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
2020-04-05邓龙奎
[摘 要]根据推动社会发展动力的领域、作用和地位,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客体动力、社会发展主体动力、社会发展功能动力、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这些具有不同地位、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因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地位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动力因素在社会发展驱动机制和整合机制的作用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融合,形成了积极的合力,朝着共同的方向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20)02-0047-09
单一动力论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从单一因素的维度进行阐释,只具有部分的真理性,其动力理论更多地表现出单一的、机械的、直线的局限性。多元动力论受系统科学发展成果的影响,从诸因素的综合作用来解释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无疑是人们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动力进程中的一个进步。但是,多元动力论否认动力系统的层次性,没有主次之分,形成了一种概念平衡的折中主义历史动力观[1](P135-136)。系统动力论扬弃了单一动力论和多元动力论的消极因素,突出其系统性,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是由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整体。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面临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主要内容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深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中,有哪些因素推动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些动力因素是怎样形成合力,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需要我们更为深入地探析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會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也在发生变化,新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将会逐步取代旧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构成了不同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这些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有大有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复杂多样的各社会发展动力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占有的地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这些具有不同地位、不同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因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地位组合在一起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根据推动社会发展动力的领域、作用和地位,可以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客体动力、社会发展主体动力、社会发展功能动力、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
(一)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系统
按照社会发展动力的层次,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社会发展动力因素都要通过社会基本矛盾这个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发挥作用。在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是最为根本的矛盾,“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2](P196)。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基本相适应的。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集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通过这些领域的具体矛盾表现出来。其中,社会基本矛盾集中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上,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在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时,不仅要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还应重点关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二)社会发展客体动力系统和主体动力系统
根据社会发展动力的性质,社会发展动力可以分为社会发展客体动力和社会发展主体动力[3](P5)。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集中体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体领域和主体领域的矛盾,形成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体动力和主体动力。人类社会发展客体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文明领域,社会基本矛盾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均有体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具体矛盾,这些不同领域的矛盾运动就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具体动力,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客体动力系统。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人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
[2](P227)。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人的需要、利益、欲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的需要、利益、欲望均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系统。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体动力和主体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这些主客体动力因素最终要通过作用于社会基本矛盾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推动作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体动力和主体动力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体动力和主体动力也体现出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凝心聚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主客体有机统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顶层设计,经济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建设进程中形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各领域健康发展的客体动力,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体动力系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除了社会发展客体动力和主体动力以外,根据社会发展动力的作用和发挥作用的方式,社会发展动力还有社会发展功能动力和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等类型。社会发展功能动力和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都要通过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客体动力、主体动力发挥作用。
(三)社会发展功能动力系统
社会发展功能动力主要通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发挥作用。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社会上升时期,社会基本矛盾是基本相适应的,但也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统治阶级就会有组织地进行社会变革,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这种通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所发挥出来的动力,就是社会发展功能动力。社会基本矛盾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社会发展功能动力就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在这些领域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时产生的。它清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改善了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基本相适应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环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时代特征的社会发展战略,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为此,黨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功能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功能动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引领力;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全面依法治国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向善有序发展的保障力;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领导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功能动力系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具有统揽全局的作用,发挥着目标引领力的功能;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的弊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发活力、释放动力;全面依法治国着力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公平正义,为推动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制度保障,发挥法治保障功能,形成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向善有序发展的保障力;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形成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领导力。
(四)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系统
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是指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所形成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发挥出来的推动力。这种类型的社会发展动力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段渗透到其他社会发展动力因素里面,对其他社会发展动力因素产生影响,进而通过其他社会发展动力因素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与社会发展功能动力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类似,均不是直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而是通过作用于社会发展客体动力和主体动力,最终通过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发挥作用。在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所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先进的思想文化将会激励、引导人们开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念、落后的思想文化将会制约、束缚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从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甚至阻碍人类社会发展。因此,我们所讲的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形成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正向推动作用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所发挥出来的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形成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渗透到其他社会发展动力因素中去,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针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其他社会发展动力因素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五大发展理念”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创新发展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均衡发展;
三是绿色发展促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是开放发展拓展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空间;
