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脐血流S/D比值检测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探讨
2020-04-07梁燕华
梁燕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孕晚期脐血流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比值检测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孕34~36周测定产妇脐血流S/D比值及实行胎心监护, 根据测定结果分为A组(157例, S/D比值<3, 胎心监护反应型)、B组(21例, S/D比值<3, 胎心监护无反应型)、C组(12例, S/D比值≥3, 胎心监护反应型)、D组(10例, S/D比值≥3, 胎心监护无反应型)。比较四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D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00.00%高于A组的1.91%、B组的38.10%、C组的33.33%, D组的自然分娩率为0低于A组的80.89%、B组的76.19%、C组的4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19.11%、23.81%、58.33%和100.00%, 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8.33%和50.00%, D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孕晚期产妇实施脐血流S/D比值检测及胎心监护, 可提高胎儿窘迫预测率, 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降低新生儿死亡。
【关键词】 胎儿窘迫;脐血流;脐血流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胎心监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7.029
胎儿窘迫是产科常见妊娠并发症, 其发病率约23.23%, 是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临床症状。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 是当前剖宫产的主要适应证之一, 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中, 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 于妊娠后期延续和加重。胎儿窘迫多见于产前期, 主要有胎盘功能不全的表现, 使胎儿得不到足够的供氧, 引起胎儿生长迟缓、红细胞增多症、胎动减少, 甚至发生胎儿窘迫, 引起胎儿死亡, 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存活的胎儿窘迫患儿常常由于缺氧而损害神经系统, 出现智力迟钝, 甚至脑瘫等后遗
症[1]。传统监测胎儿窘迫的方法有胎儿心电图、胎心监护、胎动等,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 凭借无创、安全及实时、可重复的优点, 在观察胎儿宫内血液循环状态中得到广泛应用, 并取得显著成效。S/D比值是通过超声测量的数值, 反应胎盘末梢微循环阻抗及胎盘血流的灌流量, 收缩期峰值反应血流量, 舒张末期流速反映胎盘血管阻力。本文为了分析孕晚期产妇应用脐血流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 特选取本院2018年6~2019年6月收治的200例
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现对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单胎, 均未进入产程, 胎膜未破;临床资料完整, 可以有效配合研究, 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血液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病以及障碍性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根据产妇脐血流S/D比值及胎心监护测定结果分为A组(157例, S/D比值<3, 胎心监护反应型)、B组(21例, S/D比值<3, 胎心监护无反应型)、C组(12例, S/D比值≥3, 胎心监护反应型)、D组(10例, S/D比值≥3, 胎心监护无反应型)。A组产妇年龄22~32岁, 平均年龄(27.89±5.42)岁;孕周34~36周, 平均孕周(35.45±6.14)周。B组产妇年龄22~33岁, 平均年龄(27.45±5.13)岁;孕周34~36周, 平均孕周(35.67±6.12)周。C组产妇年龄21~31岁, 平均年龄(27.56±5.25)岁;孕周34~36周, 平均孕周(35.15±6.21)周。D组产妇年龄23~33岁, 平均年龄(28.67±5.56)岁;孕周34~36周, 平均孕周(35.67±6.17)周。四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产妇孕34~36周测定其脐血流S/D比值及实行胎心监护。
1. 2. 1 脐血流S/D比值测定 采用飞利浦IU-Ⅱ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相关的配套设备进行诊断, 探头频率2~6 mHz。产妇排空膀胱, 取平卧位, 寻找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S值与舒张末期的D值, 取10个峰谷一致的频谱图, 计算S/D平均值, 将计算结果保存后脱机分析。
1. 2. 2 胎心监护 采用飞利浦胎儿监护仪。产妇排空膀胱, 取左侧卧位, 并将探头置于产妇腹部胎心音的最为清晰位置, 反复扫描胎心率。监测记录时间>20 min, 若无胎动, 应适当延长监护时间。
1. 3 诊断标准
1. 3. 1 胎心监护诊断标准 反应型:指在胎心监护30 min内基线变异频率>6 bpm, 且胎心加速出现>3次, 持续时间>15 s/次, 振幅增加>15 bpm。胎心监护20 min若无胎心率加速及胎动, 对腹部进行吸氧及唤醒后, 重复监护30 min可查到胎心率及胎动变化;无反应型:胎心监护时间>30 min, 基线变异频率<6 bpm, 且无胎动, 或者有胎动但无胎心率加速, 持续时间及加速振幅未达到标准。
1. 3. 2 S/D比值诊断标准 S/D比值<3为正常, S/D比值≥3为异常[2]。
1. 3. 3 胎儿窘迫诊断标准[3] 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肌张力、脉搏、皱眉动作即对刺激的反应、外貌、呼吸)进行评定:<7分为新生儿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4~7分为轻度窒息, >7分为无窒息。
