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回顾之三
2020-04-07袁和平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国防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但其战略取向更加贴近中国国情,更加着眼于对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现实路径的选择上。正是在这一时期(1977-1985年),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关于世界大战可以避免、遭敌大规模入侵可能性大大降低的战略判断,决定将国家发展的基本路线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事战略方针的基点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变为应对“局部战争”的准备。[参见《邓小平文选》相关论述]这一系列党和国家战略重心重大转移的背后,国防科研事业取得了使党中央足以放心的辉煌成就。因为,“成功地铸锻了中国初始的战略核威慑力!”可以使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具备了一定的国防保障能力。这是笔者依据历史事实的初步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下面,笔者将引述一些具体史实来加以论证。
1977年4月,叶剑英、徐向前、陈锡联和粟裕等领导人,多次听取国防科委、二机部、七机部关于洲际导弹和潜地导弹研制工作的汇报,一再强调必须加快研制进度,尽一切努力,及早拿出洲际导弹,并抓紧潜地导弹的研制。国防科委以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卫星通信为重点,调整了任务,制定了国防尖端科研、试验的三年計划。中央专委于同年九月批准了这个计划。中央军委对常规武器的发展也十分重视,1977年10月和11月,邓小平两次召集王震、罗瑞卿、杨勇、张爱萍和洪学智等领导人,讨论武器装备的发展问题。确定常规武器装备的发展按陆、空、海的顺序安排。
1977年12月,中央军委举行全体会议,在深入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要有重点、有步骤,以常规武器为主,有重点地抓紧发展导弹核武器,规定1980年前,在着重整顿现有装备的基础上,加速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同时,提出了1981-1985年的发展计划以及到本世纪末的设想。这是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发展国防科技的重大决策。
根据中央军委这一决定,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分别进行了科研和生产任务调整,压缩了一批不急需的项目。在调整科研项目、研究发展重点时,曾有人主张进口外国武器装备来改变落后状态。
对此,聂荣臻于1980年7月写信给分管军队武器装备的副总参谋长刘华清,指出靠进口买个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还是要靠自力更生为主,引进少量关键技术为辅,走中国自己的发展武器装备的道路。国防科工委于1982年9月组织有关专家对进口军用飞机的问题进行了论证,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提出了从国内航空科技和工业的现有基础出发,引进国外部分关键技术,积极改进现役机种,抓紧研制新型飞机的意见,并于12月向中央军委提出了报告。
1982年12月,张爱萍就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应当采取的工作方针写信给国防科工委领导人,提出在1985年前的主要任务,要在清理科研、生产项目的基础上,加速武器装备的改进、提高和发展。为此,必须实行“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狠抓科研,加速更新”的方针。
1983年1月,邓小平召集杨尚昆、余秋里、张爱萍等中央军委领导人,进一步商讨武器装备发展的方针和重点问题,赞同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重点,搞好科研,以及武器装备发展以陆军为主的意见。
根据上述精神,中央军委于4月2日对近期内武器装备的发展方针作出决定,明确了应首先发展陆军主要的短缺武器装备;研制新型武器装备,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必要时引进部分先进技术,并要贯彻执行“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狠抓科研,加速更新”的方针。这个决定,重申了自力更生的方针和常规武器装备应首先发展陆军武器装备的原则,对促进国防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国防科研计划和领导层面上,具体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从现实国力出发调整计划部署
“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出现了不顾中国国情和国力,搞高指标、大计划、乱上国防科研项目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1977年10月,邓小平召集中央军委领导人部署调整计划工作,决定首先用三年的时间调整计划,完成原来确定的重点任务,并制定出国防科技第六个五年计划。随后,他与叶剑英、聂荣臻等领导人先后听取国防工办,三、六、五、七机部和八机总局以及总参谋部、海军、空军的汇报,提出了确定武器装备研制项目时,要根据国家的经济能力,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常规武器装备着重抓好反坦克武器、防空武器、歼击机、潜艇以及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战略核武器集中力量搞出洲际导弹;把急需的武器装备尽快拿到手等重要意见。正是在这个时间段里,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战略方针。
1977年,国防科委根据中央专委批准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三年计划,突出以抓好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卫星通信为工作重点。其中,首先是抓好1980年进行的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1979年,又进一步调整了任务,提出了1985年前的国防尖端技术发展纲要。
