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低段语文阅读起步教学策略

2020-04-03葛红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3期
关键词:低段语文能力

葛红霞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部编版教材对低年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培养自主阅读、引导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丰富阅读形式几个方面手入,开展好低段语文阅读起步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低段语文 阅读起步 教学阅读 能力

目前,很多小学生缺少知识储备,没有足够的阅读量,致使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十分低下,教师必须要对这一严重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还要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通过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扭转这一局面。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普遍难以理解文本,对阅读兴趣不高,缺少对文章中情感的领悟。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好低段语文阅读起步教学呢?

一、培养自主阅读兴趣

兴趣能够助推学生阅读。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例如,教师在教学《秋天的雨》时,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可以把信息技术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制作精美的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之后,教师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顺文章的大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将眼睛闭上,根据课文的内容或者自身的经验,幻想自己心目中“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进而使学生得到更丰富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对课文的主旨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叙述的方式描述出自己心目中“秋天的雨”。最后,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分析的方式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体悟,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二、教给自主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最首要的一点,在于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学生只有掌握了合适的阅读方法,才能够较快地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普通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略读;而对于有着深刻意义的文章,教师应要求学生展开精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体会文章中的深层内涵,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最终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让学生阅读,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有效规范,让学生真正养成自主阅读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文的背景以及文章作者的简介。随后,教师对课文进行范读,在范读的过程中,时刻注重对文章感情的拿捏,并在阅读到美词佳句时,让学生用笔勾画。泛读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让学生对优美的句子进行再次品味,以便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教师给予每一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之中讨论自己对于整篇课文的看法和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有利于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最终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低年级时就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培养,以使其在启蒙阶段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要尤为注重低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较短,学习习惯也没有养成,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更要努力地探究出让学生热爱阅读的教学方法。

1.创设自主阅读情境

一些教师认为,刚进入学校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自主学习能力十分低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便以灌输为主。其实不然,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性格活泼,具有创新思维,这些都是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性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大包大揽则成为一道枷锁,致使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有甚者,让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况。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行锻炼,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热爱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优良习惯,从而为学生未来语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可先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创设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探究出问题的答案。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题目之中“挖井人”具体指谁?其次,让学生在课下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学生在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这一过程中,就会对课文进行深度的思考,与此同时,学生阅读课文时也会变得专注,如果遇到生字,还会积极地查字典解疑。由此可见,教师利用设置教学问题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迅速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力有限,但是可以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于教材插图阅读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与其他教材最为不同的一点便是插图多。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还不够高,尚无法完全理解纯文字的课文,所以,必须依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借助图片、漫画等,帮助小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学生通过欣赏具体的图片、漫画等,还能够提高审美水平,训练观察以及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秋天的图画》时,可先让学生发言,描述自己所见的秋天景色。每一个学生在大脑中对于秋天的景色都留有不同的印象,有的会联想到田野的丰收图景,有的会联想到满树的枫叶。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会将课文中的插图与自己印象中的图景进行联系,然后提出疑问。比如,学生会思考稻海形成的原因、金色的波浪从何而来、燃烧的火把又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此时可以根据课本的插图,回答学生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促进学生观察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丰富自主阅读形式

学生的创造力是可以无限挖掘的。

例如,《小公鸭和小母鸭》一课在课后明确标注,先让学生自学,再由教师引领开展深入学习。除此之外,课后还设置了与文章内容相关联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才能找出答案。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课后的开放性写作问题也有利于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选择适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无论创设阅读情境还是开展文章的朗读活动,都要根据学生在阅讀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使阅读教学的成效显著提高。然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问题,因此教师要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吕虹.部编语文教材落实语文要素的三个角度[J].教学与管理.2018(8).

[2]宋道晔.发展语言与阅读识字并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语文建设,2016(16).

[3]李英.刍议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低段语文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童话中的“读”门秘籍
写话,爱上你其实很容易
创设有效的低段阅读教学课堂活动
随文识字,培养低段学生“字感”
让游戏为小学低段语文拼音教学助力
让低年级语文课堂“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