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歌系视域下五河民歌形成探究
2020-04-07杨创
摘 要:凤阳县和五河县地缘关系密切,作为明清时期凤阳府邻近下属县的五河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上受到了凤阳的广泛影响。通过分析五河与凤阳的地缘关系,五河民歌形成的历史背景,对比五河民歌和凤阳民歌的语言、风格、类型和内容特征,发现凤阳民歌与五河民歌存在源流关系,五河民歌应为凤阳歌系的一个分支。
关键词:凤阳歌系;五河民歌;凤阳民歌;凤阳话
五河县位于淮河中下游,始置县于南宋咸淳七年,因县治位于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之地得县名。县域大体上与凤阳县隔淮河相望。五河民歌是流行于五河县、凤阳县沿淮区域和周边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五河民歌最早记载于明天顺年间,但建国以前并无命名,20世纪50年代初,五河县小溪村村民霍锦堂将当地民间传唱了一百多年的小戏改成了一个三人演唱的小调《摘石榴》,参加华东地区会演获一等奖,一时间风行全国,因节目上报地为五河县,故命名为“五河民歌”。小溪虽是五河民歌的扬名地,但原属凤阳县,直到1949年,也就是成为五河民歌的扬名地前几年方才划归五河。从五河与凤阳两地现收录的民歌来看,不少五河民歌与凤阳民歌在曲调、风格和唱词上有很大的类似之处,甚至收录的曲目也有不少重合。五河民歌虽以“五河”命名,实际上与凤阳民歌有着很深的渊源联系,对于五河民歌的形成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现有的五河县县域内,为“五河”二字所左右,需要从五河民歌的历史生成出发,把五河民歌的形成放置于更广阔的凤阳歌系视域下加以探究。
一、凤阳歌系和五河与凤阳的地缘关系
1.凤阳歌系的界定
关于“凤阳歌”的定义,目前学界的有两种界定:一种认为是历代流行在凤阳地区的民歌;一种则认为是以曲调、唱词为依据的具有一类相似性的歌曲。“凤阳歌系”的概念最早由集美大学许国红先生提出,他取法第一种“凤阳歌”定义,认为凤阳民歌传播到全国后各地民间音乐在凤阳民歌的影响下形成了与凤阳民歌具有源流关系的不同民间音乐体裁和品种,由它们构成的系统即为凤阳歌系[1]。
2.五河与凤阳的地缘关系
五河与凤阳古时同为淮夷之地,西周时钟离子国建立,都城在今凤阳境内临淮关镇东,据最近的考古挖掘与研究,钟离国北境据有与都城一水之隔的今属五河县的临北乡、浍南镇大部和大新镇的西南部区域。元至正十五年置临濠府,治所在钟离县,五河县属之,两年后又改五河属泗州。明洪武七年八月五河县改属凤阳府,自此五河属凤阳直至雍正二年再次改属泗州。民国三年五河改属淮泗道,道尹驻凤阳,五河又重属凤阳至民国十六年废道。1949年解放后,凤阳县将辖属的淮河以北的临北诸乡及花园湖以东的小溪诸乡划归五河县管辖。五河县在政治上长期属凤阳管辖,现有县域又有近四分之一由凤阳县划归而来,在政治地缘上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亲密地缘关系。在政治地缘之外,两地民间往来也十分频繁,作为明清皖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凤阳对五河产生了多方面的广泛影响。明清两代往来大运河与临淮关的水运贸易繁荣,繁荣的淮河水运线成为五河人民的宜居地带,直接影响形成了明清至今五河县西南各乡沿淮设集,居民沿淮聚居成村的镇村格局。沿淮两岸的五河与凤阳民众通婚普遍,形成了两岸延续至今的“过河亲”婚嫁传统,几乎家家都有“过河亲戚”。两岸民间往来的亲密影响了五河的方言、民俗格局:凤阳话是五河沿淮乡镇的流行方言。《五河县志》划定的县内三个方言片区,沿淮浍南片区的方言凤阳话特征明显,第一人称不称“俺”,平翘舌两类声母分立,前后两类鼻韵母分中有混,仍部分保留入声,呈现出凤阳话典型的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并存的过渡方言特征;五河沿淮乡镇与凤阳风俗相通,与县内其他乡镇则有较明显的差异。