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管理技术

2020-04-05余永亮梁慧珍杨红旗许兰杰谭政委董薇李磊张收良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栽种中耕除草

余永亮 梁慧珍 杨红旗 许兰杰 谭政委 董薇 李磊 张收良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等症,一直为临床常用中药,也是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320多个中成药的原料。丹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禹州丹参、裕丹参(南阳方城)及渑池丹参(豫西丹参)是河南特有的道地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均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丹参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暖和湿润环境,耐寒、耐旱,野生多见于山坡草丛,沟边、林缘等阳光充足、较湿润的地方。丹参作为一种粗放型种植的中药材,容易栽培和管理,亩产干货400千克以上,亩收益5000元左右,市场需求大,效益好。现将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广大丹参种植户参考。

一、选地、整地

丹参为深根性植物,根系发达,深60厘米~80厘米,故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沙质土最利于根系生长,黏土和盐碱地均不宜生长。忌连作,一般待秋作物收获后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500千克~3000千克作基肥。由于丹参根系深,耐寒怕涝,在生产上采用精耕细耙,做成1.3米宽的畦,南方或平原地区宜高畦栽培,以利排水。

二、繁殖方法

主要为分根或扦插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1.分根繁殖

方法是作种栽用的丹参一般都留在地里,栽种时随挖随栽。选择直径0.3厘米左右,粗壮色红,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侧根于2~3月栽种。也可在11月收获选种栽植。按行距30厘米~45厘米和株距25厘米~30厘米穴栽3厘米~4厘米。栽时将选好的根条折成4厘米~6厘米长的根段,边折边栽,根条向上,每穴栽1~2段。栽后随即覆土,一般厚度为1.5厘米左右。据生产实践证明,用根的头尾作种栽出苗早,中段出苗迟,因此要分别栽种,便于田间管理。木质化的母根作种栽,萌发力差,产量低,不宜采用。分根栽种要注意防冻。

2.扦插繁殖

4~5月植株生长旺期,取丹参地上茎,剪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剪除下部叶片,上部叶片剪去1/2,然后在做好的苗床上按株行距6厘米×10厘米,斜插入土1/3~1/2,做到随剪随插,插后浇水遮荫保湿,待根长至3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大田,此法一般较少用。

3.种子繁殖

若春季播种育苗,在3~4月进行,播种后注意遮荫保湿,15~20天即可顺利出苗。应选地势略高,浇水方便疏松的沙质壤土,山区育苗,背阴地可以减少日晒,利于出苗。播种前施足基肥,深翻,浇水一遍,地七八成干时,翻一遍,耙细整平,做成1.3米宽的畦,种子均匀撒在畦面,用脚轻轻踩一遍,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不必盖土。种好之后,上面薄薄撒一层麦糠或稻糠。地干要洒水,经常保持有墒情。2~3个月后,即可移栽。育苗一亩地,需要种子8千克~10千克,可以移栽6~8亩地。苗高1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移栽前苗床浇一遍水,以便带土起苗。移栽行株距35厘米×20厘米。亩用苗株1万~1.2万株。

育苗也可在6月底或7月初,丹参种子收获后进行,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

三、田间管理

1.蹲苗 幼苗返青之后,应经常松土浅锄,一般不浇水以利根系向下深扎,使新生根向下生长,少生细侧根和纤维根,以提高丹参产量和质量。

2.中耕除草 分根繁殖者,常因盖土太厚,妨碍出苗,因此3~4月幼苗出土时要进行查苗,如发现因盖土太厚或表土板结的,应将穴土挖开。丹参栽种至出苗时间为40天左右,生长较慢,期间杂草生长较快,要做好除草工作。一般中耕除草3次,苗高8厘米~10厘米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中耕要浅,避免伤根。第2次在6月,第3次在7~8月,封垄后停止中耕。平时做到有草就除,除草要及时,若不及时除草,会造成荒苗,导致严重减产或死苗。

