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前人才职前培养背景下的简笔画应用

2020-04-07庞宏

艺术评鉴 2020年4期
关键词:简笔画美术教育

庞宏

摘要:简笔画在基础教育中的美术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在基础教育的终端、培养教师的职业教育环节、乃至校外美术培训都存在着将简笔画创作作为美术学习内容的情况。但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形式远超简笔画的技能学习。本文通过研究简笔画的应用现状,分析比较简笔画与美术与儿童美术的形式内涵,得出本质意义以及它并不适用于基础教育的美术能力的培养的结论,同时也提出了改善目前现状的方案。

关键词:简笔画   儿童美术   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144-02

一、简笔画应用现状

简笔画现在被大量应用于基础教育美术领域的教育实践当中。它几乎等同于“儿童画”“儿童美术”。在环境创设、课程编创、儿童绘本等随处可见形式简单便于儿童理解的“简笔画”创作,相关师范专业课程中也有其重要位置。在师范专业资格证和各级职业技能比赛考核项目中,简笔画依然是考核参赛者美术创编能力的重要一项;在教师人才培养方面,大赛的示范效应直接影响着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美术教学内容。不少院校以大赛为导向编写人才培养方案,美术课程中简笔画的创作占了很大比重。由此可见,简笔画的应用在基础教育和与其相关的职业教育,在美术领域中占据着主要位置。但简笔画是否适合作为美术课程的主内容还存在异议。

二、简笔画不等于美术

从形式上看,美术的范畴远远大于简笔画。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形象,达到表现对客观世界和主观意识的一种视觉艺术。从传统的艺术分类上可以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现代艺术发展中又有摄影、电影、动画等影像的艺术形式。所以单纯的从体量上比较,简笔画无法承担美术教育的重任。我们对美术的认识也不能完全通过简笔画的创作能力上考察和体现。

简笔画也不等于绘画艺术。关于简笔画学术上并无确切的定义,通常大众理解的简笔画约等于简单的绘画,或者绘画的简约形式。阿恩海姆是这样理解绘画的简化的:“人的眼睛傾向于把任何刺激样式看成现有条件下最简单的形状。[1]“可以把简化的含义限制在主体对现象的主观反应的范畴里。”[1]他用斯宾莎诺的秩序理论来类比图像给人主观印象。即事物的形式是秩序的排列,好的秩序使人们记住了形象。简化不仅关系到主体的经验图式还要顾及到能够唤起这一经验图示的刺激物。简笔画可以理解为按照一定秩序要素排列的,含有能够唤起主体经验图示刺激物的形式。

阿恩海姆给出关于简化的两种形式:[1]“第一种,就是我们所说的‘简单……这里所说的简单主要是从量的角度去考虑的……这里所说的‘简化的反义词是‘复杂。”;而在艺术领域中,“简化”的另一层意思是对立于“简单”的。“当某件艺术品被誉为具有简化性时,人们总是指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统一的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所有细节不仅各得其所,而且各有分工。”简单来说第一种简单是指绘画形式上的简单,由于技术的原因导致的成分单一,就比如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的表现形式;而对某些艺术品,特别是现当代艺术品当中,简化指的是秩序要素的高度结合。阿恩海姆特别强调后者“是艺术品的一个极重要的品质。”

简笔画的产生的机制正好应和了以上审美主体对“经验图式”的解释。但它既不是由于人类历史发展早期知识的匮乏和儿童对事物认知的不足导致的简化,也不具备“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它只是运用人对视觉图像处理的机制而发明的一种简单绘画形式。艺术性欠缺而更强调其符号性,甚至只代表符号本身的含义,缺失了对描绘对象的深入表达,且对再现形象的表达上不具有独特性。固定的构成模式成为了文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缺乏了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图形样式就失去了被再解读的意义。所以简笔画没有上文阿恩海姆所提到的“极重要的品质”。大部分的图示性简笔画只能称之为绘画而非艺术。

三、简笔画不是儿童画

阿恩海姆在提到过儿童画与简单的绘画同属于技术原因的“简单”。简单是儿童画的形式特征,不是简笔画创作的根本目的。儿童美术包含着儿童美术创作的整个过程,包括认知、构思、创作过程以及最终呈现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儿童美术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都是儿童本身,其作品更多表达的是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应。但受制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作品最终呈现的样式与简笔画有某些相似的元素。

简笔画的创作主体是成人,成人为了某些教育目的或者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所承载的符号意义,模仿儿童简单绘画的形式而创作出来的图示形象。虽然二者的形式类似,但儿童的绘画逻辑与绘画方式是不固定的,随着儿童对世界认识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简笔画的形式则在某个展示空间相对稳定。例如在学习工具的使用上,简笔画使得抽象的含义具象化,简单直接的表达形式也便于儿童辨认。稳定的重复形象能够保证图像意义表达的连续性。

简笔画本身没有优劣,只代表图像本身,甚至在儿童的教育领域有着巨大的功用。但从教育领域的现状来看,人们对简笔画产生了误读与误用。首先,简笔画不适宜作为美术课程的主要教授内容。《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保护儿童的艺术潜能,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促进儿童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这就要求在进行基础教育的美育活动中要首先发现和保护儿童的艺术潜能,其主要目的是将美术育融入到教育的整合发展当中。直接教授简笔画影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照搬成人描绘的简笔画被称为“不见儿童的儿童美术”,违背了教育的根本原则。

四、如何改变现状

(一)美术教育的物性回归

正确的认识美术,全面的了解美术才能做好美術教育。时至今日,不论是美术学领域还是教育学领域都比以往有了更深入的发展,留给各个领域的研究者的余地越来越小。不可否认,交叉领域的研究确实能激起新的研究热情。但在教育学的领域里,美术被作为促进教育过程的一种手段,受教育者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促进了其他身心机能的发展才是目的。所以美术作品的视觉反馈尤为重要。简笔画教学就是基于此的产物,教授具有符号代表性的便于解读的简笔画的这种做法的局限性是对艺术作品物质性的拒绝。巫鸿在《美术史十议》[2]提到:“鉴赏家越是把笔墨作为欣赏和分析的对象,绘画的形象也就愈趋独立……只有通过研究这些特征他们才能判定艺术品的使用、观赏和流通,进而决定它们的社会性以及精神、文化和经济价值。”同样,只有将美术教育的研究主体回归到美术本身,受教育者才能真正理解艺术,理解“观察”“感知”“解释”和“表达”,这才是教育的内核。

(二)官方的正向引导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学前和小学全科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目标要与《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要求相吻合。不能一方面要求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一方面美术教育在师范教育当中功能缺失,只剩下单纯的绘画训练。美术能力的培养要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弱化技能训练,增加艺术欣赏和艺术创新课程的内容。同时在大型的职业技能比赛和职业资格考试中,美术能力考核项目设置要合理化、多样化。大型的比赛考核内容很容易被作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借鉴。上行下效,如果这些风向标不变化,那么培养人才的机构就没有动力去改善现状。

(三)社会观念的改变

功利性的教育理念要改变。不少家长在教育问题上抱着效果导向的理念,很多社会机构为了迎合效果导向的教育思想就教授“假”的儿童美术,是成人模仿儿童的简笔画。这种技能训练不过是对成人绘画的模仿,是“不见儿童的儿童画”。对儿童今后的艺术发展有害无利。为了儿童今后的长远发展,社会教育理念的改变更为重要。

参考资料:

[1][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美]巫鸿.美术史十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3][英]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杨成凯,李正本,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4]王任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简笔画美术教育
神形兼备的简笔画
创编简笔画 教案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简笔画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