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的研究进展

2020-04-03南锐伶裴菊红韩春彦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综述护士

南锐伶 裴菊红 韩春彦

[摘要] 靜脉输液治疗是临床上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常用来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而静疗专科护士是保证高质量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关键。近年来,静疗专科护士的培养引起了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静疗专科护士的概念与发展、资质认证、实践标准和培养进行综述,重点对其培养需求、培训现状和培养内容进行阐述,并提出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展望,以期为我国静疗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静脉输液;护理;护士;综述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2(c)-0044-04

[Abstract]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 is a clinically highly specialized technique that is often used to treat diseases and rescue patients. The specialist nurses of intravenous therapy are the key to ensuring high-quality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 care. In recent years, the training of specialists in intravenous therapy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nursing manager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practice standards and training of the specialist nurses of intravenous therapy, focusing on its training needs, training status and training cont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the training of specialist nurses of intravenous therapy in China. It is hoped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urses specializing in intravenous therapy in China.

[Key words] Intravenous infusion; Nursing; Nurses; Review

静脉输液是将无菌药液利用大气和液体间静压由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是临床抢救生命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1]。在医院大多数患者将接受某种形式的静脉治疗。因此,输液治疗已成为大多数护士专业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静脉输液治疗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革新,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多学科交叉的临床实践技能。然而,也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操作,对患者具有多种潜在伤害风险[3-4]。临床实践证明,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以下简称“静疗专科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技能和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能够依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有效地静脉治疗护理,并能降低静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对患者的伤害[5]。成立专业化静脉输液治疗组织是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的组织保障,是提高我国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6]。《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7]中也提出了临床对专科护士的需求量大,国家将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专科护士。但我国对专科护士的认证尚不清晰、使用也不规范,在很多医院静疗专科护士未能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8]。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静疗专科护士的资质认证、实践标准和培养现状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静疗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 静疗专科护士的概念及发展

美国输液护士协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将静疗专科护士(Certified Registered Nurse of Infusion,CRNI)定义为通过学习、实践和资格认证,获得静脉输液治疗专业知识,成功通过输液护士资格认证组织(Infusion Nurses Certification Corporation,INCC)的考试,具有实施静脉输液治疗所必需技能,并被授权进行静脉治疗的注册护士[9]。在我国,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能够利用所学静脉输液理论及静脉输液相关操作技能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和相关人群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称为静疗专科护士,是在静脉输液治疗方面比普通护士理论知识更富丰、实践操作水平更高的专家型临床护士[10]。石英等[11]对其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静疗专科护士是指以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与静脉治疗相关的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心理支持以及并发症处理等专业服务的注册护士。目前,我国静疗专科护士的定义尚不统一,但大多都强调必须具备为患者提供静脉治疗的综合技能。

静脉输液治疗在1945年以后逐渐由护士执行,并在20世纪60年代获得相关法律认可[12]。之后,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在国外迅速发展,在护士培训、技能评价和继续教育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了护理专科的重要分支[13]。中华护理学会于1999年创立了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委员会,多家大型医院随后成立了相应的静脉输液治疗小组。近20年来我国静疗专科护理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静疗护理发展和对静疗护理的认识程度都存在较大差异[8,14-15]。目前国内一些相关护理学会组织开展了静疗专科护士的培训和资质认证[16-17],多家医疗单位陆续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并设立了静疗专科护士的岗位[18]。然而,绝大数医院不提供专职岗位,兼职静疗专科护士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静疗工作[19],且在较多基层医院静疗专科护士的工作成绩还不显著、医患对其认同度也不高[8]。因此,加大对国内医院静疗专职岗位普遍的设置和专科护士的培训,将对提升静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有重要意义,也能提高静疗专科护理水平并促进我国静疗专科护理的发展[20]。

2 静疗专科护士的资质认证及实践标准

2.1 静疗专科护士的资质认证

美国具有完备的静疗专科护士资质认证体系,这一认证过程对专业理论、工作经验、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水准的要求远远高于职业注册的要求。认证的基本条件:认证前2年内,静脉输液护理注册护士工作经验在1600 h以上,通过由INCC组织规定的9个科目的笔试,拿到全国认可的CRNI资格[21]。虽然目前我国存在的认证机构较多,但对于认证资质要求尚不统一[22]。国内学者金微等[23]使用Delphi法得出静疗护士准入标准的6个一级指标(资历、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参加培训的机构、培训时间)和42个二级指标,为静疗护士的选拔、培训以及考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充分验证。因此,借鉴国外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认证体系和规范的认证程序,统一认证的标准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所在。

