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4-07黄秀芳
黄秀芳
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008
非淋菌性宫颈炎是临床妇科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属于慢性病,主要是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菌感染引起的。发病后主要表现出宫颈部位水肿、宫颈表面滤泡、白带增多等症状,因为具有持续性感染的病情特点,所以容易反复发作,会诱发盆腔炎、流产或早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1]。以往临床方面多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但实践发现单用本品效果一般,且安全性较差,故尝试着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阴道栓剂。本文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实验样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参照奇偶数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的患者年龄分布24-56岁,平均年龄为(36.8±2.7)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3年,平均病程为(1.7±0.3)年;研究组50例的患者年龄分布25-57岁,平均年龄为(37.2±2.8)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4年,平均病程为(1.9±0.2)年。临床一般资料经过比较,两组病人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本次对比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的治疗:餐后1-2h内予以阿奇霉素分散片口服,0.5g/次,1次/d,用药时间为1周。研究组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每晚临睡前清洁阴道,于阴道深处置入盐酸环丙沙星栓剂,1粒/次,用药时间为1周。治疗过程中禁止夫妻同房,禁止吸烟酗酒和辛辣刺激性饮食。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1周后完全消失,检测结果由阳转阴,视为治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1周后缓解,检测结果由阳转阴,视为好转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后无变化,检测结果依然呈阳性,视为无效标准[2]。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恶心呕吐、腹胀、低血压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评析 处理各项数据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软件,以百分率(%)用以表示的是计数资料,组间数据的比较用χ2检验,若P<0.05的情况存在,则证明的是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评比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的差异 将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行比较,研究组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评比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的差异[n(%)]
2.2 评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的差异 经过比较,研究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差异上统计学明显(P<0.05),见表2所示。
表2 评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的差异[n(%)]
3 讨论
非淋菌性宫颈炎作为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类型,未及时治疗的情况下病情进展会对妊娠产生影响,甚至引起流产或早产的严重后果。针对非淋菌性宫颈炎,合理选择和运用药物治疗是关键所在[3]。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一,其是常用的非淋菌性宫颈炎的治疗药物,服用后可快速吸收,药物有效成分可在感染部位高浓度聚集,半衰期长。但如果是单纯服用本品,吸收性并不理想,并不能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会引起比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在阿奇霉素口服给药的基础上联合阴道栓剂,以盐酸环丙沙星栓为代表,其主要成分为盐酸环丙沙星,属于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可有效消灭多重耐药菌的活性,抗菌性较强,可强效一直病菌的DNA合成,发挥杀灭细菌的治疗作用。
本组中对比的数据有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前者比对照组高,后者比对照组低,差异方面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从而得到以下治疗体会: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能够显著提高非淋菌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有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和采纳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