如在通婚忌讳上沿淮乡镇的女儿出嫁要避讳姑舅生日,这在凤阳县内是共通的,而在同属五河县的浍北各乡镇则无此避讳。凤阳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强势方对五河的影响,也体现在了五河民歌中:凤阳话是五河民歌的演唱方言。五河民歌采集地普遍流行凤阳话,五河民歌现有的8位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中除一位口音普化严重外,其余7人都说典型的凤阳话;凤阳是五河民歌重要的采集地。2017年五河县文化局编写《五河民歌选2》,从8个乡镇中收录到的建国以前的老民歌共34首,其中有18首采自原属凤阳县的小溪镇、浍南镇。凤阳在地缘关系上对五河的政治、经济、文化、方言、民俗多方位的深厚影响,构成了五河民歌形成的特殊地域文化环境,决定了五河民歌的形成与凤阳的语言民俗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五河民歌形成的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歌发展的一个兴盛期,从明初到晚清民歌和戏曲一样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明初,朱元璋主导的淮西集团取得政权,出于乡愁及礼乐教化的需要,对龙兴之地的凤阳民间音乐进行了大力地颂扬,凤阳乡野小调成为宫廷音乐。《明史·乐志》记载“凡宴飨……大乐作。升座,乐止。进第一爵,和声郎举麾,唱奏[起临濠之曲]。”[2]明代盛行的五大宫(曲)调[波扬][软平][南调][跌落][鹂调],就是来自宫廷乐官从龙兴之地采集的凤阳民歌,后来这些(曲)调广为流传,在苏北、鲁南和五河民歌中都能找到遗存的痕迹。朱元璋对家乡凤阳感情深厚,明初采取了一系列的振兴措施,实行了一些免租税和徭役的政策,先后三次迁移江南和山西百姓充实凤阳。凤阳百姓为表达对皇帝的感恩,创制了以歌功颂德为内容的凤阳歌,是为卫调花鼓的前身。但是朱元璋的这些优厚家乡的举措没有根本改变家乡的命运,由于黄河夺淮入海破坏了淮河水系的生态,致使自宋代以后淮河就是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根据《中国方志丛书》统计有明一朝凤阳县大的水、旱灾害达43次和29次之多,蝗灾、地震、瘟疫等其他灾害也時有发生。与凤阳同属沿淮县的五河也是水旱不断,达32次和18次之多。频繁的水旱灾害,让沿淮的百姓不得不逃亡他乡乞食维生。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三年,凤阳府沿淮各县“田、禾无收,积年在彼逃民,俱各自转徙,赴济宁、临清各处趁食,动以万计。”[3]由于在外逃荒的人数众多,乞讨者之间的生存竞争也变得激烈,唱曲鼓舞往往更容易乞讨成功。逃荒的路上,凤阳歌由明初的歌功颂德转变为诉苦说难,歌鼓乞食的成功让唱曲成为凤阳府逃亡百姓共同的生存艺术。当然不同的乞讨者由于受众不同,(曲)调唱词和表演形式不可避免要针对受众喜好进行本土化,在同乡观念下结伴在一起的乞讨者逐渐形成了各种与凤阳歌同源而自具风格的支系民歌。五河民歌就是在五河与凤阳沿淮乡镇的群众在逃荒的路上根据乞讨地的喜好对凤阳民歌的本土化改编和发展。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凤阳花鼓同宗花鼓戏和民歌,至今五河民歌中遗存的江苏民歌、江南时调和鲁南民歌遗存,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五河民歌中与凤阳民歌对比
1.民歌中的自稱
