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2020-04-07胡强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摘 要】 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汇率是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同时汇率对于内部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也有着关键作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张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加强,汇率对实现经济内外均衡的调节作用变得更加显著,汇率政策也成为了开放经济下中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必不可少的政策工具。本文先就汇率的调整分析了其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再回顾了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并提出汇率政策的完善在实现经济内外均衡中的意义。

【关键词】 内外均衡 汇率政策 人民币汇率

一、汇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汇率调整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首先会影响国内的经济结构。当货币被低估时,有利于扩大产品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当货币出现过度贬值,则鼓励了以高成本低收益生产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企业,具有保护落后的作用,但是不利于企业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产业的协调性遭到破坏。其次,会影响国内就业水平。汇率通过对涉外经济产生直接影响,从而间接改变就业状况。当汇率出现升值时,将会导致进口增多,出口减缓,外商的直接投资受到抑制,国内就业将会受到冲击。最后,影响价格水平。在传统理论中,需求弹性较高的前提下,货币贬值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降低出口产品的国外价格。但在实践中,由于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货币供给机制以及收入机制的作用下,贬值可能导致国内工资和物价水平循环上升。

(二)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一方面影响资本和金融项目收支。在其他经济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汇率调整将对国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产生调节作用。货币汇率出现低估,会产生升值的预期,国际资本在投机等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向该国流入。反之,当货币汇率高估时,又会引起国际资本外逃。一国的货币升值,意味着该国货币的海外购买力提高,从而有利于本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汇率调整对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影响要视各种程度,包括对外商直接投资、外商间接投资以及本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程度而定。另一方面影响进出口贸易收支。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汇率的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汇率调整对贸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二是国内供给的数量和结构;三是闲置资源的存在与否。

二、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复汇率制、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重要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由政府控制到市场参与,由封闭到对外开放,由固定不变到灵活调整,汇率制度的演变不仅是我国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不断开放、融入世界的重要体现。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了人民币高估的政策且汇率调整比较频繁,1美元兑换人民币在2.1—2.8之间不断变化,这有利于进口和稳定物价。到了1978-1993年间,进入了复汇率制时期。一方面,复汇率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本账户冲击下的汇率波动,阻挡国际间的投机者。另一方面,复汇率制度下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官方可以通过不同汇率的差额来观测市场的变化,避免大规模的套利行为。最后,复汇率制为中国从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过渡。从1994年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这种新体制下,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以下几个新特点:第一,汇率由外汇指定银行自行确定和调整。第二,由外汇指定银行确定的汇率是以市场供给和需求情况为基础的。第三,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形成的汇率是统一的。汇率并轨使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标志着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多地融入了市场的力量。

在2001年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强势。大量外商被吸引到国内参与投资,2005年进行的721汇改打开了中国由钉住汇率制转为浮动汇率制的新篇章。到了2015年,中国又掀开了一轮汇改大幕。大大降低了“热钱”对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冲击,同时释放了自08年来国际社会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尽管811汇改极大完善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但是由于此时中国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加上美国的加息政策,以及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使得央行不得不进入市场进行干预,使得外汇储备大幅减少,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会被造成不利影响。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国际化必然伴随着更大的市场风险,需要中国经济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更高的金融监管水平。

三、内外失衡下对于汇率政策的深入完善

首先,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使匯率的波动在合理区间之内。从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水平来看,这对减少贸易收支顺差,抑制投机具有重大意义。当汇率波动范围得到合理扩大,汇率波动就会吸收部分市场上外汇资金的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减少央行货币投放,这样就会降低外部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干扰,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浮动区间大小的确定应该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实际有效汇率、国际储备的变化趋势、人民币利率等。其次,加强建设规避风险机制,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采用灵活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后,汇率波动的幅度将会增大,汇率风险也会随中国涉外经济活动的增多而进一步加大。因此,当前要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和各种外汇衍生品,增加外汇交易的工具,为企业、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避险品种。金融机构也应该加快金融衍生品的研究与创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最后,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的经济政策和总体经济目标产生影响。只有在多种政策的搭配使用下,才会使得经济内外失衡的问题更易调节。

【参考文献】

[1] 李维刚,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 [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2] 刘晓喆. 米德冲突:国际经验与中国面临的难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

[3] 冯彩,刘玄.内外均衡冲突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基于斯旺模型的研究[J].上海金融,2008(02):73-77.

[4] 于凤芹,王智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40年:变迁与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12):14-25.

作者简介:胡强(1995年),男,汉,湖南常德,硕士,湘潭大学,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猜你喜欢

人民币汇率
论我国外贸出口如何应对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