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0-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9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华初中语文

一、引言

当今社会初中生的道德文化现状着实让人担忧,所以当代初中生急需补充传统文化精神的养料。而语文这门学科的独特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并且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其实是十分密切的,它们是相互交融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语文这门学科是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学科,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初中语文教学把两者的关系割裂了,把重点放在了课文知识的传授上,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知识,从而忽视了对课文中传统文化内容方面的学习。

现在随着升学压力、生源的竞争,使得学校过分重视分数,紧紧跟随应试教育的脚步,评价学生往往只看分数的高低。这种做法对于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利,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也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并将语文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在课堂上机械地听讲,课后更加不会关注语文的学习。学生为了考试,只是掌握了语文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其实并不了解,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得不到提高。教师在授课时,也只是进行功利化的教学,只教考试所考的内容,对于文章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最多在背景介绍的时候会简要提一下,之后的教学内容则很少涉及。所以,不管是学生还是语文教师都需要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正真重视起传统教育。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在当代社会,很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并且家庭环境优越、独立意识较弱,没有受过生活的磨练。他们大多文化素质较好,但是他们中可能有一部分人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公德,十分自私自利,以满足自己为基本,有的甚至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他们的一些错误价值取向使得他们有的会盲目追星,有的会在物质上进行攀比,有的甚至会做出违法的过激行为。

从2014 年开始,教育部就明确指出:“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1]

当代社会,无论是从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来看还是从国家的教育要求来看,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现在初中语文教育也逐渐重视起传统文化教育,但并没有很好地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所以还需重视初中语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方法

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主要是通过诗歌,除此之外还选用一些经典典籍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有的内容还包括中国传统节日、瓷器文化以及传统曲艺等,主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所蕴含的思想道德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性和民族性。除此之外还有以下渗透方式:

1.社团活动 近年来,很多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推陈出新,都纷纷展开了一些传统文化社团的活动。召集在国学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并固定时间邀请学校的部分老师进行讲座,内容包括国学经典如《弟子规》等。其中的重点内容——《论语》,通过讲解《论语》,在引经据典的同时,还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们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有的开展以 “孝”、“忠”为专题的校园德语活动,以此形成校园德育文化,同时学校也把传统文化中的剪纸、书法、国画等等加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之中。

2.传统节日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一些记叙传统节日文化的课文,这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些学校就针对这些传统节日编排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娱活动,让学生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多学习一些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在假期期间多读一些有关传统节日的书。

五、结语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文化素养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十分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文化的真正内涵,拓展、丰富他们的文化视野。通过文化渗透给与学生的精神和思想正确指引,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现在社会,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呼声十分高涨,教育部门也制定了制度政策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初中教育要用心渗透民族文化,重视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中华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