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锰矿石中硅含量的风险评估
2020-04-03覃敏贵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新锰矿分公司广西崇左532315
覃敏贵(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新锰矿分公司,广西 崇左 532315)
0 引言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实现对矿石成分含量的有效测定,是实现资源科学开发的重要基础[1]。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锰矿石中硅含量,其面临诸多风险因素影响。如,人为因素、实验因素及物品因素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验测定的有效性,也对实验过程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实现对实验测定风险的分析及评估,能够更好的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提高实验测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文从风险因素出发,就风险评估构建、风险防控实施等方面,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1 风险评估
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锰矿石中的硅含量中,实现风险因素得以有效评估,是进一步提高实验测定准确性的重要保障[2]。如图1 所示,是实验测定中的风险评估过程。从中可以知道,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验环境及风险因素进行明确,能够在建立风险库、风险预警机制的条件之下,通过实验中的实际情况,确定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中的风险,并在风险的有效描述中,对风险进行有效“预判”,在可以接受的条件之下,精准实施风险缓解措施,保障风险防控的有效开展。因此,在风险评估中,基于风险的可控性,进行有效风险防范,保障了实验测定中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对实验室的风险评估过程参见图1。
图1 实验测定中的风险评估过程
对于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锰矿石中的硅含量,其中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因子,对实验测定形成了较大影响。在实际操作中,要针对风险因子,进行风险的合理研判,并在风险“可控性”选择中,强化对测定风险的有效评估,为风险防控提供有力支撑,这是锰矿石硅含量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
2 风险因素
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锰矿石中硅含量的原理是,将试样经碱熔融将不溶性二氧化硅转为可溶性硅酸盐,在酸性介质中与过量的钾、氟离子作用,定量地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沉淀在热水中水解,相应地生成等量氢氟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试样中硅的含量[3]。在这一方法中,应注意溶样、过滤、洗涤、中和游离酸四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其面临诸多风险因素影响。从实际测定来看,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锰矿石中硅含量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为因素
在氟硅酸钾容量法的实施中,对于实验人员的操作规范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在具体实验中出现人员违规操作等行为,进而导致实验测定结果失真,同时也增加实验风险因素的发生。具体表现在:(1)实验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在实验操作中,违规操作,导致实验环境发生变化,增加了实验过程中的风险系数;(2)实验人员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在对潜在风险因素的防范中,缺乏事前风险控制,导致风险因素在发展中不断扩大;(3)实验人员工作经验、精神状态等因素,也是影响实验操作的主要因素。如,过滤和洗涤环节,操作过程中精神状态不佳,出现洗涤次数和洗液用量不一致,洗液中虽因KC1 的同离子效应防止水解,但因洗液量不一致,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因K2SiF6沉淀水解量不等而造成测定误差。
2.2 实验环境
在实验测定中,实验环境条件,也是影响操作安全及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在氟硅酸钾容量法的实施中,熔融、过滤、洗涤等,都是在高温环境条件下操作,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被烫伤的风险。此外,由于实验环境体系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温度、湿度等要素的控制不到位,都会增加测定结果准确性的风险,并且由于实验环境的改变,也会增加测定的危害程度,应在实验中得到有效控制。
2.3 实验物品风险
在氟硅酸钾容量法的测定中,KOH、NaOH、HNO3等强碱强酸化学药品,都具有腐蚀性,吸入后强烈刺激呼吸道或造成灼伤,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操作时应穿由结实布制作的工作服,戴口罩、橡皮手套、袖套、围裙,穿胶鞋等劳保用品[4]。同时,锰矿石作为实验物品,在实验过程中,也是构建实验风险因素的重要内容。在实验测定中,对锰矿石的取样、制样、存储及相关处理不到位,以至于实验测定中,内外影响因素,对实验测定形成较大影响。因此,在实验测定的过程中,实现对锰矿石的有效存储及风险控制,对于进一步保障氟硅酸钾容量法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3 风险控制
在试验测定中,风险的科学控制,是进一步保障实验测定结果及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锰矿石硅含量中,要强化对风险因素的评估及防范。在笔者看来,实验测定风险的有效控制,关键在于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在良好的测定环境条件中,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具体而言,风险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1 提高风险意识,规范实验操作
在测定实验中,实验人员要提高风险控制意识,能够在风险分析、研判等方面,为风险科学防控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实验人员要转变传统思想认识,在高度风险意识的引导之下,通过风险的科学控制,保障试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安全风险的发生;其次,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锰矿石硅含量,对实验操作有了更高要求,建立规范化的实验操作体系,能够科学规避人为因素,导致实验操作失误而对整个实验测定形成影响;再次,强化实验测定的工作责任心,能够在风险精准识别、防范等方面,进一步落实风险评估、防范工作开展。因此,新的时代背景,对实验测定有了更高要求,规范化的实验操作、良好的思想认识,能够更好地推动实验风险防控,保证氟硅酸钾容量法的应用质量。
3.2 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防控
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对于内外诸多风险因素的认知不到位,影响到整个实验结果及安全性操作。首先,在实验安全防控中,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防控能力的弱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习效果;其次,基于大数据,建立“风险库”,能够为风险控制的有效构建,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保障了风险识别、评估等工作的科学开展;再次,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能够从风险识别预警、评估构建等环节,进一步作用于风险预警工作形成良好的应用效果。
3.3 加快专业人员培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由于氟硅酸钾容量法的专业性,在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中,强调人员专业性的工作要求。首先,加快专业人员培养,能够在实践理论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我专业能力;其次,注重人才培养引进等工作,能够立足实际需求,通过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风险评估等工作的有效开展;再次,提高人员风险防控能力,要在风险识别与评估中,通过风险防控能力的有效构建,在专业人员的培养中,依托专业人才的服务导入,以更好的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在专业人员培养发展中,通过风险防控能力的有效建设,在专业化、科学化的发展中保障测定结果准确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锰矿石中硅含量的风险评估中,实现对风险要素的有效分析及评估机制的有效构建,是进一步实现实验测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支撑[4]。本文研究发现,锰矿石硅含量测定受到诸多风险因素影响,风险评估的科学构建,应从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安全风险意识优化测定环境条件等方面,实现实验风险的科学防控。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锰矿石硅含量,对于矿石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实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