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

2020-04-06易灵红郭峰君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素养

易灵红 郭峰君

【摘 要】本文论述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从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分析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以北海职业学院教师(包括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和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教学环境、转变教学理念、开展信息培训、加强教学融合和制定激励政策等五个方面提升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 高职教师 信息素养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049-03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同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由此看出,国家对新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高职教师只有提高信息素养,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研究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人才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分析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以北海职业学院教师(包括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和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教学环境、转变教学理念、开展信息培训、加强教学融合和制定激励政策五个方面提升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关于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教育信息化2.0时代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信息素养要求。有学者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是由基础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自我发展信息素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基础信息素养是指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公民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传播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专业信息素养是指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管理的能力,其最高境界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融合创新的能力。自我发展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实现个人职业发展或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所应具备的一种高层次素养,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专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开发和设计新信息系统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二、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一)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发展所需

当今,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微课、慕课、快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授课模式。这些新型授课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用这些新型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已是新时代教师求生存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目前,广西部分高职院校已将信息素养与绩效工资、职称晋升挂钩。如果教师还是墨守成规,不愿转变教学理念,不学习信息技术,不使用新的教学模式,最终连生活幸福指数都将受到影响。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教师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总体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融合和创新,才有可能在新的信息化时代有所立足,否则随时可能会为时代所淘汰,成为信息时代的“文盲”。

(二)教师自身职业发展所需

教师按照专业技术资格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初级、中级、副高级及正高级。职称的提升是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一个显性目标。而高职教师职称的提升,取得一定成绩的科研成果和业绩成果是必备条件。为了取得科研成果,倒逼着教师不得不提高自身信息搜索和鉴别、信息整合和利用及信息融合和创新的各种能力。教师要学会从网络数据资源库中快速搜索和下载资料,研读文献,总结方法,撰写论文。业绩成果的取得,同样也会倒逼着教师不得不学习各种信息知识,不断提高信息能力,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如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师要能利用各种信息化软件制作高质量、高水平的微课视频,进行教学设计。若参加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就必须掌握各种专业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总之,教师要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发展和提升,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是前提条件。

(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所需

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國,导致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均不能按时开学。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其中一项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工作。全国各地各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相应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文件和具体实施方案。高职教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线上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决定了线上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为教师要在短时间内从多个网络资源库中搜索和选择授课内容,并快速做出决断,筛选出最适合自己所上课程的部分。同时教师要学习各种网络云平台(如智慧职教、超星泛雅、学会学云课堂等)的操作使用流程,熟悉课程的创建、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导入、学习任务的发送、线上测试的开展、课后作业的发布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加强自身信息素养,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水平,才能在短时间内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挑战,高质高效完成各种突发任务。

三、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本文以北海职业学院教师(包括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基础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自我发展信息素养的三个层次及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师基础信息素养水平较高

95%的教师能充分利用搜索引擎和各类型网站实施信息的获取与传递;100%的教师能熟练使用Office或WPS等办公软件进行各种信息处理和加工;89%的教师能正确评价信息的价值,并进行批判性思考;70%的教师具备有效整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89%的教师在引用他人文章或研究成果时能主动注明出处;71%的教师对自己的信息成果具有安全保护的意识(其中8%的教师会采取有效措施);65%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及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其中21%的教师为比较了解)。

(二)教师专业信息素养有待提升

调查发现,教师具备一定的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能力。70%的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能积极学习和使用各种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71%的教师能自己制作PPT课件,能对图形和视频进行简单处理和加工。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方面,教师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56%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内涵不太了解。73%的教师认为在融合的技术上存在困难。

(三)教师自我发展信息素养能力不足

71%的教师缺乏信息创新的能力,69%的教师完全不会网页的制作和网站的创建,77%的教师从来没有制作过在线课程,65%的教师从来没有参加过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由此看出,教师在教学设计、微课和慕课资源开发、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

