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020-04-07◎金明
◎ 金 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有效的引导与帮助,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教改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及时扭转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确保数学教学与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效贴合,如此才能够增强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授课方法单一
现代化教学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但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且由于教学理念陈旧及授课方法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久而久之,学生会感觉课堂学习枯燥乏味。
2.采用机械式的方法讲解内容
数学虽然是由符号组成的抽象性学科,但是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无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只是采用机械的讲解方式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只能盲目地死记硬背知识点与课堂笔记,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难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平。
3.师生之间未进行多元的互动交流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新课改背景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须进行互动交流。但是,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中的交流互动过于浪费时间,只要讲解好知识点,即使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这一观点不仅不利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且严重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制定授课计划
解决数学教学问题的首要策略便是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则是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身份,将课堂中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而不是采取强制性的授课方法逼迫他们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在更新教学理念后,教师还需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法,针对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授课计划。
2.设置课堂情境,高效讲解知识内容
在新教改背景下,教师要摒弃以往的机械式的授课方法,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在本文中,笔者将讨论如何通过设置课堂情境高效讲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所谓的设置课堂情境,就是通过构建与当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点相关的氛围,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从而在理解知识的同时能够达到活学活用的水平。以讲解“小数乘法”这一章节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构建生活化情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接触到小数,如在超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就会有小数,再如测量地板的面积时,地板的长度和宽度会涉及到小数。在以上的生活实例中,也经常会出现小数之间的乘法计算问题,如购买某一商品时,商品的价格为9.6元/斤,当购买2.5斤时,请问需要支付多少钱?此时,教师便可以请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道题,学生在思考过后能够轻松列出9.6×2.5这一算式,但却不知道如何计算相应结果。如此便可以进入到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点“小数乘法”中。除了上述构建生活化情境的授课方法外,教师还可以打造可视化情境,即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以直观可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这章节知识点时,学生不仅要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同时还需要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求解公式。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只能基于教材的二维平面讲解三维几何图形,这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为了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应用信息技术打造可视化情境,在多媒体中呈现出长方体与正方体,并通过旋转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全方位了解这两个几何体的特点。在讲解表面积与体积求解公式时,还可以标记几何体的各个面,从而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相关求解公式。
通过上述构建情境的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机械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其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加强课堂互动,缩小师生距离
课堂中的师生交流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授课环节,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一方面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能够缩小师生间的距离。然而,在现阶段的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师生交流互动,这种方法不仅不利于课堂质量的提升,甚至还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压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这种交流方式,除了问答形式外,还可以通过集体性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当讲解到某一知识点时,教师提出具有讨论意义的话题,并请学生在小组内表述自己的想法,在解决课堂中存在问题的同时,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组织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要求,有针对性地创设课堂教学方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授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