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学前乐理教改研究

2020-04-07滕菲

艺术评鉴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改

滕菲

摘要:伴随着“国考”的实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来源愈加多元化,只要是有意愿从教的人就可以通过该考试进入教师领域,此种现实给以往的师范生的专业优势带来考验。本文着重论述为了适应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环节的幼儿歌曲弹唱考试,在乐理课程方面进行的教改研究。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考试   学前乐理   教改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115-02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试。教育部2013年8月15日印发的教师〔2013〕9号《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全面取消师范生毕业后直接认定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制度,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改革后教师入职门槛大大提高,同时打破了教师资格终身制,这对于师范生是一大挑战。教师资格证考试实行“国考”后,师范生不再拥有教师资格的直接认定权利,要同非师范生一起参加考试,考试通过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伴随着“国考”的实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来源愈加多元化,只要是有意愿从教的人就可以通过该考试进入教师领域,此种现实给以往的师范生的专业优势带来考验。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开设钢琴、声乐、乐理以及幼儿歌曲弹唱课程,形成幼儿歌曲的分析、和弦编配、弹唱的能力,从而进行面试环节中的幼儿歌曲弹唱考试,而在这些课程中,乐理是为了奠定幼儿歌曲弹唱理论基础的所开设的课程,学生通过乐理学习掌握音程、和弦、调式调性分析以及调式内和弦等这部分内容,然后在幼儿歌曲弹唱课程中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学习和弦的应用编配等。为了更好地培养及强化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在乐理课程方面做以下教改的具体研究。

一、课程结构内容的调整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点形成幼儿歌曲弹唱能力,教学与活动主要针对幼儿进行,所以对乐理的教学内容作了以下删减调整:

(一)课程内容的删减

教学改革具体研究中删减了一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用性较小且难度较大的内容,例如:自然半全音、变化半全音、等音程、等和弦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较难,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很少能用到,所以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删减。还有一些理論知识不单独进行讲解,而是在实践应用中,结合实践进行讲解,降低深度,突出实用性,例如,音值组合法中,以幼儿歌曲的节拍、节奏型为基础进行讲解,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不做深入讲解。再比如,七和弦的类型中,学生常用的类型是大小七和弦,其他七和弦在幼儿歌曲弹唱中也很少用到,而七和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又较难理解,所以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大小七和弦的原位及转位上,其他类型的七和弦不做过多讲解。还有民族调式中的七声雅乐、七声燕乐调式,幼儿歌曲由于其自身特点,很少使用雅乐及燕乐调式,所以在讲解过程中,也做内容的删减。总之,以幼儿歌曲弹唱所需理论为基础,将实用性较小难度较大的内容作以删减,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留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进行讲解。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传统的教学中,乐理和视唱两门课程是分开来讲的,乐理以理论知识为侧重点,视唱以技能形成为侧重点,忽略了两门课程中的内在联系。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讲授的再精彩,学生理解的再好,学生掌握的程度也只停留在理解阶段,到了实践应用环节,学生依旧不会,所以乐理和视唱必须整合教学,以实操训练为教学手段,在练中讲,练中学,练中应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但听得懂,并且会用、会演唱、会演奏,会整合应用。例如,五线谱中高音谱表的讲解,在讲授完五线谱、高音谱号、高音谱表、高音谱表中的各音的唱名与音名,学生都听懂了,但是在实际的视唱、声乐、钢琴等学科需要识谱的时候,学生依旧不认识五线谱,认为音太多了,记不住,有的同学利用数音的方法,识谱速度极慢。所以,听懂了未必掌握了,这就需要一个实践,逐渐熟练的过程。笔者在这部分教学中,通常利用很多的时间或者翻转课堂微课的形式,先使学生明白了解理论知识内容,然后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用大量的时间带着学生进行训练,反复的认读,学生在练习过程自然而然的就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我还对学生做限时读谱练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准确读完一条视唱作品。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在五线谱中标记数字、唱名等标记,进行识谱,导致学生每次都要依赖先把音数出来,标记在谱子上,才会弹会唱。这种现象存在了一定的时间,其原因一是,由于一是个别教师要求学生标谱,认为这样学生才会弹会唱;二是教师发现学生这种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学生标谱现象屡禁不止。为了禁止这种现象发生,一是为学生讲清不提倡这样做的原因与道理,二是硬性要求,一旦发现有标谱现象,所有成绩及学分记为零分。学生理解了教师要求的用意,要求严格不敢再标谱,同时在课上用了大量的时间带领学生们进行读谱练习,学生自然而然地改掉了标谱的不良习惯。

将乐理与视唱整合教学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训练每条视唱之前,笔者都会引导学生分析视唱曲目的乐句划分、旋律分析、调式分析并说出调式正三和弦,使学生养成自主分析作品的良好习惯,并将乐理的理论知识内容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进行学习。视唱作品中有很多的音乐术语、常用记号等,在视唱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唱中体会记号的含义与实际演唱效果,例如跳音的训练、强弱记号的训练、特殊节奏的训练、都在视唱中进行训练,这样学生才不仅能够识别理解,还能够进行表现。

二、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应用

教师资格证国考中主要是面试环节中的幼儿歌曲弹唱是涉及到音乐方面的教学与考察,所以基于国考背景下,乐理、视唱、钢琴、声乐等学科共同为幼儿歌曲弹唱奠定理论、技能等基础,并在幼儿歌曲弹唱课程中将这些理论与技能进行整合应用,以形成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自主进行幼儿歌曲的分析、和弦编配、并有表现力地进行演奏及演唱。以往的乐理视唱教学中,学生每周2课时,共计90分钟,需要完成乐理的讲授、课堂练习、视唱的集体训练与单独训练,时间非常紧张。视唱的指导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而针对个人指导的时间又非常有限,所以,笔者采用了微课教学结合翻转课堂的使用,并通过建立微信群、使用班级管理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线下的综合教学。具体流程如下:制作微课——将微课及课件PPT上传至班级管理中,以课堂训练指导为主——微信小程序的形式发布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讲授为辅——课后观看小程序中的微课及PPT课件进行复习,在微信小程序中发布作业任务,学生上传纸质作业照片—教师批改并评论指导—学生在微信群中上传视唱作品视频,教师回复指导。通过以上环节形成回环式學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师指导时间大大延长,更加快速直接地进行课上与课下的指导。

(二)成果导向教学理念的融入

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能力指标的制定,到教学大纲、教学单元活动设计方案,再到OBE标准规划化试卷的编写、评量方式的变革,整个教学从上至下都是按照成果导向法进行制作调整,以学生能力为成果导向,制定整套OBE理论体系教学。

通过近一年多的教改研究,从OBE理论的学习到结合自身情况的从上至下的制定调整,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日渐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在学习中,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以能力的形成为最终成果导向,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冰清.教师资格“国考”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2019,(07).

[2]李丹,舒万畅.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素质师范生的培养理念摭探——以高职师范教育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02).

[3]郜雅杰.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教育学课程内容的优化与整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

猜你喜欢

教改
基于素质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全英文授课教改探讨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浅思考
浅谈高职英语教改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浅谈开放教育模式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虚拟机服务器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研究
初中美术教改新思路初探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