国防工办组织三、四、五、六机部和八机总局,清理了科研生产项目,分别制定了前三年和后五年的航空、电子、兵器、造船和空空、地空、反舰导弹的发展计划。列入的研制项目总共134项,其中重点项目35项。
调整任务后制定的国防科技“六五”计划,初步纠正了高指标、大计划的错误,但是项目过多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尤其是在贯彻国家关于对外开放的方针后,研制项目又有所膨胀,引进国外技术的计划偏大,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不相适应。1979年,国家进行经济建设三年调整,这个问题更显得突出。为此,邓小平在与国防科技工业部门领导人和军队高级干部谈话时,多次强调在国民经济建设调整时期,军队的装备费用和国防工业投资不可能有大的增加,搞计划要精选重点,不能齐头并进,过去的计划,办不到的不算数,要继续压缩。同时进一步指出,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根本问题,在于千方百计地搞好科研工作,即使少生产一些装备也要把科研搞上去,要克服贪大求全的思想,进一步调整科研和生产计划。
据此,在张爱萍的主持下,国防工办组织各有关工业部门,对1979年计划研制的常规武器项目逐个进行了研究,确定“六五”期间的重點项目由35项减为20项。国防科委也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调整尖端武器的研制计划,减少了型号,集中力量搞好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卫星通信的研制、试验工作。同时还调整了型号研制与预先研究的经费比例,增大了预研的投资比重。在科研计划调整中,根据调整“长线”、加强“短线”的精神,对于急需而又可以做到的项目,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也作了积极安排。“六五”计划期间,包括到1985年后需要继续完成的国防科技重点研制项目调整为47项。
通过科研、生产任务的调整,缩短了战线,相对集中了人力和财力,加快了重点项目的研制速度,较快地拿到了成果,保证了计划的顺利执行。
二、从军队编制体制调整上成立国防科工委
1977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成立了国防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作为中央军委的一个“口子”,对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实施统一领导。张爱萍任主任,洪学智、李耀文任副主任,其办公机构先后设在国防科委和总参谋部。为了精减机构,减少层次,避免工作交叉重复,更有利于实行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经过较长时间的协商酝酿,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于1982年5月决定,以国防科委为基础,由国防科委、国防工办、中央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办公室合并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同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工委隶属中央军委建制,其工作受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是中央军委统管全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机关,也是国务院统管其所属各国防工业部(核、航空、兵器、航天工业部)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的领导机关。国防科工委的任务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组织研究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组织武器的改进和新型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论证、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定型及批量生产;领导所属试验基地和直属校、所的工作;领导空军、海军试验基地的试验业务工作和基地建设,各军兵种、总参谋部有关各部的科研机构的科技业务工作,以及第二炮兵的技术业务,各省、市、自治区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的业务工作。同时设立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张震寰为主任,钱学森、朱光亚、宋健、叶正大为副主任。
随后,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电子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有关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管理的业务,由这两个部门设立军工部或办公室负责组织承办;两个部门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工作,统一由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
三、集中力量,重点完成“三抓”任务
为争取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1977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专委决定: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力抓好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研制、试验的“三抓”任务。
这一重大决策,在国防科技战线产生了极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加速了“三抓”任务的圆满完成,也促进了常规武器装备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一)建成“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队
