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线与CT 在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价值比较
2020-04-05牛东梅
牛东梅
(山东冠县中心医院 山东 聊城 252500)
现今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重,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因此老年骨折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明显提升。针对老年骨折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需保证绝对卧床休息,并使用适当、适量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根据病情实施椎体强化术治疗,避免发生多种并发症[1]。现今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疾病实施尽早诊断具有显著意义。在老年骨折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疾病诊断中MRI 诊断技术具有重要价值,经此种检查方法可有效的确诊的老年骨折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疾病[2]。但MRI 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价格,少数患者会因价格而不能接受此项诊断,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现今在老年骨折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中CT 和X 线诊断方法应用较广,现对其诊断价值作研究。
1 基本数据与方法
1.1 基本数据
纳入研究对象的时间为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纳入36 例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骨折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20 例,女性患者有16 例,年龄选自61 岁至79 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9.21±1.46)岁。所有患者均不具有外伤史,存在非暴力至腰背部疼痛,使用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骨密度T 值在-2.5之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行X 线和CT 诊断,X 线诊断主要对患者的腰椎进行正位片和侧位片诊断。
CT 诊断:让患者保持卧位,对骨折椎体进行扫描,将层厚设置为2.0mm,将层距设置为2.0mm,扫面方向与椎体上下缘处于平行,并观察骨窗和纵膈窗。对X 线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了解其诊断符合率。
1.3 判定指标
对全部患者均行X 线与CT 诊断,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X 线与CT 诊断的相关影像学表现,并对其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X 线与CT 诊断的符合率
相比于X 线诊断结果,行CT 诊断的准确率为88.89%(32/36),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X 线与CT 诊断的符合率[例(%)]
2.2 分析影像学诊断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症状
行X 线诊断:压缩椎体主要呈现为楔形、扁平形、双凹形等形状,其中双凹形十分典型。压缩椎体后上角上翘突向于椎管,将其称为骨折特征性症状。腰椎骨密度显著减少,骨皮质逐渐变薄,且呈现为栅状排列,属于纵行骨小梁。
行CT 诊断:压缩椎体前中柱部位的骨皮质明显中断,且存在或者不存在骨折线,压缩椎体变扁,椎体后壁明显坍塌,且后壁不发生后移,使其椎骨表现为狭窄状,骨小梁纹理减少且骨皮质变薄[3-4]。
3 讨论
骨质疏松对于老年人群而言,十分常见,属于常见的骨组织退行性病变,骨量和骨质均发生显著变化,极易造成压缩性骨折,其中骨折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十分常见。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如不能保持卧床休息、积极进行手术和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加重,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情况,还会伴有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疾病予以尽早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X 线诊断主要对病灶位置使用射线将其穿透,进而形成二维图像,是一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腰椎骨折疾病而言,属于重要的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经济的优点,但此方法对椎体后部、椎弓部骨折的显像不是十分明显[5]。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中存在局限性。相比于X 线诊断,CT 诊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影像学图片更加清晰,观察窗位变化情况,判断椎体内、椎旁组织、椎管内情况,进而发现X 线片不能显示的骨折情况。
本组研究中对36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CT 和X 线诊断,行CT 诊断的符合率相比于X 线较高,CT 诊断符合率为88.89%(32/36)和X 线诊断符合率为55.56%(20/36),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疾病诊断中,采取CT 诊断的价值明显优于行X 线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上可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