五是共享发展促进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它厘清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深刻影响着新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客体动力、社会发展主体动力、社会发展功能动力、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构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这些动力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相同的,而是有主次之分。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融合,汇聚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强大的动力系统,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核心地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其他社会发展动力都要通过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发挥作用。作为社会基本矛盾的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具体表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形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体动力;同时体现在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利益、欲望等方面,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主体动力。社会发展功能动力着力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集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就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体领域和主体领域表现出来的问题,从而使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体动力和主体动力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发挥出来的推动力,这些动力因素通过自然渗透和灌输式渗透等方式影响和制约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体因素和主体因素,渗透到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其他社会发展动力发挥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社會发展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客体动力、社会发展主体动力、社会发展功能动力、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等动力因素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所处地位不一样,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融合,形成了积极的合力,朝着共同的方向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这些地位、作用不同的动力因素是怎样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发挥推动作用的?这就需要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来看,至少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的驱动机制、整合机制。这两种运行机制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有序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驱动机制
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大系统之中,
处于不同层次、不同地位、发挥不同作用的动力因素又组成一个个子系统。这些动力因素是怎样具体地发生作用,发生作用的方式又是怎样的,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驱动机制。
首先,厘清构成驱动机制的基本要素和驱动环节。我们要深入探索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了解这些动力源在动力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和作用于哪些领域,并对这些动力源与驱动对象之间的中介进行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驱动机制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驱动主体;第二类,驱动客体;第三类,动力介体[4](P155)。驱动主体是指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产生的源泉。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首先需要有作为动力源的驱动主体的存在。这种动力源可以产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驱动客体是指驱动主体作用的对象,是接受驱动的受动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过程中,不仅要有驱动主体,而且要有驱动的对象,否则驱动的作用便不能实现。动力介体是指连接驱动主体和驱动客体的动力传输系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过程中,驱动主体所产生的动力往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各种层次进行传输和分配,才能最终作用于驱动客体。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根据这些动力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可以将社会发展驱动机制的基本要素分为三类。与之相适应,可以将社会发展的驱动过程划分为五个环节,即动力源开发、动力产生、动力传输、驱动形成、驱动结果反馈等[5](P105-107)。上述的三类要素和驱动过程的五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要素通过驱动过程的各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最终形成一个驱动结果。
其次,深入探索驱动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和方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驱动机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都有具体的发挥动力作用的方式,影响各个领域驱动机制发挥动力作用的条件也存在着差异。各个领域和不同层次的动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从整体上规定了这些不同的动力源进入驱动程序后的作用发挥状况。具体来讲,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其中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最为根本的意义。一定社会发展阶段驱动机制的运转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开发动力源,就要激发人们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合理需要,换言之,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动力源开发的程度。政治条件包括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相对确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以及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政治运行的现实方式和实际状态,也就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政治关系的现实状况。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政治关系的状况对驱动机制的运转有着重大影响。文化条件主要是指社会的思想道德体系状况和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这方面的条件也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驱动机制正常运转所不可或缺的。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驱动机制要正常运转并发挥良好的作用,就必须要获得比较普遍的认同,要有良好的思想基础、观念支持和舆论氛围。社会条件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相并列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状况,这方面的条件对一定社会发展阶段驱动机制的运转和作用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驱动机制各基本构成要素作用的发挥,驱动过程各环节的正常展开,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社会保障。生态条件主要指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状况。生态条件的好坏将对一定社会发展阶段驱动机制的运转和作用的发挥产生重要的影响。驱动过程的展开和作用的发挥都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进行的,或多或少将受到资源的状况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依赖性较大的驱动过程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整合机制
在驱动机制的作用下,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处于不同地位和层次、具有不同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因素便“动”起来了。但是,“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力的平行四边形”[6](P605),怎样使这些不同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6](P605)合力,这就需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整合机制问题。
首先,确定整合目标。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是由许多动力子系统构成的,每一个动力子系统是由许多动力因素构成的。要使这些不同趋向的动力因素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就需要确定一个能够将各种趋向和力量汇集起来、各方面能够接受的共同发展目标。这种共同目标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所确定的整合目标应该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恩格斯认为:“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6](P254)因此,不管人们的活动呈现出怎样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所以,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所确定的整合目标是否正确,能否最终得到实现,就必须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应该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二是所确定的整合目标要与具体历史条件相适应。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完成的,离开了这些具体的历史条件,人们的任何实践活动都不可能进行。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考虑这些具体的历史条件的特殊影响,以确定一个能为大家所接受的、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历史条件相适应的整合目标。三是所确定的整合目标应该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也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并在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所确定的整合目标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他们在这个整合目标的旗帜下联合起来。
其次,紧紧围绕整合目标选择整合手段。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社會发展动力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这就需要围绕整合目标选择适宜的整合手段,以实现所确定的整合目标。按照不同社会领域的标准划分,大体上可以将整合手段划分为经济领域的整合手段、政治领域的整合手段、思想文化领域的整合手段、社会领域的整合手段和生态领域的整合手段等[4](P162)。在经济领域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主要的经济形式是不一样的。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等经济形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主要的整合手段是自给自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的整合手段是市场竞争;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其主要的整合手段是计划指令。在政治领域里,主要的整合手段有专制、集权、民主等。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历史条件来选择相应的整合手段,有的选择专制的手段,有的选择集权的手段,有的选择民主的手段。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的选择思想专制、文化专制的整合手段,如旧中国的蒋家王朝;有的选择“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整合手段,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思想文化领域所采用的整合手段[7](P42)。在社会领域里,现阶段我国加强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建设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完善社会治理,整合各种力量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社会保障。在生态领域里,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处力度,整合各种力量朝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前进。当然,这五大类整合手段都将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选择相应的不同形式。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条件,我们可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里选择不同的整合手段来实现预定的整合目标。
最后,瞄准确定的整合目标,选择好相应的整合手段,进行整合运作,展开为一种整合过程。在考察整合目标和整合手段等整合机制的两大要素后,还要考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整合程序。社会发展动力的整合程序主要有五个环节:整合目标的形成、整合手段的选择、整合活动的实施、实现整合目标、整合结果的反馈等。一是整合目标的形成。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各种趋向的力量,要达到的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确定整合目标时,必须要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确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整合目标。二是整合手段的选择。在确定了适宜的整合目标以后,就需要选择有效的整合手段来实现整合目标。在选择整合手段时,要分析整合目标,然后根据整合目标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整合手段,或者是经济领域里的整合手段,或者是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里的整合手段,或者是各领域的整合手段的综合运用。这些都需要根据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和整合手段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整合手段。三是整合活动的实施。在确定好适宜的整合目标和选择好有效的整合手段以后,就需要展开整合行动,将社会发展的各种趋向和力量通过相应的整合手段纳入相应的规则和秩序中,通过各种趋向和力量的相互碰撞,并抑制与整合目标不一致的趋向和力量,将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合力。四是实现整合目标。在有效的整合手段的作用下,将社会发展的各种趋向和力量纳入相应的规则和秩序中去,将各种趋向和力量联合起来,形成一种预期的发展合力,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整合目标。五是整合结果的反馈。每一次整合活动的实施都会获得一定的整合结果,这个整合结果将会通过反馈途径传递给整合主体,整合主体将与预定的整合目标相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整合过程进行调适和修正,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整合目标。
