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真实学习发生在核心素养课堂中

2020-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1期
关键词:关键问题教研核心

众所周知,技术正主导着当今社会各个行业的深度变革,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抢占人类的工作岗位。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未来需要的是具备以下品质的人:1.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2.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3.极具高感知力及自我创新能力的人。总而言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终将会代替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在这样大趋势的推动下,教育不可能置之度外。所以,我们要让真实的学习发生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教育的未来性。

一、什么是真实学习

1.真实学习的概念

真实学习是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起点,将学习置于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也即指以生活中的“真问题”为驱动,以“真探究”为基本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面向未来的学习。简单地说,真实学习就是让孩子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丰富交往,形成品质。

2.真实学习的内涵

(1)真实学习的内容是真实的。构成真实学习的三大基本元素是:真情景、真问题和真知识。真情境有两类:实际的物理环境,例如大自然或者日常生活环境和人为设计的情境化环境。“真问题”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真知识”指的是学生能够调动自己以往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通过思考和探究来解决问题所获得的新知识,也称为一手知识。

(2)真实学习的过程是真实的。真实学习打破以往学生被动地接受某一学科知识内容的传统学习方式,通过设置具体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实践探索和项目化学习研究等,以问题为主轴,借助多元对话互动、反馈及导向性评价,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

二、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核心素养最简单的解析是关键能力的素养。它分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学科素养是指围绕核心素养这一总目标,各个学科所设定的自身必需的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素养而得到具体落实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要通过合理设计本学科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及教材,以课程、评价与考试、课程管理等具体实施方式在素养课堂中得以体现。

基于以上的思考,真实学习要立足素养课堂,围绕培养核心素养的总目标,在有意义的学习场景中,运用多样的学习资源,结合多种教法,以问题为枢纽组织学习,并开展基于表现的评价。

三、“多向”打造素养课堂

1.以“备课改进”为引领,触摸“真课堂”

分层级、策略性的备课改进可以改变课堂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实现“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三备”理念: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在“目标落实、疑难问题解决、作业有效布置”上细化内容与创新教研方法,以主题式教研破解疑难问题。

(1)关注“目标落实”。从学情入手,在真实情景中,突出学习规则,提高思维品质。关注了学生的学,关注了教学目标的适切性,解决了校本教研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实效性的问题。

(2)聚焦“关键问题”。基于教学调研中发现的备课问题,开展基于“关键问题”的备课改进项目,研究“关键问题设计与解决”的思维路径与教学策略。设计“三备教学设计”的备课新模版,充分体现生本理念,聚焦“关键问题”,推进区域教学常规的落实与课堂变革的深化。梳理了“关键问题与设计”教学资源库;构建了“关键问题设计与解决”的课堂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

(3)攻破“疑难问题”。从疑难问题入手,全面分析“疑难问题”的类型与内容,提炼各学科破解关键问题的实践和策略以及形成校本教研的研究范式。有效地促进了课堂变革的推进。

2.以绿色评价为依托,助推“真课堂”

绿色评价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绿色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包含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在真实学习课堂中,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四种类型评价: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位性评价又称预备性评价,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新授课的预习和准备情况,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习得以及品质素养起到养成作用。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目的不是挑选个别优秀,而是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培养个性化教学。诊断性评价能够找出高于或低于零点的学生,将他们排入最恰当的学习组。总结性评价不是孤立的,而是基于前三种评价,以它们为参照、为依据体现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

3.以未来教育为导向,锤炼“真课堂”

“今天的教育如果不面向未来,那么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

在“互联网+教育”形势下,应培养一批具备未来教育素养和教育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让教师全方位接触未来教育形态。

学校可以设计面向未来的项目式培训活动:如课程、学习、技术、思维、研修五大模块,采用“理念理论+实践案例”及“学员实践+专家点评”的模式,一方面使学员接触“项目式学习”“社会化学习”等未来学习形态,透过前沿技术看到教育的未来;另一方面,以工作坊形式,邀请专家教师指导学员进行基于场景的学习,习得未来课程雏形。帮助学员掌握“PBL课程设计”“网络素养”“微课程开发”等相关的教师必备素养。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归根结底是学生学习的变革。有关教育的问题,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或“完美方案”,正因为如此,我们教育者应该怀着开放的心态,努力为学生创建真实、有活力、高参与度的教育,这是每个人都迫切需要的一种教育。

猜你喜欢

关键问题教研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NFV技术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解决好改革关键问题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