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04-07
如今思维导图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其优点和发挥的作用受到了高中地理教师的关心和重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是地理学习的难度大,知识点内的复杂联系使得学生难以整体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将知识点进行直观的联系和展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内的梳理和分析,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一、思维导图进入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势
1.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杂庞大,很多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穿插的,知识点难以梳理,常用的笔记或者知识点总结只是将地理知识分为几个版块,无法显示出相互穿插的部分,也就难以以整体观念学习地理。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将复杂的内容清晰地梳理,以图表或者分支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高中地理中最重要的四个组成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自然规律和地理事物,四个部分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渗透、相互穿插,分散于很多个地理章节中。因此,思维导图可以较为轻松地理清整体知识点的联系,更加有效地把握地理整体特征,构建地理知识点网络,另外也帮助学生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育改革中,其中一个重点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要透过地理知识延伸更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借助思维导图,通过网络式或者分支式的图像充分覆盖所有复杂交错的知识点并且不断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整体系统思维。此外,学生可以在教师正确方向引导下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并且在思维导图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知识点扩展,将各知识点能进行联系但不局限于高中地理课本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1]。
3.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地理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的课程教学前首先要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梳理,在基础知识点上还要进行补充资料的查询,这样才能做到思维导图的准确和精练。这个过程既是知识点再次梳理、提炼和总结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除此之外,地理课堂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很清晰地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联系的讲解,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把握整体知识点,掌握知识点内的联系,也就可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课程覆盖的地理知识面较大,知识点十分琐碎,知识点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在地理知识学习之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就会陷入知识点难以梳理,预习效果较差导致课堂进度落后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和课堂效率,在预习阶段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将教材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思维导图形式的展现,以方便学生在教学前对知识点能有基本的认识,同时也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进行“大气圈”的预习中,学生仅仅依靠课本的讲述难以真正对“环流”有准确的概念。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可以根据课本内的知识进行“大气环流”和“人力环流”的思维导图的设计,并且将热力环流的思维导图尝试放入大气环流中,发现其相互联系的部分。在预习阶段做好了知识点的基本梳理,有利于学生在教学中发现自己预习的不足之处或者错误之处并且进行修改补充,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教学,还是对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且培养学生的知识点实际运用能力。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的教学中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地理知识,还要教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图像分析能力。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的修正、补充和完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的记录,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取重点、难点和关键词,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启发学生的逻辑分析和信息整理能力。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形成立体、形象的知识网,将所需要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还是以“大气圈”这部分知识点为例,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大气环流和热力环流的思维导图设计,在课堂上就可以延伸到“天气系统的影响”和“带来的气候变化”,这使得学生对整个大气圈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2]。
3.复习阶段的应用
复习是将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加深记忆并且深入吸收的过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过程。在复习阶段容易出现知识点的遗漏或者遗忘,知识点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等状况,导致在实际运用中出现障碍。这不仅仅需要知识点的背诵,还需要知识点的理解。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回忆起课堂内容,并且进行发散思维,将知识点进行联系,搭建起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整体知识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快速地、准确地把握重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和笔记记录模式,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和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图像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和整体核心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