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小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0-04-07孔德煜魏世霞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能力

孔德煜 魏世霞

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变千年来应试教育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确保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重大举措。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因为,国家的未来在于教育,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中小学生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升、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素质教育中,中小学语文占据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因势利导,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服务我国素质教育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地位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2-097-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自素质教育,始终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之本,作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为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国家大力推行课程改革,更加注重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中小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作用发挥“无人能及”。中小学语文教育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中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扎实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学。

一、中小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语文,是我国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是全国教学的重要科目,也是传承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举措。语文是汉字的载体,语文是汉语的载体,语文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是汉字共同的书写之地。语文,可以说是包含了民族智慧、民族之魂、民族未来,担当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为,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字、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国将之国?覆巢之下无完卵!

说中国话,写中国字,用中华民族独有、独特、唯一的形势来表达内心世界,这是十四亿中国人的必然选择的,当然也是海外华人的选择。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授学生学会写汉字、学会用汉语来书写表达,用汉语来理解事物。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处在教育的底层,是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们识字、写文的养成的最佳时期,对于汉字、汉语的继承、传承、发扬、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文水平的高低往往是素质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语文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成效的高低。中小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不可撼动,不可取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二、中小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中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增强中小学生的语言素质、表达能力、品德素质的重要基础。中小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1.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是一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让矛盾纠纷得到协调。中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无形之中,便在老师的讲课当中,提高了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

2.能够提升中小学生其他科目成绩。中小学的所有科目,除了英语课之外,几乎都是以语文为基础的表达能力的体现。中小學语文不但能够然学生们掌握汉语知识,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去理解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生物等等其他课程所学内容、中小学语文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其他学科成绩。

3.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中小学语文课本知识内容,都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都是由大作家、大学文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所创造的思想内容。都由非常有智慧的人、道德非常高尚的人撰写的人生经验、做人道理,因此来说,中小学语文对于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能够学到很多的语文知识,也能够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能够自觉的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从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5.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教会中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中小学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措施

1.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过程当中,要着力培养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中小学语文老师要注意凸显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真实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基本准则和道德法则,从而使学生从小就开始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

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对中小学生语文素质的评价,除了语文考试成绩外,更主要的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法等各种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现行的这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对教师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不利的。

总之,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向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研究,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沈荣.小学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2009.

[2]邹圣高.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育教学之我见[J].2009.

[3]李吉林.李吉林前景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1.永靖县太极中学,甘肃 临夏州 731600;2.永靖县刘化学校,甘肃 临夏州 731600)

猜你喜欢

素质素质教育能力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也谈素质教育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