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探讨
2020-04-07龚黎根
龚黎根
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市场已发现了深刻的变化,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学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顺应市场发展是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职业学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思路和具体做法。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校教学育人的指挥棒。它既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引领作用。
一、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总体思路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服装专业从1989年创建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办学历史,从最初的短期技能培训,到后来的与服装企业的校区合作,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随着我国服装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服装企业的升级换代,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珠三角地区服装产业调研与分析,改革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二、人才培养的定位
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服装人才,我们以发放调查问卷和召开专家座谈会的形式收集服装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依据。
(一)问卷调查分析。问卷调查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服装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企业经营者为调查对象。问题设置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人才需求情况,按服装生产与企业经营岗位设置问题选项;二是课程设置情况,将与服装设计与制作相关的专业课程作为问题选项。
由调查结果分析可知,服装企业岗位需求的前三位人才为服装设计、服装营销、服装打板;在課程设置方面,以服装 CAD、生产技能为培养方向的课程需求最大,其次是服装生产营销、品牌策划类课程。
(二)专家座谈分析。座谈会邀请了服装企业的设计师、制版师、营销人员、管理人员、行业协会专家、服装教育工作者、往届毕业生等。为了保证座谈的有效性,分三次邀请了从事设计、生产、营销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座谈,每次邀请的人员从事相同职业但来自不同企业。会议讨论内容主要针对三个问题:一是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二是企业在聘用服装专业毕业生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三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总结座谈会反馈的信息表明,用人企业认为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十分重要,要求学生掌握更全面的专业技能,而目前的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且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缺乏创新能力。毕业生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企业实际存在差距,技能还不够熟练。
根据调查得到的人才需求方向、能力构成等,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艺工结合,以工为主”。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定位,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掌握服装设计、服装生产、服装营销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服装产业与市场的基本规律,具备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版型设计计及工艺规划与管理能力,能够从事服装新品研发、服装版型设计、营销策划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三、课程体系的优化
(一)依据服装产业链的设计、制作、营销三个重要环节来划分专业课程模块,并根据该专业的培养定位确立重点课程组。
(二)依据企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整合制作技术类课程。随着服装业的迅猛发展,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新观念、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出现,企业需要既基础扎实,又具有实践经验,并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围绕这一变化,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将原有课程进行了梳理与整合,构建从基础服装制版与制作的学习到服装工艺分析与创新呈现出逐步递进的螺旋式课程结构。
(三)突出强调设计类课程的实用性。在课程名称及内容上进行整合,构建了从服装美术基础、基础服装设计到服装创新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的课程模块。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设计表现、创意及审美能力,并与工程技术类课程形成交叉。
(四)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增设营销策划和新媒体营销。
(五)校企合作共建服装大师工作室,从前瞻性的视角将产业发展状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建立服装制版、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服装创新设计与实践等系列特色课程平台。
(六)针对就业要求调整选修课结构。根据专业选修课程重在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的要求,调查和研究社会企业急需人才的专业方向,以提高就业适应面为原则来调整原有选修内容。
(七)建设“阶梯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贯穿到每一个课程群,采取艺工结合、学生为本、校企合作、阶梯性系统培养的方式,形成由基础性实践到创新性实践,再到综合性实践的“阶梯型”实践教学体系。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从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出发,从实践教学内容、配套设施、制度等方面构建“阶梯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课程内容的调整
(一)设计类课程整合体现应用性。原人才培养方案中包含包括设计素描、色彩、服装设计基础、服装设计图表现、服装电脑辅助设计、成衣设计与制作、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款式设计课程,每个部分相互独立。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类课程为服装美术基础、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服装设计、时尚服装设计、创意服装设计、服装创新设计,构建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应用的设计课程。
(二)工程技术类课程内容教学凸显“艺工融合”的思路 。比如,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基础、服装CAD技术应用、服装工业纸样设计整合成基础服装版型设计与制作、时尚服装版型设计与制作、创意服装立体造型设计、增加服装工艺分析与创新课程,要求在讲授造型和工艺技术的同时,加入各种流行时尚元素的分析和对传统艺术的认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工艺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中加深对工程原理的理解。
(三)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专业教学特色
秉承“产教结合、工学一体”的教学理念,在时尚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引进企业产品开发项目,承接企业服装产品开发任务。在时尚服装版型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中尝试将课堂搬进服装企业板房车间,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融入课堂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四)技能竞赛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体现以赛促教、将“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竞赛项目评价标准转化成课程标准和评价标注。
五、教学方法的调整
新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设置及内容作了归类和整合,所以教学方式也应发生相应改变。就教学方式而言,在以往相对传统、孤立地罗列案例而缺乏系统性的指导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应逐步改变以往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不完整化,积极推进强化应用能力的工作室方式、校企合作方式、竞赛方式等各种不同教学方式。
总之,此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调整上,既体现了新技术新工艺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真正实现了我们学校市场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