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运用分析

2020-04-07崔卫华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

崔卫华

【摘要】电气自动化,即由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运行系统等组成的综合系统,其是电力系统生产、运输的主要推动力,具有可节约资源、减少人工成本、保障系统运行正确性与连续性的应用特点,且可发挥智能化、自动化的运行效果。本文先简单介绍电气自动化,后以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自动化运用技术与策略为主要阐述内容。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运用技术与策略

从社会层面而言,电力系统是国民基础服务系统,需要保持长期稳定、高质量的运行,故而在相关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电气自动化应运而生。近些年来,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水平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已成为电力行业人士致力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研究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电气自动化。

1、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自动化可从特征、技术要求、应用现状三方面予以系统化认识。具体而言,如下所论:

(1)特征。电气自动化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相互融合的系统化、综合化技术,主要具有调度电力资源、更新与分析输送电信息、掌控与处理电力系统故障、等功能,继而具有高效率、可靠性、环保性等特征。

(2)技术要求。在技术层面,电气自动化主要应当具备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信息化,二是稳定性。信息化是全套电力系统独立工作、相互配合的基础,是具体管理人员了解系统运行状况,实行人工配置与维修的依据,故而电力公司要不断加强系统的信息化。稳定性是电力系统运用的基本要求,在社会生产力基本以电力为主的现代社会,一旦电力系统崩溃,则人们的正常生活便难以为继,因此电气自动化应以可靠性原则推动电力系统的运行[1]。

(3)应用现状。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可概括为两点:一是电气自动化的高度信息化之路有待进一步畅通,相关企业及部门都应成为促使电力系统保持安全、稳定的强有力推手;二是电气自动化的全方位性有待加强,电力企业要不断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以使电气自动化应在发展过程中趋于功能全面化。

2、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运用技术与策略

2.1贯彻执行人工智能化与自动化仿真技术

人工智能,即以计算机编程为基础,实现同人类行为一致或高于一般性人类行为的信息识别与收集、事件判断与分析、快速准确反应的能力。自动化仿真技术,即通过建立仿真实验室,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多样化稳态和暂态进行模拟与测试,以检验系统运行的准确度、极限度、故障发生情况等[2]。以电力化系统增设新装置为例,在该装置在被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可先进行电力系统仿真测试,以收集新装置的实验数据,进而明确新装置的合格性、适用性。

此两种技术均是当前社会的前瞻性技术,其们发展至今显然已与社会具有相当的不可分割性,故而已成为目前电力领域备受关注的两大技术,各个电力公司要在积极引用、广泛推行的基础上,聚焦于长期发展,再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工进一步增强其的时代性与运行效率,以赢得整体性的巨大效益,保证电力系统作用与特征的完美实现。

2.2不断优化自动化监测与电力调度技术

自动化检测系统是催动电力运行的广泛应用系统,其可发挥及时发现与简单处理系统故障的作用,同时还可管理电力系统设备固有与维护信息的采集,并指导数字传输,故而在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稳定与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必要性[3]。长期以来,国家、电力部门及企业在电气自动化监测技术方面已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尽管已经取得多方面、巨大性的成果,但依旧不能停下研究的脚步,应当继续在自动监测技术更新与优化的道路上越行越远,继而使其发挥更加强大的两层面效果:一是电力系统层面的效果,具体为,进一步增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缩短信息与数据处理的时间,实现电力系统状态的全方位检测,提升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电力企业运行成本等;二是社会层面的效果,总结为,加大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并满足我国人民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优质的用电需求。

目前,电力调度通常是在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运行下完成,该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生产过程予以控制和调度的系统,具有强自动化的特点,其主要具备数据采集、运行设备监视与控制、系统参数调节、报警等功能,是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又一保障性系统。针对SCADA,电力企业或部门在完成智能化、自动化的过渡后,依旧需要采取研究成功的新型有关技术,进一步深化SCADA的应用,使其极大化发挥在电力系统中应有的效果,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3提升电力系统人员的工作水平

电力系统运行相关人员是电力系统能否安全运行、及时维护、高效益生产的关键,若人员能力水平不足,则电力系统的各项技术应用与功能实现将无从谈起。电力企业可从招聘、培训、检查、奖励等角度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水平,使新型技术得以有效研发,并被及时、合理地引入到实际运行的电力系统中。具体而言:

第一,在人才招聘上,电力企业要深入到高校及研究机构,招收高水平、专业性的人才,并让管理人才居于系统管理岗位,让技术应用人才居于电力系统掌控前线,让研究人才居于对应技术研发的主要位置。

第二,在人员培训上,电力企业要针对现有员工组织连续性、专业性的理论与实践培训,以开拓员工视野,更新其原有知识库,促使其主动提高,进而使员工的整体操作技能及其他专业能力都能够与时俱进地提升。

第三,在工作檢查与奖励上,电力企业首先要设置一套完备的奖惩制度,该制度上罗列着全面的禁止性行为与必为性行为,而后要通过阶段检查、突击检查等手段保障该制度的实际履行性,最后还要对违反制度的人施以惩戒,对工作任务有所贡献的人施以奖励,当然惩戒与奖励都应具有实际意义。

结语:

电力行业发展至今,电气自动化的科学、有效运用已成为电力系统效益保障与提升的关键,国家、电力部门及相关企业要协同式合作,不断引入与推广新型有效性技术与设备,从根本上增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安全与稳定化,同时作为创建与维护电力系统主要方的电力企业还应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为电力系统的各项特点具备与各种功能实现提供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雅玲.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框架构建[J].数字通信世界,2019,(10):180.

[2]卢勇,余静.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10):214-215.

[3]王语菲.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166-167.

猜你喜欢

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