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的分类学地位及其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2020-04-07崔占虎李超高丽
崔占虎 李超 高丽
摘要 艾叶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药用植物艾的分类学地位以及野生药材艾叶的品种选择、育种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关键环节进行简明扼要总结,对于促进艾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艾叶;分类学地位;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5-017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5.04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value.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medicinal plant Artemisiae argyi and the key links of variety selection, breeding and transplanting, field management,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of wild medicinal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were briefly summarized,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industry.
Key words Artemisiae argyi folium;Taxonomic status;Artificial domestication;Cultivation technology
艾葉为菊科蒿属艾组真艾系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别名艾草、艾蒿等,几乎全国均有分布,多见于荒地、路旁河边、山坡、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苏联、朝鲜、蒙古地区也有分布[1]。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描述,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2]。艾叶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虚寒性的妇科疾病;预防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加工后制成艾绒或艾条;薰烟可用于房间消毒;嫩芽及幼苗可作食用[1]。目前艾叶的使用量逐年递增,野生艾挥发油含量及生物产量均低于栽培艾,导致市场上应用的艾叶大多数来自栽培艾。因此,药用植物艾的人工栽培成为中药资源领域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加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高栽培艾的生物产量和出绒率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策略。
南阳地处32°17′~33°48′N,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全市山区、丘陵、平原各占约1/3,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艾的生长极为有利。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南阳地区野生艾年产总量约1.5亿~2.0亿t,种植艾面积已超过1.33万hm.2,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艾叶集散地和艾制品的加工基地[3]。艾的分布地区广泛,栽培品系多,这些品系艾的叶表面绒毛密度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艾品系迫在眉睫。笔者通过对药用植物艾的分类学地位以及南阳地区野生艾的品种选择、育种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关键环节进行简明扼要总结,对于促进我国艾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艾的分类学地位
通过查阅近些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下针对蒿属和艾的分类学地位进行相关阐述。
蒿属(Artemisia Linn.)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史前时期,早在《诗经》和《五十二病方》已经记载“艾”和“蒿”就是蒿属植物的叶,《尔雅》中记载的“蒿”“艾”及《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白蒿”“草蒿”“茵陈”等都属于现代系统分类中蒿属的植物。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有多种蒿属的植物[4]。
西方国家在中世纪后也陆续星散地记载有田园或野生的菊科植物或药用的菊科植物,Tournefor(1700年)[5]是第一个命名此类群3个属植物(Artemisia、Abrotanum、Absinthium)的命名者。1753年,Linnaeus[6]将上述3个属植物归纳为一个属(蒿属Artemisia Linn.)。Linnaeus确立植物“双命法”时整理了该科共87属、656 种植物,其中记载蒿属植物19种[7]。而后又有多名研究者对蒿属的分类学进行深入研究[8-11]。从国外研究来看,早期蒿属的界定不是很清楚[12],类群庞大,广义的蒿属类群即菊科春黄菊族的菊亚族的蒿自然群,包括蒿属、紊蒿属、百花蒿属、亚菊属、画笔菊属、女蒿属、喀什菊属、线叶菊属、栉叶蒿属、石胡荽属、绢蒿属等,后来随着对于花序类型的观察研究和花结构的深入研究导致了上述类群的逐渐分出。目前,国内关于蒿属早期的系统研究是《东北植物检索表》[13],记载了50种蒿属植物,并报道了几个新分类群;将本属分为3个组(Abrotanum组、Absinthium组和Dracunculus组)。国内蒿属研究学者林有润[14],在1980年《植物分类学报》中对蒿属进行了分组,对于原艾蒿组,从中除了分出模式组艾组外,又分出了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并从龙蒿组分出牡蒿组。
