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与高职阶段英语教学的有效过渡探究
2020-04-07张晶怡
摘 要:中职与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是确保中职阶段学生向高职阶段英语学习平稳过渡的重要基础。针对中职和高职英语教学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注重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有效衔接、注重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注重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等方面,对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效过渡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4-0032-02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有利于优化人才结构,培养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部分中职学校经过合并重组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一方面继续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开设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而近些年开始实施的“3+2”五年制高职教育模式,为学生的求学与就业开辟了新的通道,既能满足学生继续求学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尽快就业的需求。所谓“3+2”五年制高职教育模式,即先在本校接受三年中等职业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高等职业教育,最后取得五年制大专证书。这些五年制学生文化课成绩要比一般的中职生优秀,整体素质不低,部分学生当初中考成绩较好但因种种原因没有选择普通高中,而是选择了五年制大专院校。在文化课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的素质差别不是很大,教师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很少出现教师在上面上课、学生在下面玩手机或者看小说等情况。虽然这些五年制学生的基本素質较高,但由于中职阶段英语教学与高职阶段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不太一样,因此,整体升入高职院校之后,中职英语与高职英语的衔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处理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过渡,已经成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使中职英语教学和高职英语教学完美衔接呢?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中职和高职英语教学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
职业院校主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教育特点是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学生所学的是在以后工作中能够用得上的职业技能。就五年制学生来说,前三年接受三年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文化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后两年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习专业课。中职阶段的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高职阶段的知识技能教育水平,但当前中职和高职英语教学衔接面临一些问题,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1.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没有合理衔接
中职阶段的英语教学大纲一般注重英语读写,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如基本语法知识、基本单词等,总体要求不高,忽视将来高职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很多学生平时很少张开嘴巴说英语,更不要说和其他人用英语进行交流。而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注重听说训练,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竭力避免“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
2.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合理衔接
考虑到中职阶段的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高,因此中职阶段的英语教材文章较短,比较简单,没有结合学生将来的专业特点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而高职阶段的英语教材文章较长,难度较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阶段以后不适应,往往在课堂上开小差,这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招生量较大,师资力量有限,实训条件不足,一些学校有时也减少专业课课时,增加英语等文化课课时,加大英语课程的难度,导致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对英语缺少兴趣,学习英语变成一种煎熬,考试只追求“及格”,这种心态下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没有合理衔接
中职阶段的英语教学以灌输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被动记,不重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还是依照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把语法和单词作为中等英语教育的重点,忽视听说读写的整体训练。而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往往采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因此,习惯于被动学习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二、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效过渡的策略
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基础,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延伸。因此,学校应该从影响中高职英语课程有效衔接的因素入手,研究促使中职与高职英语课程有效衔接的具体策略,提高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职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注重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有效衔接
当前,中职与高职阶段的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缺乏统一性,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从学生的职业特点出发,遵循统一性与连贯性的原则,通过调查研究,制定相对完善的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确保中高职英语实现良好的过渡。中职阶段要强调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并适当拓展行业英语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高职阶段要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每个专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2.注重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是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重要前提,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中职阶段的内容要以兴趣为导向,突出基础知识,兼顾应用,高职阶段的内容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知识的运用,兼顾行业拓展,尽力做到难度逐步加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要注意不要前后脱节,要充分考虑中职与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情况,二要注意不要相互重复,要保持系统性与趣味性,提高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与地域性,符合职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
在传统教学中,中职阶段多采用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需要学生记忆,不需要学生动脑思考,高职阶段则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果中职阶段与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方法不能有效衔接,甚至差异很大,将导致中职学生对高职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难以适应,提不起学习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中高职教师要经常沟通,一起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中职英语教师可以尝试应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逐步向高职阶段的探究性自主学习过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听得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中职与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是确保中职阶段学生向高职阶段英语学习平稳过渡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中高职英语教学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要在中职与高职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为中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创造良好条件。针对中职和高职英语教学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学校要注重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有效衔接,注重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注重中职与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高英语课程教学效率與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瑾.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有效过渡的新探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
[2]曾映琼.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有效衔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胡佳,张鹏.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发生学考察——以教材衔接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05).
[4]罗光文,潘军英,苏依泠.基于新教学大纲下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与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5]易勇.对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中专业英语教育撞车现象之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6]李茂松,郑树平.对英语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衔接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1(12).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 Transi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Zhang Jingyi
(Education Art Branch of Lanzhou Modern Vocational college,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d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ensure the smooth transition from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o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learning.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onne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effective transi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s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作者简介:张晶怡(1982-),女,山东烟台人,中专讲师,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