此外,整合机制的高效运行需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整合机制发生作用的具体条件,这些具体条件既有社会发展客体条件,也有社会发展主体条件。只有在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将社会发展客体条件和主体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升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整合机制的效果。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价值意蕴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涵盖着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系统、主体动力系统、客体动力系统、功能动力系统和渗透性动力系统,组成这些动力系统的诸多动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最终通过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系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整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动力因素,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中的个人”[2](P151)出发去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考察了“现实中的个人”的主要内涵,指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片面发展的人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现实中的个人”的发展历史趋势,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要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2](P151)人。“现实中的个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要充分发挥“现实中的个人”的主体动力作用,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从新时代“现实中的个人”出发,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8](P21)。可见,人民群众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剧中人,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剧作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动力作用,逐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依靠人民”有机统一在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从而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目的论和发展动力论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地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激发“五位一体”的合力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现实中的个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指向的客观世界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在客观世界的呈现,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促进各领域发展的诸多客体动力因素,构成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体动力系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进程中,要着力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形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位一体”的客体动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物质力;二是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增强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力;三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化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力;四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推动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社会保障力;五是要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抓手,增强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力。这些客体动力因素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驱动机制和整合机制的作用下,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当然,“五位一体”的客体动力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封闭的客体动力系统,
它将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不断地提供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强大动力。
(三)充分发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驱动作用
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功能动力通过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呈现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使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因充分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谋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逐步形成了引领民族复兴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提出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形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按照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发展蓝图,充分发挥目标引领力的作用,稳步实现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引领地位,要紧紧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要求,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此基础上,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21世纪中叶,要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战略安排,分阶段逐步实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二是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些影响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构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机制,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在我国各个领域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成果,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形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部署,根据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法治中国建设有序展开,深入推动国家治理革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形成了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向善有序发展的保障力。四是要把党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形成了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领导力。
(四)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社會发展根本动力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其他社会发展动力因素都要通过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因素发挥推动作用。其中,社会发展渗透性动力因素通过一定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作用于其他社会发展动力因素,最终通过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因素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渗透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体现出来。为充分发挥“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力,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应着重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创新发展理念渗透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中去,尤其要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二是统筹兼顾,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三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解决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资源有效利用等问题,促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是以开放发展为助力,加强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拓展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空间;五是以共享发展为目的,促进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逐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进程中,要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使“五大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中,体现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实践中,充分发挥“五大发展理念”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郑忆石.社会发展动力论: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4]邓龙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5]杨信礼,等.当代社会发展的哲学研究与论辩[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贾高建.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建构一种逻辑体系的研究纲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王 篆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System of Socialist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Deng Longkui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ield, function and status of promoting the motive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motive force of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namely, the fundamental motive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object motive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ubject motive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functional motive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ermeable motive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se dynamic fac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have different status and function, do not exist in isolation, but are combined according to certain order and status, which constitute the motive force system to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a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driving mechanism and integration mechanism, many driving factors of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are interrelated, restricted and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 forming a positive joint forc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a common direction, which has a great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caus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new era, social development, motive force
收稿日期:2019-10-29
作者簡介:邓龙奎(1974—),男,重庆奉节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重庆 400067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批准号18BKS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