1910年,药用植物艾的拉丁名称首次被国外研究者报道[15]。之后的几年间,陆续有国内外研究者记载该植物。在我国,艾的拉丁名称最初是1959年被记载,《东北植物检索表》[13]和《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16]里均有记载。而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7]及《江苏植物志》[18]均有记载。
1988年,林有润根据蒿属植物头状花序的形状、大小,花的结构、数量及其分化,总苞片层次以及果实的特征等将世界蒿属划分为3亚属9个组[19-21],分别为莳萝蒿组(Sect.Absinthium DC.)、艾蒿组(Sect.Abrotanum Bess.)、艾组(Sect.Artemisia Tourn)、灰蒿组(Sect.Artanacetum(Rzazad.)Poljak.)、腺毛蒿组(Sect.Visicdipubes Y.R.Ling)、白苞蒿组(Sect.Albibractea Y.R.Ling)、龙蒿组(Sect.Dracunculus Bess.)、牡蒿组(Sect.Latilobus Y.R.Ling)、球序蒿组(Sect.Turaniphytum(Poljak.)Y.R.Ling)。目前,国内基本上都采用此系统。
中国产的蒿属主要分为2亚属7组,即蒿亚属的艾组、艾蒿组、腺毛蒿组、莳萝蒿组和白苞蒿组,龙蒿亚属的龙蒿组和牡蒿组。《中国植物志》卷第二分册记载本属植物有186种、44变种。蒿属植物进化主支上最原始的类群是莳萝蒿组,艾蒿组由莳萝蒿组进化而来,而后再分化、衍生出其他组植物,其中艾篙组、艾组、龙蒿组较为活跃,不仅各组种类较多,分布广,而且还从这些组的原始种类中,分化、衍生出其他类群的植物,包括蒿属其他的组及蒿自然群其他的属。
林有润分析,艾组原始种可能是由艾蒿组原始种向南迁移,并在温带南部至亚热带甚至热带地区分化、衍生出的适于温暖而湿润环境生长的类群。该组植物或部分直接从莳萝蒿组植物进化而来。多数种头状花序为椭圆形或长卵形,通常含花少,15~30朵;雌花花冠狭管状,檐部具 2或3裂齿;总苞片背面被短柔毛或无毛。叶通常为1~2回羽状深裂或全裂,小裂片为宽线形或叶不分裂,两面或背面被绒毛或蛛丝状柔毛,或兼有白色腺点。解剖构造为异面叶,稀少为等面叶型[21]。大多数艾组植物生长在温暖湿润地区的路旁、林缘或林中空地等,与艾蒿组植物相比,更偏于南方及低海拔地区分布。世界有100多种,欧、亚、北美都有,我国有70多种,其中包括药用植物艾[12]。
1988年,林有润将药用植物艾归类为艾组(Sect.Artemisia)真艾系[Ser.Umbrosae(Pamp.)Y.R.Ling][19]。截止目前,国内针对药用植物艾基本上都采用此分类系统。
2 艾的野生驯化
2.1 品种选择
时至今日,历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的艾道地产区包括浙江宁波、河南汤阴、湖北蕲春和河北安国。除以上几个产区之外,目前在陕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多地也均有人工栽培,这导致艾的品系多,据统计,我国现有的艾品系达 180 余种[22]。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繁殖方式主要包括种子繁殖、根状莖繁殖和分株繁殖 3 种。其中种子繁殖方式出芽率较低、苗期时间长,目前大田生产上基本不采用该方式。根状茎繁殖虽然成活率高,但苗期较长,也不宜采用。分株繁殖方式与前2种繁殖方式相比,具有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等优势,而且艾的分蘖能力强,一株一年可以分蘖成十几株,目前生产上大多均应用该方式进行繁殖。南阳地区野生艾资源丰富,可以通过驯化野生艾筛选出叶片产量、出绒率和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质栽培艾品种。野生艾驯化栽培时,应选择生长旺盛、叶片宽厚、上下叶柄间距短、茎秆粗壮且无分支、密被绒毛、根系发达的野生植株。
2.2 移栽
根据艾的生长习性可知,艾的适应性较强,喜光耐旱,较耐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23],最好选择砂壤土作移栽土,田边、路旁、山坡、荒地均可种植。应选择向阳、土层较深厚、质地疏松、肥力中等以上及保水保肥性较强的砂壤土地作为艾的移栽田。选好移栽田后,要进行整地,深耕20~30 cm,耙碎土块,或施氮磷钾复合肥做基肥或施有机肥15 000~20 000 kg/hm.2,施肥后为使土质松软、土肥混合均匀,需要进行1次犁耙,然后起畦。畦宽 0.7~1.0 m为宜,沟要求深而畅,沟宽 0.3~0.4 m、沟深0.2~0.3 m。当幼苗长至40~50 d、叶 10~15 片时,选择晴天进行移栽,4 月上旬至中旬为最适宜移栽期。移栽时要求苗不带土,顺根植入,一次浇足定植水。移栽密度为 3.5~4.5 万株/hm.2。
2.3 田间管理
2.3.1 中耕除草。移栽定植后,封垄前每 14 d进行一次中耕除草。
2.3.2 追肥。移栽成活后,苗高至 25~30 cm时,施尿素75~105 kg/hm.2,作为提苗肥。之后每采收一茬后也都要进行追肥,一般施氮磷钾复合肥 240~270 kg/hm.2或沼液沼渣7 500 kg/hm.2。10月下旬至11 月上旬,最后一茬收割后可施农家肥12 000~15 000 kg/hm.2作基肥。此外,每进行一次追肥之后需及时浇水。
2.3.3 灌溉与排水。天气干旱时,要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另外,为使雨天排水通畅,在前期整地时要求畦面整成龟背形。
2.4 病虫害防治
2.4.1 锈病。阴雨连绵天气时艾易发锈病。初期可见橙黄色粉状物覆于叶背,之后黄色粉末状物变为黑色,最终造成植株叶片枯萎、脱落,整株死亡。防治方法:注意阴雨天气的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湿度稳定,加强通风透光;发病初期,1 hm.2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75 g加750 kg水溶解、混匀喷施,或用250 g/L 嘧菌酯悬浮剂1 000 倍液喷施[24]。
