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外用制剂研制及质量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2020-04-07严慧玲

科技资讯 2020年2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研制问题

严慧玲

摘  要:中药外用制剂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类型之一,该类药物较为特殊,是一类特殊的剂型,也可以与中医药特色相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当中。在研制中药外用制剂的过程中,制药企业已经将现代科技应用其中。该文研究与分析中药外用制剂研制及质量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剂型选择的合理性、选择及处理辅料、处理药材以及工艺制备等,以期为中药外用制剂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外用制剂  研制  质量评价  问题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b)-0250-02

不同的基质可以实现研制不同的中药外用剂型,同时研究制剂时也需要不同的技術手段以及方法。药物的释放、药物被皮肤释放和吸收的深度等均会受到基质的影响,进而对药物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产生影响;除此之外,用药部位、适应症等均会对外用制剂的形态、剂型以及使用方法产生影响。该文研究与分析中药外用制剂研制及质量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1  应关注剂型选择的合理性依据

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的内容,黑膏药、白膏药等膏药,凝胶膏剂、橡胶膏剂、贴剂等散剂贴膏剂,酊剂,油脂性、乳剂基质、水溶性等软膏剂,凝胶剂,洗剂,涂膜剂,栓剂,搽剂,露剂,鼻用制剂,眼用制剂,喷雾剂以及气雾剂等是中药外用制剂的主要剂型[1]。

所有剂型均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对新的制剂进行研究时,需要对制剂形态、使用方法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在应用治疗腔道以及黏膜等药物时,需要对药物是否能够到达用药部位、在病变部位是否可以均匀分散、在病变部位是否可以停留一定的时间、所用的基质是否会刺激黏膜等加以考虑。在应用治疗腔道慢性病时所使用的洗液,可以停留在病变部位的时间过短而无法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对于使用治疗急性炎症渗出期的药物时,渗出物的排泄是否会受到膜剂或者涂膜剂等影响。对于很多制剂,也需要对用药剂量进行严格要求,用药剂量的准确、药物释放是否稳定等也需要充分考虑。

传统的黑膏药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且根据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黑膏药的治疗效果较佳,但是随着我国整治环境污染的力度不断加大,此类药物所使用的基质对环境的影响也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在制备中药外用制剂时,需要充分考虑是否适合采用黑膏药剂型,需要提供充分的剂型选择依据。除此之外,处方工艺、处方药材等情况也已经加以考虑,例如含有矿物质的药物可以将其直接粉碎入药,因此在选择制剂时,不宜考虑乳剂以及液体制剂。如选择膜剂,应该考虑膜剂中是否可以释放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否则很难选择合理性依据[2]。

2  应关注辅料的选择和处理

在选择辅料时,需要保证其具有药用标准,但是不得对疗效产生影响,也不可以与制剂中的药物成分发生冲突。例如,立得粉曾是橡胶膏中的辅料,但是我国并没有立得粉的相关标准,无法有效地控制质量,因此橡胶膏在《中国药典》中取消了该类辅料的应用,因此要求将立得粉替换为氧化锌,并且要做好相关工作。如果大量卡波姆使用在凝胶剂中,卡波姆物质可以通过乙醇来进行溶解,从而制得凝胶剂,但是如果制剂中存在大量的乙醇,则在创面的使用中可能会产生影响。

应该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来选择软膏剂的基质,同时还需要对用药部位以及药物质量进行考虑,例如某些基质(油脂性基质)的软膏剂上市后极易出现污染等情况,且容易出现异味。对于内病外治或者局部用药全身作用的中药外用制剂,在选择辅料时,需要研究与分析药物的释放以及透皮吸收情况。

3  应加强工艺筛选研究

3.1 将传统工艺合理性的考察进行加强

由于具有较为悠久的临床用药习惯以及较为确切的疗效等因素,“油浸泡”或者“油榨”等工艺至今仍然在外用制剂中占据一定地位,“油浸泡”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将细胞内的有效成分渗透出来,故具有较差的提取效果。“油榨”则会严重破坏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因此在选择新的外用制剂时,如果选择此两类工艺,则需要提供充分的工艺选择依据。如果比较研究证明了“油浸泡”或者“油榨”等工艺是合理的[3],则需要将工艺参数或者工艺过程的考察进行加强,可以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地保留以及提取,最大程度降低有效成分的损失。例如在配置一些烧伤的外用制剂时,需要将其浸泡于麻油中数天或者数十天,随后进行过滤。不需要研究浸泡的时间、温度、搅拌次数、药材的含水量等情况,麻油对于烧伤本身具有一定的效果,故使用其进行浸泡可以将工艺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掩盖[4]。

3.2 成型工艺中对挥发性成分的保护加以注重

某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例如冰片、薄荷脑等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除了具有本身的药效作用外,还可以对其他刺激性药物的刺激性进行改善,可以营造出舒适的感觉。因此将冰片、薄荷脑等物质添加至中药外用制剂中十分普遍[5]。根据大量的文献显示,这些易挥发成分可以促渗透制剂中的其他成分,也会促进制剂的疗效。在制剂成型中加入这些成分,加入时的保持时间以及温度会显著影响其挥发性成分。但是由于中药外用制剂存在较为复杂的成分,且药味较多,在质量标准中无法有效地控制恢复性成分,很多因素均会对制剂的疗效产生直接影响。

4  应重视制剂安全性研究

很多中药外用制剂具有较为特殊的制剂形态、制剂存在状态要求,例如泡腾片、胶囊剂以及栓剂等腔道和黏膜治疗药物,如果存在细粉,则可能会存在局部残留,对局部生理功能以及污染产生影响,因此不宜直接将药材生粉等入药[6]。

如果外用制剂中存在大毒药材,应该慎重选择制剂溶媒以及促透剂,防止对完整皮肤以及创伤面产生影响。因为使用乙醇或者其他促透剂时,会明显加快或者增多机体对大毒成分的吸收,从而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故在对外用制剂进行研究时,需要对制剂工艺、辅料选择等进行关注,严重控制大毒药材措施,稳定制剂质量[7]。

5  结语

该文研究与分析中药外用制剂研制及质量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从应关注剂型选择的合理性依据、关注辅料的选择和处理、应加强工艺筛选研究(将传统工艺合理性的考察进行加强、成型工艺中对挥发性成分的保护加以注重)、应重视制剂安全性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1] 张建林,陶玲,管咏梅,等.中药挥发油的促透皮吸收作用及在外用制剂研究中的问题分析[J].中草药,2017,48(24):5263-5269.

[2] 冯雪,方赛男,高雨鑫,等.根据CONSORT HARMs声明评价雷公藤制剂相关肾毒性RCT的报告质量[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3):440-445.

[3] 赵生玉.中药制剂掩味评价新方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的前瞻性分析[J].中草药,2017,48(20):4139-4144.

[4] 徐燕,李爱暖,王玥,等.基于UPLC-ESI-HRMS~n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粗茎秦艽中环烯醚萜类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J].中草药,2018,49(4):819-825.

[5] 徐铃燕,谢远平,康倩,等.单纯形网格法优化外用中药不同油水分配系数多成分微乳制剂处方[J].中草药,2017,48(19):3961-3969.

[6] 曹骋,刘梦楚,汪杰,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品种的质量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9):1153-1155.

[7] 陆海洋.桔梗质量评价的沿革与变迁[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9):1637-1640.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研制问题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