行浇筑,只需要按照浇筑原则进行分层,然后每一层进行浇筑即可,具体使用中则应该将从混凝土的短边开始浇筑,沿着长边进行作业,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另外,對于一些较小规模的工程来说,可以使用分层浇筑方法,将全部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分隔,针对每一个板块进行分别浇筑。而余面分层的特点是一次性作业,这种操作方法速度很快,但是很容易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这种方法对原材料的要求较高,最好选择粉煤灰水泥,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还需要控制温度。

(五)混凝土振捣

振捣作业步骤是确保混凝土符合施工标准的关键步骤,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对于该作业步骤有严格的技术要求。首先,混凝土在浇筑中垂直高度不能超过2m,而振捣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混凝土浇筑效果,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钢筋位置进行及时调整,振捣频率和振捣位置也需要提前设计,做出标准计划,正确的振捣过程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纹。混凝土的浇筑最好选择分层进行,一般来说,浇筑层的高度应当是振捣器长度的1.25倍,在使用振捣器时,需要注意动作频率,注意插入时速度要快于拔出来,插入点应当设置均匀,确保每一部分都进行实际作业,移动间距最好控制在35cm左右,振捣上一层时需要向下层插入5cm左右,避免浇筑过程中存在缝隙。

(六) 混凝土养护

在进行基础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的横截面面积较大,混凝土水化过程会放出较多的热量,很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后期使用时出现裂缝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在模板拆除之后,要及时在混凝土表面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解决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除此之外,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一般与外界环境温度存在差异,而两者之间的温差是导致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需要经常用测温仪来测量内外部的温度,保证混凝土内部与环境的温差在科学的范围内。当两者的温差超过20℃时,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温差,例如在混凝土结构外部搭建全封闭保护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我们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总结和分析,重视细节管理,结合工程的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工艺,这样才能给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带来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娇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5).

[2]程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8).

[3]陈钰,李抹璇.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09).

作者身份证号:130402197309252456

猜你喜欢

混凝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混凝土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