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2020-04-07蒋雯罗春叶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语文教学

蒋雯 罗春叶

【摘要】结合公费定向师范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探究语文学习中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运用,角色扮演法有三个作用:体念、感知,理解分析,指导强化;有三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反思阶段;使用角色扮演法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利用教材做好角色设计、激发学生创设扮演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反思。通过课堂实践,论证了角色扮演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角色扮演法 “公费定向师范生”

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初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以下简称“公费定向师范生”)是为县以下农村初中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本科层次初中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大多是来自农村,农村教育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不齐全,角色扮演教学法并没有广泛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加上公费定向师范生中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比例较高,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情感引导,情感教育的缺失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利用课文中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运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才能取得较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Role Playing Method)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率先提出的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是当今各类教育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行为导向型的教育教学方法。所谓角色扮演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实施相应的情景设置,然后要求相关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入预设的情景,借助于角色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有效的表现出来。未参加扮演的其他同学则充当观众,并在角色扮演结束后对表演者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角色扮演法在课堂上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作者塑造的角色的内心情感甚至其他情感或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角色扮演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体念、感知,理解分析,指导强化,有三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反思阶段。

二、角色扮演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公费定向师范生虽然来自农村,但各方面素质较好,并且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塑造性和理解能力。

以笔者在教授《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时使用角色扮演法为例。

1.教学对象:初等教育学院18级数学专业公费定向师范生。

2.教学目的:赏析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草菅人命的罪恶,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学会辨认是非曲直。

3.教学过程:

(1)通过观看经典电影《窦娥冤》营造悲剧气氛,引起学生兴趣。

(2)戏剧翻译,理解内容。详细讲解三桩誓愿:血溅素练、六月飞雪、抗旱三年。

(3)创设情境,戏剧重现,各抒己见。全面阐述对窦娥悲剧原因的理解。

(4)课内实践,角色扮演,窦娥被斩场面重现(重点)。

窦娥被押赴刑场问斩的过程中,请四位同学分别扮演窦娥、监斩官、刽子手、窦娥婆婆,其他同学为听众。

在学生进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诱导学生思考,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扮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引导角色自我反思。

通过学生还原窦娥被斩现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窦娥的冤情以及封建时代女性的反抗精神,尤其是窦娥临死前的三桩誓愿一一灵验。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遭遇了不公正对待或其他,不要悲天悯人,要敢于诉求自己合理的权益,还需要坚守内心的坚强、勇敢、善良和仁孝。

(1)课后小结:

第一,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是扮演过程、对角色的把握以及呈现的效果。第二,教师评价。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给予补充,围绕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为下次角色扮演做准备。

在学生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做的好的地方,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角色扮演法使用需注意的问题

(一)利用教材做好角色设计

教师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并结合教学计划要求,探究教材内容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公费定向师范生所用的语文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共有四本:基础模块上下册、拓展模块和职业模块。每个模块分为六单元,并不是所有的课文内容都适合运用角色扮演法。因而需要教师熟悉教材,钻研教材,从而选择恰当的课文进行角色扮演法教学,以曹禺《雷雨》节选为例,学生对台词的熟悉程度是决定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也需要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反复背诵和排练,才能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在表演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将自己带入角色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创设扮演情境

角色扮演法需要在恰当的情境中才会产生一定的效果。教师在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创设扮演情境,引起学生对扮演的角色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王蒙《善良》为例,在授课之前,笔者提前布置短剧《善良归家》,剧本给定了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剧本内容在于表现社会现实中人们价值观出现摇摆,友好善良被人抛弃,从而引出课文写作对象:善良,并突出善良在生活的重要性。学生对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五个角色理解透彻,扮演得栩栩如生,并将善良被抛弃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打动和激励了没有参与表演的学生,更让所有的学生意识到善良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教学情感目标。

(三)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反思

在角色扮演教學法的实施过程中,活动评价的重要性不亚于表演过程。首先,客观恰当的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及时准确具体的表扬,指出做的好的地方,对表现不佳的学生应该诚恳地鼓励并且指出具体的不足。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进行的准备工作、表演过程、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其次,是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反思。讨论角色和角色之间的联系,集体讨论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不足,反思活动内容和过程。

四、结语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角色扮演教学法使教学过程更直观,适合公费定向师范生语文教学,并且为之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满足了现阶段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学习情况,需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结构,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乐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教育厅文件湘教发〔2017〕15号:关于做好2017年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初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招生工作的通知.

[2]刘亚男.巧用角色扮演,提升阅读效率[J].课堂密码,2017,(6B).

[3]周妮.角色扮演法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8,(15).

[4]刘亚男.巧用角色扮演,提升阅读效率[J].课堂密码,2017,(6B).

课题项目:衡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基于初中起点公费定向师范生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YKT201810。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法语文教学
浅谈多种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角色扮演法在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