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室向阳而生
2020-04-07郭敏
【摘要】教室的文化布置要充满人文情怀,用文化渗透学生的灵魂。班级文化环境布置是一種无声的教育,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着眼于“人”,充满对“人”的关爱、激励、引导,才能让教室成为温暖的所在,成为共情和融美的所在。
【关键词】教室;文化布置;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5-0021-02
【作者简介】郭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江苏南通,226001)教师,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优秀班主任。
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教室,应成为他们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教室的装扮与布置,要突显班级文化,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班级文化布置,激发学生的内生力量,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使其感受“情意相投”的温暖和惬意,产生“情为所动”的热情和干劲,陶冶“高情远致”的美好品格,不断汲取成长的力量。
一“、为你点赞”———打开一扇窗
钱钟书先生说,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咱1暂当学生被关在教室里,终日面对着书本困顿乏力时,我们是不是该打开一扇窗,让清新的风儿吹进来呢?
我班教室的后墙上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爱心加大拇指造型的“为你点赞”专栏。每天午间,我们会点击《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链接身边的凡人小事,追寻彼此心中的那颗“星”:他们或是替大学室友尽孝15年;或是每天擀500张包子皮,只为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为了保障村民安全,驾驶飞机撞向山崖……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前是在教科书中出现的,距离学生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如今,他们因为网络而变得可亲、可近、可感、可触,学生的心因此而和他们紧紧相依。
学生提笔写下留言,聆听内心的呼唤:“山下是百姓的生命,眼前是个人的死亡,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你们选择了牺牲自己。向你们致敬,英雄!”“小小年纪就知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家人分担家务,而我却连自己的书桌都要妈妈整理,真是自愧不如啊!”……直面真实的自己,与心灵对话,感受生活的美好,领悟做人的道理,汲取满满的正能量。
学生们不仅将留言亲手贴到“为你点赞”专栏,还在“倾听心声”环节,大声朗读出来,教室里的每一位师生都在静默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有心的同学,还会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自己的留言发布到公众号的评论区进行互动。这样的交流,看似写在心形的贴纸上,或是写在网络评论区,却是镌刻在学生的心中,打下一生的精神底子。
这样的教室环境布置不只是为了追求美感,更给予美感以深度和灵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见证。
二“、班级明星”———推开一扇门
班级中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总是乐于敞开心扉,不自觉地引起老师的关注,他们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表现机会。而少数“中间生”“后进生”,却总是耽于自己的世界,渐渐地关上了“心门”,成为班级活动的“边缘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班开展了“班级离不开他”评比活动,并在班级开设了“班级明星”专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伙伴。
在教室的北墙上,我们张贴了光荣的“班级明星”的照片。每天早早来拖地的小峻浩、为教室修理壁橱的振宇、为同学分发饭菜的乐乐……都荣登“班级明星”榜。班里还特别制作了明星展板,每期展示一名学生,不仅展示小明星的作品、照片,还有来自班级成员的寄语和评语,绝对是一部反映个人精神的专题大片。这些平日里“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在集体中逐渐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实现自身价值,收获满满的自信。
“班级明星”评选旨在践行“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的教育理念,以期用独特的打开方式成就每一个幼小的生命。而今,我更加倾心于班级明星的布展,因为它用最真实而生动的方式告诉每一个学生,该怎样走向明天。
三“、读书长廊”———点亮一盏灯
与书相拥的每一个日子,总是那么的悠闲、惬意。在我们班的教室前面,新开辟了一条班级惬意阅读长廊。午后温暖的阳光下,学生在地垫上坐着、趴着、倚着甚至是躺着,用最放肆的姿势与书本亲密接触。在恬静的音乐声中,学生静静地阅读,时不时悄声地交流、会意地微笑。他们完全沉浸其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读书长廊,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但它却让学生的心灵有了栖息之地,融入他们温暖的童年记忆。还有班级的植物角、图书角、学生的个人书画展区……这些装点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让教室成为温暖的所在,成为共情和融美的所在。
班级文化布置缘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其谋划、设计、布置、评价的过程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他们全程参与,全员落实,全面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班级文化布置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着眼于“人”,充满了对“人”的关爱、激励、引导。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理论指出,教育道德性的体现与特定教育情境中关注和发展人的情感状态、方向,以及情感品质相关。咱2暂让教室向阳而生,就是让教室的文化布置充满人文情怀,关注情感的力量,用文化渗透学生的灵魂,用热情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
【参考文献】
[1]文祥,李虹.钱钟书杨绛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98.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