1. 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四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其妊娠结局。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四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 A组、B组、C组和D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91%、38.10%、33.33%和100.00%;D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四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A组、B组、C组和D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0.89%、76.19%、41.67%和0, D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A组、B组、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19.11%、23.81%、58.33%和100.00%, 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8.33%和50.00%, D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胎儿窘迫指胎儿在宫内因急性或者慢性缺氧危及胎儿健康、生命的综合症状, 胎内缺氧是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原因, 因此, 如何准确预测胎儿宫内缺氧, 是否发生宫内窘迫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4, 5]。胎心监护具有无损伤及容易操作、可重复性高的优点, 一直以来是检测胎儿窘迫的常用手段[6, 7]。通过观察胎心监护, 可连续观察及记录胎儿心率的动态变化, 了解胎盘功能及其氧储备能力, 评测宫内胎儿健康状况。已有学者研究表明, 脐动脉血流状态可反映胎儿宫内供养情况, 脐血流S/D比值可反映血管或组织末梢循环阻抗及血流灌流流量[8]。
通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有效监测宫内血流动力学情况[9], 准确判断妊娠进展及可能结局。若胎儿宫内缺氧, 周围血管、胎盘供血阻力增加, 减少了血供, 其S/D比值低于正常胎儿。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 同时也是母体与胎儿之间唯一的血流通道, 正常妊娠胎盘血流量增加, 血管阻力减小, 脐带阻力也降低[10]。一旦脐带血流量发生改变, 直接影响胎儿生长生育[11, 12]。本次研究中通过胎心监护及测定脐血流S/D比值, 结果显示, A组、B组、C组和D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91%、38.10%、33.33%和100.00%;D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B组、C组和D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0.89%、76.19%、41.67%和0, D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A组、B组、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19.11%、23.81%、58.33%和100.00%, 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8.33%和50.00%, D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情况下, 随妊娠月份的增加, 脐动脉血流S/D比值会逐渐下降, 核实孕周要综合产妇的各项指标进行判断。脐血流S/D比值升高和胎盘微小动脉减少、末梢血管阻力增加有关。很多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均可使胎盘绒毛血管硬化、梗死、闭塞、血栓形成等, 使得胎盘血管阻力增加, 胎儿胎盘血液循环量减少, 气血交换受阻, 导致胎儿宫内缺氧, S/D比值升高, 脐血流异常波形先于B超生物物理现象出现, 胎儿血流的测定是胎儿宫内安危检测的较灵敏的方法之一, 能比胎心率更早反映胎儿缺氧情况[13, 14]。
综上所述, 通过对孕晚期产妇实施脐血流S/D比值检测及胎心监护, 可提高胎儿窘迫预测率, 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降低新生儿死亡, 进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西文. 脐血流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2(1):3548-3550.
[2] 秦燕君, 邵顺芳, 徐蓉, 等. 妊娠晚期脐血流S/D比值与NST联合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 浙江临床医学, 2015, 17(5):769-770.
[3] 龚莲. 超声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14):20-21.
[4] 庄晖, 李利波, 梁梅珍, 等.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6):715-717.
[5] 謝许萍, 胡燕芳, 程志坚, 等. 超声监测脐带缠绕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在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8, 24(6):39-41.
[6] 方金红, 冯敏, 顾成敏, 等. 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及TPO-Ab检测对预测孕妇并发症的意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 20(6):661-663.
[7] 柯玮琳, 黄静, 邓明. 产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脐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值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研究. 山西医药杂志, 2015, 44(9):1010-1012.
[8] 洪丽莉, 吴庆梅, 高艳, 等. 孕晚期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多参数异常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 19(6):432.
[9] 胡志江. 试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宫内缺氧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效果. 生物技术世界, 2016(2):
91.
[10] 王红玲. 联合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与胎心监护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 12(5):93-94.
[11] 马西文. 脐血流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10(1):3548-3550.
[12] 黄美嫦. 早期应用监测脐动脉血流频谱变化对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诊断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4):38-40.
[13] 李建敏, 李娜, 郭娟, 等. 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流联合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水平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23):339-341.
[14] 宋新慧. 脐血流S/D比值及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4):129-131.
[收稿日期: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