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2020-04-07刘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刘鹏

摘 要:語文是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探寻语文知识、传统文化以及学生认知之间的结合点,创设最为接近学生学习区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传统文化,品味传统文化,落实传统文化,完善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加之学生由于年纪小,喜欢标新立异,因而他们在生活中会出现过分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初中语文教师应探寻传统文化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连接点,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生活性、必要性,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获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效果。

一、以文学典籍为切入点,完善学生品格

文学典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不仅对当时的时代起着积极作用,而且还为现代人的行为和思想起到良好的借鉴。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文化典籍,并构建与学生认知的连接点,让他们感受到古人智慧的同时,规范自身的行为和思想,完善学生品格,充分发挥文化典籍的积极作用。

品格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如何做好学生学习品格的引路人,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品格,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品格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教学中,相信老师们都熟悉《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讲授此文时,教师主要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划分小组。教师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以及性格,优化小组的构成,提升小组合作的协作效率。第二,创设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你们认为愚公的行为之所以可以名垂千古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你的心灵带来了哪些启迪?第三,介绍学生探究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适时地询问学生。有学生说:“我们小组认为愚公移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不畏艰险,不惧困难,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打动了天上的神仙。这给我的启示是人生的未来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应秉持一颗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从而更好地修炼自己,完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初中语文教师可吸取文学典籍的精神养料,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以语文文本为着力点,培养感恩意识

语文文本有很多宣扬光辉人性的方面,对学生的思想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文本,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知语文文本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良好的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语文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教师在讲授《背影》这篇文章时,可以结合本篇文章,出示如下的问题:在晶莹的泪光…………背影。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如何运用生活中的事件,感知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注意回想一些细节。”在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小冉积极地举手说:“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父亲上一次接我回家。当时乌云密布,我们在回去的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父亲为了不让我被雨水打湿,将雨衣紧紧地裹在了我身上。在到家后,父亲得了严重的感冒。通过这件事情,我懂得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这种爱与文章中‘父亲执意为‘我买橘子的事情相类似,都是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这段句子的描写更加强烈地展现出作者的思念和悔恨之意。”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与父母之间生活实践的点点滴滴,引导他们思考父母对于自己的爱,提升学生感悟爱的能力,并将这种爱运用到文本的阅读中,让他们更为深切地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爱,并将这种爱反作用学生的生活,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三、以实践活动为契合点,培养博爱意识

教师可以组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加对社会的认知,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情感和博爱的胸怀。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获得的所思所想,并针对学生思想作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更具有科学性。

教师在举办过一次以“敬老院一日行”为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实践活动注重从以下三点执行。首先,与敬老院商量相关事宜。初中语文教师应提前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商量相关的活动事宜,从而在取得敬老院工作人员支持的前提下,提升实践活动的协作效率。其次,安排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长,将学生划分为卫生组、才艺组、棋艺组和聊天组,从而让每位学生在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发光发热。最后,交流思想。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邀请大家交流自己的思想,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冉的回答。他说:“照顾今天的老人也是在照顾明天的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老。社会是相互的,社会也是有温度的。”通过举办社会实践活动,语文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奉献自己,增强他们对社会的独特感知,培养学生博爱的意识。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语文学习语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他们运用传统文化,修己正身,让学生获得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付会改.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学周刊.2018(25).

[2]熊康革.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