2.2 静疗专科护士实践标准

实践标准是为组织评价执业人员专业能力、评估专业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的专业标准文件[24]。目前美国INS是国际上组织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静疗护士非盈利性学术团体[25],该组织1980年制订了《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明文规定了静疗护士的专业职责范围、教育要求、文书记录、感染控制、穿刺及护理等标准,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标准先后经过7次修订,最新版为2016版,已被世界多个国家翻译并使用[26]。我国目前使用的是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颁布的2014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该细则是借鉴美国INS2011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结合我国国情而制订,但在及时更新、与国际接轨方面仍存在差距。未来应在参考国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体系,制订适用于我国医疗体系的静疗专科护士实践指南和标准。

3 我国静疗专科护士的培养

3.1 我国静疗专科护士的培养需求

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输液技术水平的高低都会对静疗护理质量产生影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输液工具选择或使用不合理,输液部件连接存在安全隐患,输液导管维护不及时、不规范,穿刺部位选择不合理,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多等问题[27-29]。2013年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颁发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指导静脉治疗护理中的技术操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执行不到位,护士缺乏对规范的认知等问题[30]。因此,有必要成立相应的静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理论教育和临床培训,以保证专科护士掌握静脉输液治疗和建立血管通路的基本技能,并进行实践获得临床能力。用科学规范的方式培养一批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技术过硬,科研能力较强的静疗专科护士,全面提高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

3.2 我国静疗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静疗专科护士的培养发展良好。自2014年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开始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后,我国一些省市陆续在三级甲等医院成立了静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执业护士在临床培训基地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特别是参与了专科化实践培训[28]。赵楠等[31]在2016年对北京地区33所中医医院静脉输液状况进行调查,发现51.5%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由多学科团队组成的占6.1%,66.7%拥有静疗专科护士。唐英等[32]对新疆地区17所医院进行调查发现,52.9%医院设立了静脉输液管理委员会,29.4%设立外周中心静脉(PICC)门诊,17.7%设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PIVAS),所有调查医院均开展了静脉输液专科护士的培训。

尽管目前我国静疗专科护士都接受专业培训,但还存在培训模式不统一的问题。对我国多家医院调查发现[33-34],护士最希望的培训方式以全脱产为主,培训时间理论和实践分别是2周和3个月以上。教学方式除了传统授课外,护士希望增加案例教学方法[33,35]。200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启动了静疗专科护士培训学习班,遴选本科及以上学历、工龄3年以上的护士组织培训,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后获得院内静疗专科护士资格。采用院内认证并制订相应职责的方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未见持续评价和再认证情况的报道[3]。李佩兰等[36]在探讨建立和健全静疗联络员培训机制中指出,在我国静疗护士专职化难以实现,对护士全面实行培训困难重重。采用培训护理骨干担任静疗联络员作为师资,能集中优势资源,发挥各个静疗联络员的优势,由个体推广到小组,在工作中把新的理论和实践传输给身边其他护士,促进护理团队在静脉治疗方面整体水平的提高。杨艳英等[37]认为,建立静脉治疗小组有利于降低静疗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静脉治疗专业化发展进程。可见,医院是目前我国静疗专科护士培训的主要组织,在权威性和规范性上仍显不足。

3.3 我国静疗专科护士的培训内容

吴欣娟等[38]于2013年起草編写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自2014年在全国开始实施后,静疗专科护士的培训学习内容大多都是基于此规范[39-41]。部分医院根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和各自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标准流程[42];另有一些医院的培训内容除了参考上述规范外,还参考了《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和美国INS发布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同时结合输液治疗中涉及到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学知识[43],制订培训内容。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静脉治疗护理学概论,静脉治疗护理专科知识,静脉治疗医学基础知识,各种血管通路技术操作,药物与血管、输液工具选择,血管解剖与病理生理,静疗影像学基础,静脉治疗并发症的种类、分级和预防处理,临床静脉治疗安全管理、静脉治疗相关科研方法,静脉治疗护理管理,静脉治疗教学等[39,43]。

4 小结与展望

虽然我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专业化发展起步较晚,还未达到国际水平,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前景良好。然而,如何使我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规范化,使我国的静脉输液护理水平持续发展和不断改善以达到国际水平,并且逐渐实现专科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静脉治疗护理实践应结合我国医疗现状,大力推进医护一体化,多团队相互协作,重点关注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落实和在临床的应用,借鉴国外最新行业指南,根据我国静疗临床实践情况,通过参考最新静脉治疗相关研究进展,不断完善和规范实践标准和指南。同时,相关机构应做好静疗专科护士的培训,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服务,建立培训、认证和再认证体系。重视静疗专科护士的继续教育,让专科护士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并做好资质认证和再注册工作。此外,现有公立医院薪酬体系下,医护工资并不能反映劳动价值,各级医院护理服务项目收费相对都比较低,甚至很多护理工作无法收费,静疗专科护士的服务亦得不到合理体现。在临床实践中,应通过行政手段促进静疗专科护士的专职化,通过开设静疗门诊来提高静疗专科护士的收入。适当利用薪酬制度改革,使绩效向专科护士倾斜,为静疗专科护士的职业前景谋划蓝图,充分发挥静疗专科护士的积极作用,促进静脉治疗专科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红,王蕾,关欣,等.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32-1237.

