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行动装备综合保障探析
2020-04-07赵军号
赵军号
摘要:信息化条件下应急部队装备综合保障任务繁重,提高应急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势在必行,关键要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建成配套的装备保障体系,提高装备保障信息化水平,造就素质过硬的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立高效的装备保障指挥体制。
关键词:应急行动;装备;保障
应急行动包括战略快速反应和抗灾行动,快速反应和支援部队,具有立体快速机动、突然隐蔽攻击、灵活遂行多种行动任务的能力。应急装备是应急部队完成行动任务的重要保证,主要涉及军械、观测、雷达、装甲、通用车辆、通信、工程、防化、电子对抗、气象等类装备。这些装备又可以分为主战装备和保障装备,而具有应急行动特色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通用装备主要包括军械、通用车辆和装甲装备,其综合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应急部队整体行动效能的发挥。因此,研究应急型通用装备综合保障问题,对于提高应急兵的保障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应急通用装备综合保障的特点分析
这是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的一组数据:8日23时30分,西部战区应急指挥所33人携带海事卫星等通信设备出发赶赴震中。运输机、直升机做好空中侦察灾情、空运人员物资、空中投送准备。9日9时,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杨宝平机组驾驶1架运-9升空,于10时5分左右飞抵地震灾区上空执行航拍任务,为下一步组织抢险救灾搜集一手航空侦察影像资料。8月9日1时57分,解放军第77集团军440名官兵组成的第一梯队救援力量由2个方向奔赴灾区,12架直升机迅速做好升空准备。11时50分,77集团军陆航旅的第2批4架救援直升机搭载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成都医院35人及医疗救护物资起飞,顺利到达黄龙机场,中转检修后搭载医疗队前往现场,并转运10名重伤员至绵阳治疗。武警四川总队一支队工兵中队9台车辆68人,携带红外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生命探测仪、工兵锹、SOS救援工具组、救援三角架等专业救援器材赶赴震中。
应急行动是地面行动力量通过机动方式到达指定地区遂行行动任务的一种特殊行动样式,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行动的重要行动样式之一。着眼应急行动任务,应急型通用装备综合保障具有以下特点。
1)应急行动中通用装备综合保障的时效性
灾后72小时是救援的黄金时间。与时间赛跑,是对九寨沟附近部队最直接的考验。应急行动迅速、突然,大量物资器材战前预置的可能性小,战场上装备保障的有效时间短。因此,要对行动产生积极影响,必须缩短通用装备保障反应时间和到位时间。
2)应急行动中通用装备综合保障的独立性
通常,应急行动地域与后勤保障基地隔断,要求应急部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保障性,通用装备保障资源应该构成体系,满足各类通用装备的保障需求,并随主装备一起空投应急,以便能够持续保障应急地面战斗。
3)应急行动中通用装备综合保障的有限性
有限的空运力量决定着随主战装备一起应急空投的保障资源也很有限,必须统筹整合好应急地面战斗中切实需要的通用装备保障资源,以减少对空运能力的需求。应急地面战斗态势瞬息万变.为了保障在主攻方向集中优势力量,以期快速完成主要行动任务,必须考虑通用装备保障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将有限的保障资源用于主要行动的保障上。
4)应急行动中通用装备综合保障的准确性
应急行动通常在未知地域未知条件下开展,战场不确定因素多,战损情况难以预料,保障对象分散。如果对保障需求、保障地点不明确,就会使装备保障的效果锐减,严重影响应急部队的持续行动能力。因此,通用装备保障力量必须对保障对象进行准确定位,准确了解保障对象的器材、弹药及维修需求。
2 应急通用装备综合保障面临的形势
由于应急行动中装备保障行动的特殊性,在未来行动中,应急型通用装备综合保障将遇到许多不同于一般装备保障的特殊情况,其面临的形势复杂多样。
1)两地部署和实施,装备保障计划协调和组织指挥困难
应急行动通常分为应急出发地区和地面行动地区。应急行动的装备保障力量,要分别部署在这两个地区。应急出发地区的装备保障力量是参战应急部队的后续补给依托,地面行动地区的装备保障力量是应急行动装备保障的主要力量,两地保障力量通过空中航线相连接,构成一个有机的保障整体。应急行动中,应急部队平时在驻地完成行动准备,尔后远距离开进至应急出发地区;在出发地区进一步完成行动准备后,经过空中输送,应急至行动地区执行行动任务。应急行动装备保障的两地部署,致使通用装备保障环节繁多,计划协调和组织指挥关系复杂,难度较大。
2)部队远离后方无直接后方依托,装备保障獨立性强
应急行动通常超越地面防线和地形障碍,直接进人任务区行动,行动地域远离我后方,部队与大后万的地面通道呈隔断状态。部队着陆后,在纵深内行动,后续补给运输线在特殊条件下极易中断。
各级装备保障常常在后续补给中断、友邻支援困难和敌人分割包围之中独立遂行保障任务。而且应急行动一般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出动,部队应急出动准备时间短促,装备保障组织准备的时间极为有限。这就要求各个行动单元的保障资源必须具有较强独立性,并可按照出动规模进行动态组合,才能较高质量地保障部队按时出动。因此,只有提高独立保障能力,才能适应应急行动的要求,才能完成装备保障任务。
3)敌后行动,攻防一体,装备保障受敌威胁大、任务繁重
应急行动演练通常在任务区内开展行动,一般首先攻击夺取目标,然后转为扼守,有时部队一着陆就转入扼守,或者由扼守转入进攻.攻防转换频繁。敌方将采取多种手段组织反击,战斗异常残酷,物资消耗大,战损情况难以预料,造成装备保障行动的随机性较大,保障任务多。而且,应急着陆后,装备保障机构和人员就要立即展开保障,难以构筑坚固的防卫工事,且保障物资数量多,卸载力量少,行动不便,防护能力相对较弱,极可能成为敌方地空火力和反应急兵力的重点打击目标。因此,未来战场环境险恶,我方装备保障任务异常繁重。
3 应急通用装备综合保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军应急装备综合保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装备保障资源不配套,野战机动维修能力弱
