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综合性规范化护理的管理效果研究
2020-04-07周雪芬潘晓华
周雪芬,潘晓华
江苏省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500
精神科患者常常缺失一定的自知力,对于自我防范能力较低,大多数患者都存在意向障碍、自残等行为,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由于我院的精神科患者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患者群居生活,人口密集,患者长期住院等等使我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明显增多,综合性规范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模式,本文通过进行综合性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进行医院感染护理防治,对其效果进行评定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均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的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对象,就诊时间均在2016.6-2017.12,2018年2月-2019.6,通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两组患者无较大差异(P>0.05)。对照组在本次研究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本次应用综合性规范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值为45.2岁,男性、女性患者比值为18/22。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值为44.6岁,男性、女性患者比值为17/23。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应用,对于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性规范化护理模式,护理要点如下:
第一,通过对综合性规范化观念进行应用,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进行消毒隔离,同时执行无菌操作[1]。对精神科护士进行慎独精神的培养,执行各类操作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每月由病区护士长组织对护士和护理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学习与考核。切实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和定期考核,在结合考核结果和绩效的同时提升整体的感染防护能力。
第二,加强科室内的各类消毒。①科室空气消毒常规采取开窗通风,必要时采取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1小时。②做好医院织物的规范化管理,患者床单位做到一周更换,遇到污染随时更换,对出院患者,使用床单位消毒器进行终末处理。③加强了工疗室的消毒,增加了每次餐前的擦拭,工疗室的空气消毒由平时的开窗通风进行,也在患者休息的时候进行紫外线消毒,并由每日一次提升为每日二次。
第三,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每月开展的医患健康教育会上,指导患者洗手等基本知识,重点强调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加强护理工作,对于一些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重点护理。鼓励患者多活动,加强机体抵抗力。
第四,加强科室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要求,要求掌握相关原理熟悉配药禁忌[2]。积极依据患者发病原因,并通过提高微生物送检率来合理选择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疗效。科室对耐药菌患者的管理也进一步规范,制定了相关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制度,加强了标准预防,院感科及时进行督查,督查成绩与科室绩效挂钩,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满意率进行比较。
2 结果
对照组感染率为6.3%,观察组感染率为1.2%(P<0.05)。
对照组患者中整体满意率为82.5%,观察组患者中整体满意率为95.0%,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临床满意比例比对[n(%)]
3 讨论
在现阶段医院感染其因素多发,因此在抗生素使用、废物处理及消毒等[3]均应进行合理控制,加强质量监管,以此来保证整体的安全。医院由于流动性较强,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致病菌感染。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对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并采用综合性规范化护理方式能够降低感染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进行综合性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医院感染防范能力,并减少细菌感染。
对照组感染率为6.3%,观察组感染率为1.2%(P<0.05)。对照组患者中整体满意率为82.5%,观察组患者中整体满意率为95.0%,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现阶段由于住院患者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因此导致了患者抵抗力出现下降,所以加强细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通过进行综合性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整体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较为优良,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