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记叙文写人记事的魔法棒

2020-04-07王成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记叙文习作奶奶

◎ 王成娟

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叙述、描写的方法写人记事。学生写作时往往习惯叙述,不善于描写,缺乏描写意识,因此学生写出来的记叙文大多写人干瘪乏味,记事平铺直叙。反观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也往往是拿着经典素材或范文反复讲着各种写作技巧,而努力地讲授写作技巧和方法的结果是学生写出的作文问题仍在,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更是大有人在。

那么学生对电影的感受如何呢?那些一提写作就头疼的学生,只要谈起电影就如数家珍,神采飞扬。他甚至会给你描述这样一段情景:“那时下着瓢泼大雨,雨水顺着一绺绺头发直往下淌,小男孩全然不顾,弓着腰躲藏在汽车后,双眼仿佛要穿透对面咖啡店的玻璃,目光追随着母亲的身影,如胶水般粘着,如影随形。”这段话多精彩啊!既有环境的渲染,又有人物的刻画,还有对母亲的爱蕴含其中,可在他的作文中几乎看不到这样出彩的句子,这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我们是否可以多用些辅助手段,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生动且有效呢?而让我们的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电影,这种独特的表达艺术,是否可以借鉴以实现作文教学的突破呢?

带着这个目的,笔者把学生提到的那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又好好看了一遍,看完后笔者深有感触,不禁感慨:也许真的可以把电影介入到作文教学中,这一部电影让笔者看到了电影中的某些技巧真的可以用在写作中,这一定会比我们纯粹谈技巧生动得多。

新课标提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教师应树立融洽、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影视资源,特别是叙事类影视资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集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于一体,蕴含丰富的内涵。写作和电影,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东西,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大。

一、写人

1.特写中多角度观察

有些学生作文枯燥乏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对人物细致生动的描写。整篇文章要么没有一句对白,要么只会讲话,没有动作、神态,顶多只是他笑了或哭了,或者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了然于胸,可就是不会在写作中应用。那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电影,从电影中学习如何生动细致地刻画人物。电影开头,马修刚到池塘底就碰到了校长集中训话惩罚的事,因为有个孩子恶作剧弄伤了马桑大叔。初来乍到的马修站在高台上,这时有个动作特写,他一会儿手臂垂放着,一会儿抱于胸前,一会儿又慢慢放下,每一次的放下、抱上,人物的神态、心理等都会有变化。放慢镜头,甚至必要时停顿,让学生描写那刻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及其变化,并就此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当然,电影是以画面取胜,在特写某一人物时,还可以通过他人的眼光展现对该人物的评价,即多角度侧面观察。如电影中,伯爵夫人来池塘底听合唱团演奏的一段,当马修力请皮埃尔演唱时,镜头中出现了皮埃尔演唱前观众中两个小男孩的议论和大叔的阻止,歌声中数学老师感动得两行热泪、伯爵夫人捂胸不可思议的表情和赞美、校长转瞬即逝的笑容……这些表现出了听众从怀疑到肯定、赞赏的过程,正如皮埃尔的成长过程和由此凸显出的马修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指导学生对《风波》这篇记叙文习作进行作文升格指导时,可以引入这一电影片段,鼓励学生注意人物手脚等动作的特点,观察其眼睛等面部表情的变化,尝试着让学生去写并思考对比特写镜头展现的形象和文字展现的形象有什么异同,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技巧,使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同时注意从多角度观察描写人物。比如,一学生作文中写奶奶因晒被子与楼上阿姨发生矛盾,本来只是类似于奶奶很生气,阿姨有点不知所措的交代性的叙述,但引入电影进行修改时,该生就注意到用奶奶生气时涨红的脸、喘着粗气,上楼梯时急促重重的脚步声;阿姨嗫嚅的嘴唇、声音和低垂的眼等细节来传达人物心理和情感。而这些又设置了“我”这个旁观者,从我的角度去观察奶奶和阿姨,这样一改,文章就显得有生气多了。

2.对比中寓抑扬

记叙文中对人物的刻画,可以塑造另一次要人物进行烘托或对比,即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丰富多彩,凸显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如影片中校长和马修的对比呈现,一个专制、蛮横残暴、追名逐利;一个民主、包容、善良、淡泊名利,正因为校长这一人物的设置,才使得影片情节更丰富,也更加衬托出平凡落魄的马修的伟大高贵的品质,一褒一贬也寓于其中。