一是主战装备与保障装备不够配套。主战装备自身都有相对应的保障平台,相互独立,无法兼容。如炮兵团共有师属火炮3种,而火炮牵引车辆却有6种,各车型的维修器材不能互换,维修保障难度大。二是通用装备与应急空投装备不够配套。
2)装备保障信息平台不统一,保障指挥信息化水平低
应急部队各部门开发和使用的各种业务信息系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开发平台各异,数据接口不同,技术标准不规范,互操作性差,信息交换能力低;装备、器材、弹药等业务保障系统未实现有效整合和互联,应急行动不同出动规模的保障资源需求不明确,通用装备使用与维修分析工作任务重,数据共享、辅助决策能力差;基层部队与保障分队装备保障信息采集自动化程度低,装备保障技术文件数字化水平低,辅助维修能力弱;装备保障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通信手段单一、功能效率低下,导航定位能力不足,装备保障指挥控制与应急行动装备保障实时化、决策智能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3)技术骨干知识老化,人才培训渠道不畅
应急装备种类多、专业多,有的装备甚至同时包含了机、电、光等多个专业。因此,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官,其所从事的维修保障工作都存在一定难度。随着应急装备信息技术含量的逐步增加,技术骨干知识老化现象不断加剧。加之,长期以来行动部队、培训院校与生产厂家之间缺乏人才培养交流机制,没有形成有效的装备保障人才培训渠道,严重制约了部队装备保障人才素质的提高。
4)装备保障力量编组不合理,指挥关系复杂
当前,应急部队装备保障力量通常在师一级采用群队式编组,团级采用队组式编组,而在战斗营级没有编组装备保障力量,通常在战时由上级加强,设置若干抢修抢救单元和器材弹药保障单元。应急战斗营作为基本行动单元,其独立行动性强,若缺少建制的通用装备保障力量,将极大地影响其行动任务的完成。而且应急部队装备保障指挥层次多,复杂的指挥关系极大地影响了装备保障的反应时间和执行效率。因此,从装备保障力量编组和指挥关系上讲都难以达到战时应急装备保障的要求。
4 应急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建设举措建议
为满足未来行动对应急装备综合保障的需求.必须加强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大力提高装备保障能力。
1)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空中输送装备协调发展
当前,我军应急主战装备已有长足发展,但保障装备建设落后于主战装备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在应急装备建设上,要坚持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同步配套建设的思想,完善抢救装备、抢修装备、器材弹药保障装备、保障指挥装备等保障装备体系,以满足不同类型装备保障的需要。在通用装备研制的同时,就充分考虑保障性问题,开展保障性设计。同时,统筹兼顾,抓好项层设计,加大综合保障装备的研制开发力度,缩短生产周期,使主战装备和保障装备同时形成战斗力和保障能力。
2)提高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
信息化是应急部队发展的必然趋势。应急型装备保障能力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提高信息化水平这个核心,建立起满足信息化行动要求的应急装备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应急通用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系统。通过建立互联、互通、互操作和无缝链接的网络系统,实现装备保障指挥控制、任务规划、远程技术支持、快速智能检测、导航定位等功能的一体化,实现对保障力量、保障资源的快速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少保障消耗,使保障行动更加快捷有效。二是积极研制应急装备综合保障指挥系统。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通信导航定位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为主要内容的装备保障网络,以便快速准确地获取、检索和传输保障装备供求信息,实现保障资源数量、种类、状态和位置的全方位可视化,提高自动化指挥调度能力,实现应急装备保障精确指挥。三是实现应急装备综合保障手段的智能化。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故障诊断技术,研制多功能野战型的通用装备故障检测和抢修工具,实现应急装备的快速故障定位与修复,提高战场装备保障的时效性。四是加快应急通用装备维修技术资料的数字化建设。研制配发便携式交互电子技术手册,降低对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依赖,从而提高装备保障人员的维修保障能力。
3)加强应急装备保障人才培养
应急行动对装备保障人才的素质要求,逐渐从“技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加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型”装备保障人才队伍,是提高应急装备综合保障能力的基本前提。应急行动装备保障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在体制机制上解决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以适应行动对应急装备保障人才队伍的需要。
一是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整台部队的实践平台、院校的理论优势、厂家的技术资源,建立部队、院校、厂家协调共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二是紧跟部队装备发展趋勢,定期邀请地方及院校的专家到部队开展技术辅导和专题讲座,使应急装备保障技术骨干及时了解掌握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从而形成持续的保障能力:三是发挥院校教研优势,加强实装教学实践平台建设,满足部队新装备保障人才培养需求。
(作者单位:陆装驻航天某院军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