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2020-04-07李敏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李敏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也是班级的灵魂人物,其工作水平的高低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成绩和氛围,同时班主任的行为,也将对学生产生习惯性的影响,基于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班主任常出现教育方式不得体、主观意识区分好坏生、只注重成绩忽视品德教育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映射出班主任素质和管理能力的缺失。所以,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十分必要。

一、小学班级管理日常内容

班主任的身份与其他任课老师的身份性质不同,班主任的身份具有多重性,通常工作内容分三个方面:第一,负责一般的教学任务;第二,负责将知识和文化传递给学生;第三,负责班级的直接管理,作为班级的领导人,需要对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安全和行为负责。在班级管理这一方面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需要用发现的眼光寻找班级内具有管理才能的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督促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到班级管理任务中。其次,需要为班级管理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准则,既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需要利用内部活动增加班级团体的凝聚力。最后,挖掘小学班级管理的深层次含义,即需要关注小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引导、鼓励学生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促进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

二、小学班级管理现状

目前,小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由于班级学生的平均年纪较低,学生思维较单纯,管理难度相对较小。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管理方法较为单一,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则和手段,如出现问题,通常只做批评教育工作便可以得到妥善处理;而在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管理工作时,则不能在再使用一、二年级学生的管理方式,高年级学生在思想和对事物的认知上都较低年级更全面,单纯的批评教育不仅不会解决问题,甚至引起师生之间的对立冲突以及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基于此,高年级的管理模式必须更科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班级管理的覆盖面不全,存在处理方式不公平的现象。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多为启蒙作用,班级管理时应该注意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等情况的发展,但受限于个人的能力情况和管理水平,班级管理出现了两极分化严重的状况,班主任主要的精力多关注在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身上,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存在歧视,这种带有严重个人情绪和喜好的管理方式,没有体现出班级管理应有的公正与平等。

三、班级管理创新举措

(1)教师加强自身管理水平。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能力。针对自身的管理方法,需要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寻找突破,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借鉴管理方式等,提升自己的管理理念,或者通过学习国内外的教学管理思维,综合自身所处班级状况,从而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针对自身的管理能力,需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或进行专业水平的继续深造,从而充实自己的管理知识。由于,现今社会处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的好奇心越来越重,等待老师解答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必须足够大,进修与自我学习不能中断。在教学和管理的心态上,教师应具有博爱的情怀,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态度,切记不可放任不管,影响整个班级的管理。

(2)以诚待人,公平公正。对于新入学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权威性不可侵犯,而教师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力。教师需要把握住此时的机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后期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小学生的内心是较为脆弱和纯净的,教师在管理中,应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消除权威管理的负面性影响。首先,教师应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允许出现学生等级的划分,一视同仁才是可取之道。学生自身没有好坏之分,不可以亲近疏远,甚至依据家庭水平来区别对待,这样的情感歧视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是自身教育素质低下的表现。其次,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不尽相同,表现方式不一,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应引导学生发展长处,同时对学生缺点予以包容,这样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最后,当在实际管理中遇到问题时,应从多方面考虑事件起因,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和方法,解决问题根源,并妥善处理,进而不断提高班级整体管理的艺术性。

(3)联系家长,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做好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家长、学校、教师三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密切联系家长,也成为小学班级管理的一项内容,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与学生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W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的联系必不可少。家长的沟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好的从实际出发为学生建立信息档案,完善班级管理。二是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在校的时间有老师的管理,在放学到回家的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安全尤为重要,与家长的沟通,可以确保学生的行踪,做好监管职责的交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很多,例如:信函、家长会、微信群等,用方便简明的沟通方式,完善教师的监管工作,从而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综上所述,班级的管理工作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本文主要阐述了几方面的新构想,即从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和管理方法上提出了几点建议。教师自身要提高知识储备量,同时不断对自己进行学术再深造;班级的管理好坏,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管理能力,因此,建议多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多用發现的眼光去挖掘学生的潜在特长;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正确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化管理我国未来的人才,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断努力的工作。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班级“无课日”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