3.排灌 移栽后缓苗前应保持畦地湿润,确保成活,成活后一般不浇水。分根或扦插繁殖的地块,若在春季收刨,冬前要澆好封冻水。5~7月是丹参生长的旺盛期,需水量较大,如遇干旱,土壤墒情缺水时,应及时由畦沟放水渗灌或喷灌。禁用漫灌。田地四周要有与畦沟连接的深40厘米以上的排水沟,并保持通畅。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防烂根,追肥后要浇水。

4.施肥 丹参开春返青后,需经过9个月的生长期才能收获。除栽种时多施基肥外,在生长过程中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第1次,在3月中旬丹参返青时结合灌水施提苗肥,每亩施配方肥8千克~10千克。第2次在4月底至5月中旬,采用叶面施肥,将配方肥2号稀释成0.3%的水溶液,于晴天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以后或阴天进行,避免中午水分蒸发快而引起叶片伤害;每周1次,连喷3次。不留种的地块,可在剪过第1次花序后再施;留种的地块可在开花初期施;第3次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丹参根系增长旺盛生长期,因此这一时期营养水分充足与否对产量影响很大,必须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缺肥和草荒。结合中耕每亩施尿素30千克和复合肥15千克,或磷酸二铵20千克,可促使根部迅速伸长膨大,确保丹参丰产丰收。

5.摘蕾 除留种子田块外,其余地块均应摘蕾。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主轴上和侧枝上有蕾芽出现时立即剪掉蕾芽,以后应随时剪除(蕾芽应清除出田间),以抑制生殖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的生长发育。花序要摘得早,摘得勤,选择晴天无露水时摘除,最好每隔10天摘或剪一次,连续进行几次。使用的剪刀必须清洁卫生,无污染。摘除花蕾时尽量避免损伤茎叶。这是丹参增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

四、病虫害防治

1.蚜虫:成若虫吸茎叶汁液,严重者造成茎叶发黄。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枯株落叶深埋或烧毁;发病期喷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数次。

2.蛴螬:以幼虫为害,咬断苗或吸食根,造成缺苗或根部空洞,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有机肥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灯光诱杀成虫;用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拌种。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用氯丹乳油25克拌炒香的麦麸5千克,并加适量的水配成毒饵,傍晚撒于田间诱杀。

3.根腐病:5~11月发生,尤在高温高雨季节严重,为害根部,受害植株根部发黑,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雨季注意排水;轮作,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发病期用7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4.根结线虫病:砂性重的土壤,因透气性好,易发病。

防治方法:水旱轮作;用80%二溴氯丙烷2千克~3千克,加水100千克,在栽种前15天均匀施入土中并覆土。

5.棉铃虫:幼虫钻食蕾、花、果,影响种子产量。可在蕾期喷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西维因600倍液防治。

6.银纹夜蛾:幼虫咬食叶片,夏秋多发,可在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500倍液,每7天1次喷施。

五、采收与加工

丹参越年开花结实,栽植后第2年4月底或5月初开始,种子陆续成熟,要及时采收,否则会自行散落地面。种子不晒不耐贮藏,易发热,丧失发芽能力,因此,种子繁殖时最好当年播种。春栽丹参,当年10~11月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萌发前,是最适宜的收获期。收获过早不结实,水分多,折干率低;收获过迟,则重新萌发、返青,消耗养分,质量也差。采挖时先将地上茎叶除去,在畦一端开一深沟,使参根露出,顺畦向前挖出完整的根条,防止挖断。挖出后,剪去残茎。如需条丹参,可将直径0.8厘米以上的根条在母根处切下,顺条理齐,曝晒,不时翻动,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曝晒至干,装箱即成“条丹参”,如不分粗细,晒干去杂后装入麻袋者称“统丹参”,有些产区在加工过程中有堆起“发汗”的习惯,但此法会使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故不宜采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药用植物研究室)

猜你喜欢

栽种中耕除草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除草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