五河民歌中有不少女子自称“姐”现象,如《摘石榴》《望郎》《姐在河边洗茼蒿》等,中都自称为“姐”。但据笔者调查,五河县内三个方言片区均无此自称,在周边的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也都无此自称,独在凤阳东乡和同样流行凤阳话的明光市北部乡镇中比较常见,在当地方言中这是一种带有自信意味的戏语平称。如由流行在凤阳东乡的《花鼓戏·卖鞋》改编的凤阳民歌《王三姐赶集》中首句“王三姐年来(我就)二十一(呀)”就自称为姐。由此可见这些五河民歌底层是凤阳民歌,或为凤阳东乡民众创制,或在流传到五河前经过了凤阳东乡的本土化改编。
2.民歌的(曲)调风格
“五更”类民歌在五河民歌中比较常见,如《梳妆台》《八段锦》《五只小船》《五更盼郎来》等,这类民歌(曲)调较其他民歌朴质活泼不同,更为细腻雅致,唱词具文人情致,(曲)调有明代雅化俗乐的风格和元素,显得比较特别。通过分析明代的史料可以发现,这些民歌中明代雅化俗乐风格和元素来自明代官府音乐。明成祖朱棣非常重视音乐传播中的教化作用,永乐十五年,他曾将俗乐中的三百多首曲牌填上新词钦赐给寺庙礼佛。在这些俗乐中就有很多是凤阳民歌,这些民歌广泛传唱于包括五河县的凤阳府各地。不单是“五更”系列,包括五河民歌中的“十二月”系列也大量包含了[罗江怨]、[红绣鞋]、[山坡羊]、[祝英台(调)]、[卖花声]、[乌夜啼]、[银纽丝]等由凤阳民歌雅化后的钦赐曲牌风格和元素。清代凤阳花鼓和花鼓灯歌在凤阳府境内的淮河中游至下游的广大地区都十分盛行,五河作为邻近属县,处于核心流传区,五河民歌中有不少凤阳花鼓戏和花鼓灯灯歌的风格遗存,而不少花鼓戏和花鼓灯歌就是由凤阳民歌的(曲)调和词改变而来的,所以五河民歌在风格上有比较明显的凤阳民歌的艺术基因。以灯歌起、承、转、合的句式变换为主,规模短小,结构简单而紧凑,带有大量的衬词、衬腔、引子、结尾,多以锣鼓伴奏为主,音乐情绪坦荡而率直.这些特征同样可以用作五河民歌的概括[5]。
3.民歌的类型和内容
凤阳民歌和五河民歌在类型上都以小调、秧歌、号子为主,建国前都以小调为多,但解放以后发生了变化,解放后的凤阳新民歌开始以秧歌为长,五河新民歌开始以小调见长。凤阳民歌和五河民歌不但在类型上很类似,而且收录的民歌也有不少重合之处。比如,五河民歌的扬名作《摘石榴》在凤阳民歌中也同样有收录,凤阳民歌的代表作《王三姐赶集》五河民歌也同样收录了。这些重合的收录民歌中通过对比,可以显然看出收录于凤阳民歌中的民歌与凤阳的渊源关系要更明晰。以《摘石榴》为例,“姐”的凤阳话属性前文已详述,来源也是流行在凤阳东部乡镇小溪河,燃灯的花鼓小戏,凤阳收录的《摘石榴》体例更大,有14个章节之多,内容更丰富,与花鼓戏唱词接近,应是原貌。李秋菊《清末民初时调研究》《新编时调·扬州打花鼓》中都有“摘石榴”情节的唱词,更是有力的佐证[4]。至于《王三姐赶集》诞生在解放后,年代较近,有清晰的史料记载它由凤阳花鼓演变为凤阳民歌过程,凤阳民歌的身份更是无需论证。
四、结论
“五河民歌”是因《摘石榴》参加华东地区会演获奖的影响而出现的提法,它不是封闭地域内孤立的民歌,所收录的“五河民歌”只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最先采用整理并发表的民歌就会被以当地地名冠名的规则而命名的。五河民歌是在广阔地域内形成的民间音乐形式,和凤阳民歌有着源流关系,同时区别于凤阳民歌,属于凤阳歌系的一个分支。
参考文献:
[1]许国红.凤阳歌系研究[J].北京:中国音乐学,2001.(4):79-95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六十一.志第三十七·乐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1503
[3]《明英宗实录》.卷二二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662
[4]《凤阳花鼓全书》编纂委员会.凤阳花鼓全书[M].安徽: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6:848-851
[5]朱家席.五河民歌的生存环境及其互动[J].安徽:滁州学院学报,2018.20(6):5-9
作者简介:
杨创(1988--)男,安徽凤阳人,中共五河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