为了完成洲际导弹的全程飞行试验和发展航天技术,必须建立以船舶为基础的海上活动跟踪测量系统。早在1965年8月,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会议,决定由国防科委提出具体规划。1967年7月,国防科委邀请总参谋部、国防工办、海军、中国科学院、有关工业部和研究院进一步研究论证后,提出了远洋测量船的研制计划;考虑到了解试验海区水文、气象、地质情况和进行警戒护航等任务的需要,同时建议研制远洋调查船和护航、补给等舰船。1968年6月,毛泽东、用恩来和中央军委原则批准了上述计划。国防科委立即组织七院和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等单位,展开了测量船总体方案设计,并于1970年7月报送国务院、中央军委。1970年12月,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会议决定把这项工程作为重点任务列入国家计划,并批准成立由有关部委及军兵种的领导干部组成的远洋测量船工程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工程研制的领导。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研制工作进展缓慢。
1972年4月,叶剑英受周恩来委托,召开军委办公会议听取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张春桥在会上提出上海地区承担大部分船舶的建造任务有困难。叶剑英强调指出:“下马不行,要硬着头皮搞。”会议决定测量船队的研制工作要坚持下去,并将第一期工程的规模调整为5个型号6艘船,大部分仍在上海地区建造。后来考虑到试验海区落点测量方案的变化以及保证在航率,又增加了6艘船。1973年,周恩来审查批准了调整后的测量船工程研制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规定了各系统分工,决定远洋测量船工程领导小组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周希汉任组长,钱学森、余秋里等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海军。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会同各系统抓总单位,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比较合理的总体和分系统方案,安排落实了研制任务。到1975年,各型船相继开工建造。与此同时,测量船基地也开始兴建。1976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远洋测量船工程领导小组,其办公室由海军移设国防科委,研制工作由国防科委统一领导。1977年9月,张爱萍、钱学森在上海主持召开协调会议,要求加快测量船研制、建造的进度,确定两条测量船均应于 1979年底完成试航试验和特种设备的安装调试,并进行海上联调,以待命执行试验任务,责成承担任务的研制单位以立军令状的决心确保任务的完成。各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关键设备的技术攻关和质量保证工作。国防科委派出驻沪协调组,会同四、六、七机部和上海市有关部门,对工程的研制进度进行了周密安排,加强了现场指挥调度。1979年7月,在李耀文、陈彬主持下,国防科委在上海再次召开协调会议,进一步解决特种设备装船调试等有关问题。同时采取了加强领导、周密计划以及用系统工程的办法现场组织安装调试等有力措施,使各项任务都按总的进度要求完成。1979年10月,张爱萍、陈彬、钱学森以及一、四、六、七机部、上海市国防工办、测量船基地等单位的领导人,在上海检查了工程研制的进展情况。
张爱萍在现场主持召开中央专委办公室会议,就复查设备质量和提高稳定可靠性、抓紧缺装配套设备装船和落实备品备件、加强总体联调和近海试验组织领导等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决定。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到同年年底,测量船的设备安装、调试和全船总体联调、校飞工作全部完成,性能基本达到了战术技术任务书的要求。到1980年,已完成了远望1号、远望2号测量船,向阳红10号调查船各1艘,打捞救生船、援救拖船、油水补给船各3艘共5型12艘船的研制任务。测量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海上综合测量跟踪站,其他船舶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远洋特种工程船,其总体性能与主要装备均属国内先进水平。远洋测量船队的建成,使中国继美国、苏联、法国之后,成为第四个具有海上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填补了中国海上测量的空白,形成了从陆上到海上的测控通信网,为执行“三抓”任务以及其他航天器飞行试验任务提供了性能良好的海上活动跟踪测量条件,促进了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
(二)组织洲际导弹研制和全程飞行试验
中国研制洲际导弹的工作,早在1965年中近程导弹研制任务完成以后就已着手组织进行。同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中央专委研究了发展地地战略导弹的问题,决定研制中远程洲际导弹。国防科委随即组织七机部和有关单位研究提出设计方案,开展专题研究;调整研制力量,保证洲际导弹的研制;决定在洲际导弹全程飛行试验之前,采用高、低弹道的特殊形式,在本土内进行飞行试验,以考核导弹的各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为全程试验作好准备。中央专委批准了上述设计和试验方案,研制工作全面展开。与此同时,国防科委加紧进行了试验基地的建设。到1971年,第一批试验弹研制完成,试验基地建设也初具规模。但由于“文化大革命”,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加上技术上的原因,从1971年至1973年进行的3次试验弹发射试验,只取得局部成功。周恩来对此十分重视,强调指出,研制国防尖端产品不能只追求进度,必须讲究质量,并于1973年10月批准推迟洲际导弹的研制、试验计划。七机部组织科技人员对导弹的各个系统进行了反复检查和试验,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部分部件和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1975年3月,张爱萍带领国防科委工作组到七机部一院蹲点,努力恢复科研、生产秩序,狠抓导弹关键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75年5月,国防科委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战略导弹研制工作安排的请示。中央军委常委会议讨论了这个报告,明确提出必须首先抓紧洲际导弹的研制,并确定了洲际导弹第一步要达到的射程和发射方式。5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批准了这个报告。同年年底,张爱萍专程到三线承担洲际导弹研制任务的厂、所检查工作,勉励职工努力奋斗,为国防现代化贡献力量。1076年,国务院决定从外地抽调人力到北京,支援研制洲际导弹急需的工程建设。1977年,中共中央批准了“三抓”任务,并将研制洲际导弹列为首位。为完成这项任务,国防科委决定将原拟迁往三线的负责洲际导弹任务的部分设计所仍留在北京,以集中力量研制洲际导弹。罗瑞卿专门召集国务院有关部、委,部署落实洲际导弹研制和试验的物资保障工作,要求各有关省、市把研制和试验所需物资列为重点,保证供应。
