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临床效果探讨
2020-04-07王立玮王建宁
王立玮,王建宁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消化科,江苏 南京 210000
胃肠道息肉样病理改变是由胃肠粘膜增生引起的,胃肠道息肉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属于常用术式,手术操作难度低但胃肠道息肉切除深变较难掌握,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是近些年发病率较高的微创术式[1]。本次研究对72例胃肠道息肉样病变患者分别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以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患者预后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在35-77岁,中位年龄(53.12±1.12)岁,胃肠道息肉样病变共43枚,病理分型: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分别有13枚、15枚、15枚。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在36-75岁,中位年龄(53.11±1.11)岁,胃肠道息肉样病变共42枚,病理分型: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分别有13枚、16枚、14枚。两组患者性别、中位年龄以及病理分型等指标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考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胃肠道息肉样病变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神志正常且言语表达能力正常,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完成具体手术操作。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胃肠道其他疾病患者。②排除神志、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异常患者。
1.3 方法 (1)对照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在内镜下探查胃肠内息肉样病变位置、大小,在距离胃肠息肉样病变2 mm位置使用高频电刀将息肉切除,切除深度尽可能达胃粘膜下层,胃肠息肉样病灶切除后对创面使用电凝刀止血。(2)实验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在内镜下探查胃肠内息肉样病变位置、大小,于胃肠息肉样病变组织病变口侧,向胃肠息肉样病变组织基底层注射0.01%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量应结合病灶大小,以注射后胃肠粘膜下层分离且隆起,若胃肠息肉基底未降起可在息肉基底层病变口侧再次选取注射点,追加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使用圈套器将胃肠息肉完全套住,而后收紧圈套器并通电,利用双混合电流将胃肠息肉样病变切除,为防止胃肠息肉样病变组织切除后局部出血可应用钛夹以预防出血,对于胃肠息肉样病变组织体积较大的患者可分次切除。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以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Mean±SD)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天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IgG、CD3+等指征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Mean±SD)表示的数据用t检验,(%)表示的数据用χ2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以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术后3天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IgG、CD3+等指征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术后出血、术后感染以及术后穿孔分别有1例、0例、0例,共有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血、术后感染以及术后穿孔分别有2例、1例、2例,共有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8%VS 13.89%),χ2=5.103,P<0.05。
3 讨论
内镜下电凝切除术胃肠息肉样病变切除时不利于医师有效掌握病灶切除深度,若病灶切除较深继而增加患者术后局部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切除息肉样病灶前向息肉样病变粘膜基地层注射肾上腺生理盐水以分离息肉以及粘膜基底层,用圈套器将胃肠息肉样病灶套扎后切除,使胃肠道息肉样病灶更为清晰、直观,有利于医师控制息肉样病灶切除深度[2]。
综上所述,胃肠道息肉样病变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