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抑郁状态患者护理中的价值体会
2020-04-07姚娟慧田巧枝顾小荣都书娜王燕燕
姚娟慧,田巧枝,顾小荣,都书娜,王燕燕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脑梗死是患者脑部动脉系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局部血栓形成,造成动脉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而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抑郁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常见情感障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为了解脑梗死恢复期抑郁状态患者的穴位按摩手法及效果,本文对其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40例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在我科就诊住院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龄(49.6±5.7)岁。观察组70例患者中男、女分别为40例和30例,平均年龄(49.8±5.9)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对比要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抑郁状态的患者,遵医嘱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药物进行抗抑郁治疗,并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穴位按摩,结合本科室的临床经验,选择风池、率谷、太冲、涌泉、头维、合谷、内关、风府、百会、神庭、中脘、四神聪、太阳、印堂等穴位。操作时让患者采取放松、自然、舒适的姿势,充分暴露按摩部位,每个穴位揉穴约1-2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按摩全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每日操作时间为早饭后1小时,操作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对手法力度的反应,并及时调整,指导患者及家属出院后自行穴位按摩的方法及技巧。两组均以8周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满意度进行评定,总分100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3.0分析,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用P<0.05表示对比差异明显。
2 结果
实施穴位按摩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状态明显改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5±2.8)分,与对照组的(84.9±4.7)分比较,P<0.05,组间差异明显。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Mean±SD,分)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脑血管病,通常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言语不清、肢体麻木、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于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来说,患者病情稳定后,由于疾病导致机体功能缺损,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对疾病缺乏全面认知,惧怕疾病再发,很容易导致脑梗死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1]。脑卒中抑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情感障碍,对患者的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极大,因此,探索一种脑梗死恢复期抑郁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护理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具有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等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认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是导致抑郁的主要病因,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产生作用,可刺激局部,达到疏通经络、活血祛瘀和调整机体脏腑功能的效果[2,3]。本研究中,通过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穴位按摩,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抑郁状况明显减轻,且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1.5±2.8)分,显著较对照组的(84.9±4.7)分高,说明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抑郁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在于穴位按摩可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
总而言之,脑梗死恢复期抑郁患者应用穴位按摩,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加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