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的不仅仅是疫情,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记青春思维蝶变——《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案例
2020-04-07◎董爽
◎ 董 爽
时值讲到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进度,而本课中的三大思维即独立、批判和创造性思维抽象性很强,学生理解难度大。作为青春期的学生,他们有意愿用更加成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但却把握不好力度,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那么,应如何结合当前的疫情素材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启发,让他们真正有所感悟并有所收获呢?具体操作如下。
一、初涉情境,掌握知识
知识的载体是情境,教师要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同样需要情境,而思政课的情境不是凭空设计的,而必须是真实的、源于生活实际的。综合考虑学生居家的学习状况和外界充斥各种信息的真实情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等因素,紧跟疫情焦点,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你认为真相是……”活动:考考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健康教育知识问答。观点一: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观点二:收外卖、快递会感染吗?观点三:双黄连口服液可以预防新冠肺炎,有无必要抢购?探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举例说明什么是谣言?什么不是谣言?判断是不是谣言你有什么办法?怎样做到“不传谣,不信谣”?
在这些观点被抛出之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仅发言踊跃,而且有话可说,甚至侃侃而谈。不仅把口罩的分类说的头头是道,而且口罩的构成、医用口罩中的哪层是主要用来阻隔病毒、病毒的传播途径等说得也很具体,看来居家的学生对于新冠肺炎的许多观点都有自己的见解,也并不是看见谣言就信,人云亦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顺势引导:“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是通过媒体学习了解的,还是自己独立思考的?”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运用已知的一些媒体的正确信息,再加上了自我分析、自我思考,这其实就是独立思维的过程,而当我们面对一些观点时,要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哪怕是一些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甚至要敢于向权威挑战,这就包含批判思维的内涵。
二、学会思考,锻炼思维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有两个学生的回答出乎笔者意料,特别不同。一个女生说:“口罩并不是越厚越好,因为我自己试验过了,当拿个特别厚的纱布口罩和一个医用口罩用喷壶喷水后,效果就一目了然了。”非常惊讶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有敢于动手、敢于实践的想法和能力,不拘泥于以前的知识和经验,而是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这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因循守旧,她的行为不就是蕴含着本节的第三个知识点的创造性思维吗?孩子们的回答让人喜出望外,正好引入了第三部分的学习,看来真不能小觑孩子们的实力啊。另一个男生针对双黄连口服液的“预防”还是“抑制”作用展开了详细论述,不仅有媒体报道的内容,又加上了自己对此的理解,充分地掌握了独立和批判思维的精髓,还对躺着中枪的“双黄莲蓉月饼”和恐慌下的普通民众心理也进行了解析,可谓是思维的灵光碰撞。这样的教学设计确实可以让学生锻炼思维,增强能力。针对如何辨别谣言,该学生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教师因势利导,顺势总结活动:“火眼金睛”——辨别谣言的方法。
1.查看出处。一个号称医生群的群聊信息,或者一张没头没尾的微信截图,只需要在手机上做最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形成,这种东西基本上看过就行了,参考价值很低。
2.多方比对。具体判断谣言的方法,其实和做学术差不多,就是综合多种信息进行比对。
通过设置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明确越是在疫情来临之时,我们越应理性思考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只有我们的理性参与,才能更快战胜疫情。
三、思维蝶变,激发情怀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曾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思政课上发挥“立德树人”的导航作用。
那么,在教学“发展独立思维”时,如何升华到德育的高度呢?这使笔者想到了“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医生。她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生,由于她拥有参加过“非典战役”的丰富经验,加之敏锐的专业嗅觉和超强的预见性,最早发现了这场疫情的苗头,同时对疫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立思考,果敢上报,为疫情敲响了警钟。在一次采访中,她几度哽咽,她说她这次把一生的眼泪都流完了。而我们知道,她的泪中蕴含的其实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担当。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古至今,家和国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有像张继先医生这样在血液中流淌的家国情怀,才能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责任担当。而作为未来世界建设者的我们,又该如何呢?
在讲“创造性潜力”的知识点时,笔者列举的是73岁李兰娟院士的事例。与钟南山院士一样,她也是第一时间披甲上阵,深入湖北最前线,带领团队全力救援。她每天只休息三个多小时,分秒必争地探讨救治危重患者的方案,夜以继日地进行新冠肺炎病毒的科研攻关,精益求精地筛选抗病毒的有效药物,她把滚烫的一生都献给了医学事业,献给了祖国。攻克新冠肺炎病毒的药物研制和中国医疗的希望靠的就是他们这样的人。
俗话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疫情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也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深刻感悟,思想激荡,经历蝶变,顺势成长,愿我们能不负考验,不负韶华,这样的学习经历使我们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