将这一手法引入作文指导中,学生修改后的作文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前后对比变化的奶奶的形象。刚开始奶奶以为是楼上阿姨晒咸菜滴的汤,气冲冲奔上楼,大着嗓门教训人家,和回来后被细心的“我”告知是鸟粪,她知道误会别人后慢吞吞上楼,小声地跟别人道歉的奶奶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一个风风火火、脾气有点急躁、得理不饶人,但又不固执己见,愿意认错的坦率可爱、真实的奶奶的形象刻画得丰富而生动。

3.环境渲染情感

环境描写在写作中作用很大,它往往服务于刻画人物和表现文章的主题。

电影也很注重渲染。影片中五月前整个背景、人物生活的环境、色彩都是灰色、昏暗的,渲染出专制教育下浓重的压抑感,了无生机。随着合唱团的歌声飞扬、笑容增多,孩子们找回童真,甚至于感染了校长时,蓝天白云阳光,满天飞翔的纸飞机,奔跑的少年,灿烂的笑容,洋溢着生机、温馨的画面扑面而来,把音乐对人的教化,人性的觉醒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实际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是知道要写景的,可在写作时就变成了为了写景而写景。往往在开头结尾来两段景物描写,可是和人物、主题毫无关系。“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都活在环境中,环境描写往往既能渲染环境,又能烘托人物的心情,凸显主题思想。将电影中环境渲染引入《风波》的另一篇习作进行升格指导,这篇习作是写“我”与一个外卖小哥发生的矛盾误会。本来文中几乎没有环境描写,修改后将人物活动背景设置在一个风大雨大寒冷的晚上,“我”因为点的外卖少了一份,心情本就不好的“我”更感糟糕,作者是用“风更大”“雨下个不停”来渲染那时的心情的;而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为“我”送了两次餐的外卖小哥被我骂了还很体谅我,让“我”倍感温暖感动,又是用“风停了”、“雨小了”,“灯光更加明亮了”来烘托的。

二、记事

1.抓住线索,详略得当。文章如果不讲究记叙的详略,详略不得当,文章主题的表达就会失之偏颇。写作时,要根据文章中心选择材料,与主题关系紧密的是主要内容,要详细写,否则就要略写。

如影片中从马修老师日记中的一张合照开始,并围绕合照中的人物展开故事。详细讲述主要人物马修相关故事和相对立人物校长的情节,突出主题。同样,第一篇习作就是围绕“被子”这一线索物展开故事,而第二篇习作表姐的事情应略写引入,“我”的回忆是主要内容,应详写。

2.波澜起伏的情节。好的文章很少会平铺直叙地写一件事,更多的会追求波澜,在波澜中叙事、刻画人物,体现主题。好的电影也往往要追求“曲折感”,在影片中就有这样的情景安排。起初校长作为一个专制野蛮形象出现,后来有所改变,但是一旦出现失窃,他又马上恢复原来的嘴脸,可见人性的复杂和脆弱。再如,蒙丹被冤枉偷了二十万法郎,被校长打了近半小时,又再次被送往少管所,蒙丹事件似乎就此销声匿迹,结果他烧毁了宿舍楼。意外的是,教师带他们去郊游了,逃过一劫,当烟雾散去,孩子们在歌声中走来时,这个波澜给人的惊喜是多大巨大啊。这样能把人心不露痕迹地紧紧抓牢,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借鉴电影中的手法,第二篇修改后的习作,增添了这几个波澜。“我”打电话投诉,卖家说没少放,结果“我”认定就是外卖小哥偷拿的,电话里骂了他;隔了会儿,卖家打电话来说的确是少送了一份,于是“我”羞愧万分,等待他补送来,做好了被好好骂一顿的心理准备,结果他不仅没骂我,还向我真诚地说抱歉,如此一波三折,凸显了外卖小哥善良、坚忍、宽容的美好品质及对“我”的深刻影响。

“语文教师首先要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而不是为教而教,只有重视教什么,才会沉入教材,钻研教材,才会‘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只要事先存有一颗写作的心来看电影,真的能学到不少东西,更何况这才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一点。当然,让电影介入写作教学,首先考验的是教师对各类电影的熟悉程度,还有对各类电影的正确取舍。能否准确找到适合学生的、体现教学目的的电影或者是其中的片段显得尤其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反思,只有这样,学生感兴趣的电影才会在作文教学中为我们所用,并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记叙文习作奶奶
记叙文阅读专练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奶奶驾到
我家也有奶奶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