1978年,中央专委再次要求迅速研制出洲际导弹装备部队。为加速研制工作,国防科委决定将七机部一院研制固体导弹的任务移交给二院,使一院集中力量进行洲际导弹的研制和抓总工作。同时采取措施,加快三线地区洲际导弹生产厂的建设。
1979年,中央专委要求各有关单位周到细致地做好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的一切准备,争取一次成功。为落实中央专委决定,张爱萍要求各有关单位必须在1979年12月31日24时前完成发射洲际导弹的一切准备工作,等待气象条件,只要中央一声令下,就能进行试验。国防科委随即会同海军制定了全程飞行试验组织实施方案。总参气象局、总参通信兵部、海军司令部航保部、国家海洋局对试验海域的气象、水文情况组织了多次调查,进行了远洋通信和数据舱打捞试验。与此同时,从1975年11月到1979年11月,洲际导弹通过改进设计和地面试验,解决了弹头防热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在地面试验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高弹道、低弹道发射试验。这些试验的结果表明,洲际导弹已经具备了进行全程飞行试验的条件。
1980年1月,研制和试验准备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导弹经过测试,质量合格;陆上首区已具备了进行发射试验的条件;从陆上到海上的测控、通信准备工作基本完成,通信指挥系统联络畅通;海上落区已经选定,航区安全有保证;水文、气象调查已经完成;护航编队已由海军作出部署。据此,国防科委向中共中央和中央专委报送了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方案。2月,国防科委在北京召开了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工作协调会议。根据会议要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积极努力,相互配合,完成承担的各项协作任务。一机部部长周子健要求军工办公室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规定的物资供应任务。四机部组织了以李兆吉副部长为组长的工作组,到所属单位检查承担远望号测量船各项电子设备的完成情况,研究解决临时追加的5批438台仪器和电子元器件的研制、生产问题。六机部张有萱、程辛副部长赴各地督促检查,指挥调度,按时完成了远洋调查等辅助船建造、试验的收尾工作和有关协作任务。铁道部优先安排,重点保证洲际导弹试验的运输任务。化工部由陶涛副部长到有关工厂现场组织生产,保证导弹发动机液体燃料的供应。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各项协作任务全部得到落实。
2月12日,华国锋主持中央专委会议,听取了国防科委、海军的汇报,审议了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的准备情况及实施计划,批准了国防科委提出的试验实施方案,并决定由国防科委负责整个试验的统一指挥,由海军负责海上指挥。
组织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是一项大规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首区(发射区)到末区(目标区),从陆上到海上,绵亘万里。直接参试单位有国防科委所属的5个试验基地和有关研究所以及海军、广州军区、总参气象局、总参通信部、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七机部、四机部、六机部、邮电部、中央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等。国防科委对各单位参试人员进行了严密的组织和编组,区分任务、明确职责,严格执行工作调度、请示报告和按时检查等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月初,张爱萍、李耀文发布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进入实施阶段的动员令。四月,远洋测量船船队在海军副司令员刘道生、杨国宇率领下启航。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示热烈欢送和亲切慰问。中共中央向国内党、政、军各大单位通报即将进行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中国政府分别向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美国通报中国即将进行的试验。随后,新华社授权发布了公告。
5月18日,华国锋、胡耀邦、邓小平等领导人到国防科委指挥所大厅,观看了现场传来的试验实况。中国自行研制的洲际导弹在西北导弹试验基地发射腾空,飞行正常,数据舱在预定海域溅落,全程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6月10日,中共中央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集会,庆祝洲际导弹发射成功,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到会讲话,表示热烈祝贺。
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导弹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战略导弹系列化走完了研制、试验的全过程。这对于发展国防科技,加速部队装备现代化建设,增强在反侵略战争中的防卫反击力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袁和平,国防科工局原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