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对患者心脏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2020-04-07张崇
张 崇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五病房,辽宁 沈阳 110002)
冠心病是一种老年常见疾病,可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1]。由于该病发病急,病情重,早期的诊治与后期的康复锻炼至关重要。临床护理是通过疾病宣教、饮食控制等方面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并发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个性化护理方式是目前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具有针对性、及时性等优势,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我院87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对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7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患者,男23例,女20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为(58±8.2)岁,NYHA分级:Ⅱ级15例,Ⅲ级10例,Ⅳ级18例;观察组:44例经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男23例,女21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为(57±7.9)岁,NYHA分级:Ⅱ级17例,Ⅲ级11例,Ⅳ级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诊断标准[2]。②所有患者在院均完善心脏彩超等检查及化验。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器官严重衰竭患者。②伴有精神疾病或无法配合治疗患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本组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入院健康指导、常规心电监护、按时查房,指导患者输液用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几个方面:①针对性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划分为不同等级,对重点患者重点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不适症状,及时汇报与记录,争取早发现,早干预。②注重患者心理:查房时与患者交流要言语亲切,避免加重患者住院期间焦虑等情绪,聆听时要有耐心,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待患者如同自己亲人一般,减少护患、医患矛盾,增强患者信任感,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心情愉悦中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另外组织患者家属学习一般的护理方式,通过护士-患者家属共同努力提高临床疗效。③生活护理:交代患者按医嘱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情况发生,严格卧床,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多餐,避免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衰恶化,按时服药等[3];保证患者睡眠充足,调整患者体位(一般为半卧位),保证患者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因睡眠不足而造成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适当的有氧锻炼是提高患者治疗后恢复的关键,遵循循序渐进、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锻炼目标,鼓励患者积极下地活动,减少长期卧床风险及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护理前后依照心脏彩超及化验结果记录两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肌钙蛋白I(TNI)、内皮素-1(ET-1)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各指标严格按照化验室检查方法检测,并参考正常范围值及临床意义评价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 2003对所有数据核对后,将数据纳入到SPSS20.0统计程序中处理,计量资料取t检验且(±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及血管内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LVEF对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余心功能各指标、VEGF等内皮功能指标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对比对照组各指标改善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各指标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急症的一种,具有很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临床主要通过早期发现与干预治疗延缓与中断疾病进展。患者临床可有心肌缺血表现,主要为胸痛、心电图等改变,在进行药物、支架治疗或保守治疗的该类患者临床有效护理可及早发现梗死[4]。为医师争取救治时间,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避免了梗死范围增大、救治时间延误等情况。
首先,个性化护理方式是一种全面高效的护理模式,可通过对病情严重患者的重点护理,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士临床工作量,提高治疗效果。常规护理主要通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入院宣教,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但这些远远不够。个性化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各个阶段均给予特定的护理内容,通过分级护理使护理效率升高,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建立抵抗疾病的信心,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心情愉悦,避免了因消极情绪导致的心肌再次缺血或缺血范围增大的风险。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待患者亲切,可准确把握患者病情,做到护士及时汇报,医师及时干预。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及适当锻炼,不仅提高了患者心脏代偿功能,自身免疫力也大大加强,减少了因卧床出现的并发症。饮食及睡眠指导,使患者住院服药依从性增加,保障了治疗效果。另外,心理疏通、保证睡眠、合理饮食避免了患者因情绪紧张、焦虑、循环负荷增加等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从源头阻断该疾病发生,保障了治疗的继续。LVEF、BNP、TNI等心功能指标可反应患者心脏情况并指导护理内容调整;VEGF存在于多种血管硬化性疾病中,可使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影响正常血管生成[5]。血清中的ET-1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二者含量降低可降低患者心肌缺血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化护理方式在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降低心肌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患者血管内皮指标内皮素-1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使患者血管舒张能力增强,对比常规护理方式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方式可改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各指标,消除了患者再次发病的诱因,提高了患者血管舒张能力,保证了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是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更有效的一种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