2.4.2 斑枯病。艾的斑枯病通常见于5—10月。刚发病时叶片可见零散分布的灰褐色小斑点,之后逐渐变大,发展为圆形的褐色病斑,最终造成叶片溃烂,茎干破裂,植株枯萎。防治方法:田间一旦发现后要及时拔除染病植株并进行烧毁,病穴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发病初期,1 hm.2可选用25%咪鲜胺乳油225 mL加750 kg水稀释、混匀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 g加750 kg水溶解、混匀喷施,间隔7 d喷施一次,前后喷施2~3次[24]。
3 采收加工
药用植物艾为多年生草本,每年 3 月初在地下越冬的根莖开始萌发,5月采收第一茬,每年收获 3~4茬,至 11 月上旬最后一茬采收结束。每一茬采收的均为地上植株全草,切记不能伤根茎,否则影响下一茬的生长,甚至伤根后易出现枯萎。最后一茬地上部分采收结束后,留种株第2年分蘖植株用。采收净叶或带叶的嫩枝阴干或晒干,水分在10%以下,以无枝干、无杂质、无枯叶、无霉叶、香气浓呈青绿色为佳。
4 小结
通过查阅整理蒿属和药用植物艾的分类学地位相关材料,发现我国对蒿属植物的使用记载历史较早,但是分类学研究相比国外较晚。虽然国外学者对蒿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较早,但是早期国外研究对蒿属的界定不是很清楚。而后我国多位植物学家开展了蒿属植物分类学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植物学家林有润详细阐述了蒿属植物的分类学地位。之后,林有润将药用植物艾归类为艾组真艾系,目前,国内对于药用植物艾基本上都采用此分类系统。
目前随着艾叶研究的不断深入,艾脐贴、艾眼贴、艾熏仪等一大批添加艾的产品也不断涌现。因此,艾的市场需求量也逐年增加。野生艾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栽培艾品系多,品质差异大,亟需建立高效的人工驯化方法。该研究从品种选择、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阐述了野生艾人工驯化栽培流程,通过建立标准化高效栽培流程,对于规范药用植物艾的种植及促进艾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89.
[3]桂延耀,黄显章.南阳市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汇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
[4]李景照.河南蒿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7.
[5]TOURNEFOR J P.Instutiones Rei Herbariae I[M].Paris:Typographia Regia,1700.
[6]LINNAEUS C.Species Plantarum II[M].Stockholm:Laurentius Salvius,1753.
[7]林有润.菊科植物的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的初步探讨[J].植物研究,1993,13(2):151-201.
[8]VON BESSER W S J G.Tentamen de abrotanis seu de sectione IIda Artemisiarum Linnaei [M].Universittsbibliothek Johann Christian Senckenberg,1834.
[9]DE CANDOLLE A P.Prodromus Systematis Naturalis regni vegetabilis VI[M].Paris:Treuttel Wurtz,1837.
[10]林有润.旧大陆的蒿属植物[J].植物研究,1992,12(1):1-108.
[11]HALL H M,CLEMENTS F E.The phylogenetic method in taxonomy[M].Washington, DC:Carnegie Inst,1923.
[12]林有润.论蒿属的演化系统兼论蒿属与邻近属的亲缘关系[J].植物研究,1982,2(4):1-60.
[13]刘慎愕.东北植物检索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386-396.
[14]林有润.西藏蒿属与绢蒿属的新分类群[J].植物分类学报,1980,18(4):504-513.
[15]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1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7]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8]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江苏植物志(下)[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19]林有润.中国蒿属志——中国蒿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分布和主要经济用途[J].植物研究,1988,8(4):1-61.
[20]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6卷 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1]林有润.论世界蒿属植物区系[J].植物研究,1995,15(1):1-37.
[22]岳瑾,周春江,杨建国,等.我国艾蒿的种植与开发利用现状[J].农业科技通讯,2018(9):230-231.
[23]季梅景,杜一新.艾草的开发利用前景及其人工栽培技术[J].科技视界,2016(13):287-288.
[24]管先军,李爱英.濮阳县艾草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6):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