(四)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

调查发现,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54%的教师认为学院没有足够的条件,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不够齐全,校园网络质量差;(2)85%的教师认为缺乏专业人员系统的指导,参加的信息化培训次数太少,13%的教师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3)30%的教师认为习惯传统教学模式,还没有转变教学理念;(4)42%的教师认为学院缺乏相关激励政策,用不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对自己没什么影响。

四、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针对以上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和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因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重点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一)改善教学环境,从条件上保障信息素养提升

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是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基本完成了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计算机网络中心、校园WiFi全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了云课堂、雨课堂、蓝墨云、OA系统等辅助教学和办公。但是,以上条件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例如校园宽带还存在卡、慢的問题,云课堂和OA系统都还经常存在登录异常的问题,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等问题。高职院校还需继续加强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网络继续升级和提速,并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库等。总之,学院信息化教学环境要满足教学内容多媒化、教学过程数字化、师生交流多样化的需求,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做好根本性保障。

(二)转变教学理念,从思想上重视信息素养提升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内在动力。目前,高职院校还存在拒绝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教师,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动和发展。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信息素养已发展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是一项全员参与的重大任务。教师要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理念,从思想上重视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工作之余要加强信息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学习国家发布的一些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文件,了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动态,理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针对学院举办的各种信息化培训,教师要把它当作一次难得的机会,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而不是为了签到考勤而被迫参加。同时,教师要主动参加各种信息化技能竞赛,借助参赛来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尽管制作一个优秀的参赛作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教师从中获得的收获是也是巨大的。

(三)开展信息培训,从学习中加强信息素养提升

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效果凸显的各种信息化培训,是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关键。形式多样是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培训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学习型培训,如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理念、课程数字资源建设方法等;也要有技术学习型培训,如PPT高级制作技术、Camtasia Studio视频制作与加工、Flash动画制作、Adobe Captivate 课件开发技术等;还要有课堂教学平台使用培训,如职教云、云课堂、学习通等教学平台的操作流程。培训方式既要有时空限制的机房集中培训,也要有无时空限制的在线学习培训;既要有校内的全体教师培训,也要有外出的骨干教师培训。层次分明是指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要分开,新教师培训与老教师培训要分开。效果凸显是指教师参加培训后能马上将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并能有效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学院要成立以分管院领导为带头人的信息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培训政策和机制,加大信息化培训的资金投入,保障各类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提供各种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四)加强教学融合,从应用中促进信息素养提升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是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需要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信息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等,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涉及教师如何利用各种信息软件开发一系列微课、慕课资源;如何将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设计中;如何将枯燥的教学内容新颖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开展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评价;等等。整个过程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各种信息软件和信息平台的使用方法,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和更新教学理念。这也是一个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巩固和提升信息素养的过程。

(五)制定激励政策,从工作上鼓励信息素养提升

制定助推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激励政策,是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外在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发现:一个人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教育实践证明,制定各种激励政策,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挖掘教师工作潜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首先,学院要制定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激励政策。对积极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并在评奖评优中优先考虑。其次,学院要加大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的奖励力度,对教师在校级、省部级及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一个优秀的获奖作品是参赛团队教师集体智慧和信息能力的结晶,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改革的成功案例。学院要充分激发并挖掘信息化技能竞赛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促进功能。

总之,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院和教师共同努力。学院要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定期开展各种信息化培训,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提高信息意识,自觉加强信息知识的学习,转变教学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0-04-14].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04-18)[2020-04-1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3]楊琰,胡中锋.“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9(4).

[4]黄乐辉,张香晴.浅议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4(33).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要求有针对性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工作[EB/OL].(2020-02-14)[2020-04-14].http://www.gov.cn/xinwen/2020-02/14/content_5478552.htm.

[6]刘小园,罗才华.“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35).

【基金项目】北海职业学院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教师信息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2019YJZ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易灵红(1983— ),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北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素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