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维度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2020-04-07武文斌

科技资讯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武文斌

摘  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拓宽教育途径改进教育方式和全员参与创造良好教育环境是美国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值得我国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立德树人维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借鉴。应根据中国高校及大学生实际,以课堂教育教学为主渠道,以寒暑假或课间社会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和网络新媒体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立德树人维度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  大学生  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b)-0232-02

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任务,必须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该课题组匿名调查立德树人维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问题,结果表明:从理性认知角度看,许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系统性学习且认识不足,谈不上更好地去践行;从学生接受教育路径看,部分教师未把思政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未充分利用课堂外教育方式;从学生践行情况看,半数以上认为人生意义在于回馈家庭,在实现人生价值路径上,半数以上大学生倾向于个人奋斗,近1/3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寄希望于“走后门”实现人生价值甚或随波逐流,诚信不过关的有近1/3。所以,应借鉴国内外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立足立德树人之理念,选择不同的途径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  美国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1.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中国高校十分重视与核心价值观有关的思政课程的开设和课堂教育,并设定为必修课程,有时忽视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不妨借鉴美国高校既在显性课程教育中渗透,同时在隐性课程中彰显的方法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

1.2 拓宽教育途径,改进教育方式

在教育手段上,美国常用符合当代教育的运行规律和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的人格品质教育理论和认知理论的分析方式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1.3 全员参与,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并非通过一节课或一位教育者就能达到效果,需要调动高校或社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形成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局面。

2  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要根据实际,以课堂教育教学为主渠道,以寒暑假或课间社会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和网络新媒体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1 课堂教育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现实困惑和具体难题,关注回应诉求关切,化解矛盾摆脱困境,促进成长成才,让校园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运用通俗易懂的以及易为学生接受的网络新语言,采取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表达个性化、呈现可视化、推送智能化、传播互动化,讲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而讲清党史、国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立体鲜活可感可亲。

2.2 社会实践活动

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深入人心,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反复检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视为一个整体,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检验立德树人的教育成果,更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后者能引导大学生开展前瞻性社会实践活动,并由此验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而激发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满腔热情,切实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内容,坚定马克思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

2.3 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作为文化战略工程的书香社会建设在全国各地大力实施。高校要立足学校和师生实际,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在其中,不断拓展和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实现高等教育目标。

学校及各学院团委要在适当时机组织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辩论赛活动,通过活动促使大学生进一步发扬团结拼搏奋发向上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2.4 网络新媒体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创新教育路径,深挖时代感强的鲜活内容,用身边人身边事把事实讲清、把道理讲实、把理论讲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创新教育载体,解决网络缺思想、思想难入网等问题,帮助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里辨明方向、廓清迷雾,找到真知、自信前行。

3  讨论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各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立德树人维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应对西方多种社会文化思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能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树立正确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追逐中国梦,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必须牢牢抓住的灵魂。立德要使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和历史重任,砥砺奋斗,自强不息,励志人生,不断前进;要教育引导学生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医德修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务工作者;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促进全面发展。

通过不同路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使大学生勤于学习,情理兼修,在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大学生志存高远,砥砺品格,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与国家、民族、人民结合在一起;要使大学生勇于开拓,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思辨精神,做勇立潮头的开拓者、知行合一的践行者;要使大学生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历史阶段,立足实际和今后從事的本职工作,坚定信仰并自觉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各级团组织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强教学活动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呼吁社会共同参与,通过不同媒体宣传,凝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磅礴力量,引领全社会深化理解、思考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武文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分析[J].赤子,2019(4):79.

[2] 新华社评论员: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EB/OL].(2018-09-11)[2019-09-11].https://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0/c_1123408953.htm.

[3] 项娟.立德树人理念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8):216-217.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