[2]  洪生伟.标准化管理[M].6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22-26.

[3]  潘洁.全国部分三甲医院133个血液科静脉治疗护理发展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3):1853-1856.

[4]  Sherwood G,Nickel B. Integrating Quality and Safety Competencies to Improve Outcomes [J]. J Infus Nurs,2017, 40(2):116-122.

[5]  Hulse AL. Clinical competency assessment in intravenous therapy and vascular access:part 1 [J]. Br J Nurs,2013, 22(16):933-934.

[6]  宋章艳.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前、后我院静疗护理质量对比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3):118-12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S/OL].(2016-11-22)[2016-12-05].

[8]  郑小凤,吴玉芬,曾丽,等.静疗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与职业发展需求[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2):25-27.

[9]  Infusion Nurses Society. Nursing practice [J]. J Infus Nurs,2011,34(1):8-10.

[10]  吴玉芬,彭文涛,罗斌,等.静脉输液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5.

[11]  石英,黎蔚华,何燕娴.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临床培训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0):773-775.

[12]  Sandelowski M. Venous Envy:The Post-World War II Debate over IV Nursing [J]. J VASC Access,2010,15(2):75-78,80-81.

[13]  胡嘉玳,胡艳杰,李继平,等.中美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能需求和使用比较及启示[J].护理学报,2018,25(19):34-38.

[14]  邹晓春,何金爱,严加洁,等.广东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使用现状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1):1021-1023.

[15]  张子嫣,傅荣,王清,等.江苏省输液治疗护理专科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20):59-62.

[16]  张娟,赵中伟,徐芳,等.以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依托的基层医院静脉治疗培训[J].护理学杂志,2018,33(1):9-12.

[17]  杨瑛,曹耀萍.输液治疗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9):2340-2342.

[18]  黄敏,王国蓉,杨青.中心静脉导管室的建立与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54-4056.

[19]  Hadaway L. Stopcocks for Infusion Therapy:Evidence and Experience [J]. J Infus Nurs,2018,41(1):24-34.

[20]  胡艳杰,罗艳丽.中文版职业生涯成功量表用于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信度效度检验及分析[J].護理学报,2016,23(19):43-47.

[21]  靳杨,李欣欣.中美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0):2737-2740.

[22]  吕婷婷,戴冬梅,贾婷.军队三级综合性医院专科护士工作与管理现状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4):11-14.

[23]  金微,覃惠英,颜君.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准入标准的探讨[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1):62-65.

[24]  孙晓,施雁.美国静疗护士管理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80-84.

[25]  Judy H. Infusion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M]. 2nd Edition. Philadelphia:Saunders,2001:1-14.

[26]  Gorski LA. The 2016 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 [J]. Home Healthy Now,2017,35(1):10-18.

[27]  刘名君,吴丹,吴德全,等.安徽省静脉治疗护理的现况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8):565-570.

[28]  关琼瑶,李高峰,杨寿涛,等.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模型与实践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10):187-189.

[29]  陈浩芸,陈咏青,万光明,等.专科医院静脉护理现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8,25(7):692-695.

[30]  徐秀英,丁雯,丁莉,等.护士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的认知现状及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5):1977-1979.

[31]  赵楠,李静,许哲,等.北京地区中医医院静脉输液团队建设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7):3556-3559.

[32]  唐英,王笑笑.新疆地区静脉治疗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12):9-11.

[33]  李育玲,刘娇娇.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构建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22):3620-3624.

[34]  曹晶,李佳倩,贺茜,等.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与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49-1353.

[35]  陈凤姣,冷亚美,王颖莉,等.运用Delphi法对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1):44-48.

[36]  李佩兰,芦雅琳,赵莺柳,等.静脉治疗联络员培训机制的建立与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5):1722-1723.

[37]  杨艳英,刘红梅,曾新桃,等.静脉治疗小组临床实践与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12-14.

[38]  吴欣娟,孙文彦,曹晶.规范静脉治疗保障患者安―《靜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起草与编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1-3.

[39]  胡艳杰,罗艳丽,谭其玲,等.某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技术规范》践行现状分析[J].华西医学,2017,32(10):91-94.

[40]  马梦颖,孔冬,李长安,等.山东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行业标准培训现状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7):20-25.

[41]  王辉,李靖,金小红,等.《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指导下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医刊,2017,52(2):110-112.

[42]  晁青,张亚婷,张晓霞,等.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前、后我院静疗护理质量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198-202.

[43]  梁珊珊,俞群.专题讲座培训在静脉输液护士团队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学报,2018,25(8):62-65.

(收稿日期:2019-09-11  本文编辑:王晓晔)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综述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