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钢本部搬迁转型与智慧城市的研究及应用
——智慧养老的初步研究

2020-04-03刘艳琳张兴浩

昆钢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智慧

冯 铭 刘艳琳 张兴浩 黄 勋 王 丹

(昆钢本部搬迁转型与智慧城市的研究及应用分课题高级研修班)

1 智慧养老的背景

1.1 中国人口结构及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截止2017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亿,占总人口的17.3 %;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亿,占总人口的11.4 %。

图 1 中国人口结构

1.2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 %,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 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预计到2040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

1.3 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传统的子女养老,造成中、青年一代压力过大,不堪重负;传统养老院与中国传统观念冲突,并且容易造成老年人丧失家庭感。

1.4 中国老龄化问题应对措施

中国需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及早制定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总体战略。高效、有效、专业的养老系统/产业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沉重养老负担的唯一途径。

2 昆钢发展智慧养老的背景

2.1 国家及政府相关政策

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在十九大报告中,亦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2.2 云南省大健康产业背景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8大产业之一,提出要把云南打造成为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中心。

2.3 昆钢转型发展的抉择

昆钢作为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严格按照党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部署、安排、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昆钢本部转型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党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要求,还是昆钢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生需求。依托云南省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背景和优势,以昆钢养生敬老产业为基础,结合森林公园和温泉资源,拟投资发展大健康产业。

2.4 昆钢养生敬老公司简介

云南昆钢养生敬老有限公司坐落在春城昆明的西边,红土高原钢铁脊梁十里钢城的昆钢,距昆明市中心30 min车程,距昆明长水机场50 min的车程,是国有企业投资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更是养生养老的福地!一期项目——昆钢养生敬老中心,位于昆钢总部生活区,毗邻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昆钢森林公园,投资1.399亿元,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共有房间320间,床位680个,由八幢康复养生公寓、运动养生馆、迎宾大厅、健康游泳馆、千米文化长廊等设施组成。

3 智慧养老

3.1 含义

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并不是让年迈的老人去使用复杂的智能设备,而且将智能设备巧妙地嵌入老人的日常生活中,为老人提供科学看护。

3.2 智慧养老的发展方向

3.2.1 养老+互联网模式

“养老+互联网”的根本是要依托线上资源服务线下,线上是服务提供者,线下是服务对象,平台软件APP是中间端,老年人通过平台APP可以随时随地下达所需要的服务,平台就根据老年人的选择安排相应的照料、保洁、医疗等进行上门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贴心、便利的服务,让老人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3.2.2 养老+旅游

在不同季节,辗转多个地方,一边旅游一边养老。"养老+旅游"让老人真正享受到“旅游+居家+度假+享老”的生活方式,让老人在安全、轻松、私密、整洁、舒适、和谐的环境下, 体验休闲度假、旅居交友等活动的乐趣,从而心情愉悦,真正享受旅居带来的快乐,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3.2.3 养老+健康用品

健康用品是指供人们生活中使用,具有调节人体机能和促进健康等特定功能的用品。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健康意识的普及、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看重,身体健康的人希望能延长健康时限,身体不适的人希望回归健康,身体有缺陷或者残疾的人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患有疾病的人希望缓解病痛。

3.2.4 养老+金融

应对老龄化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通过金融工具和技术更好地增加养老供给,是在传统养老方式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拓展新的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方式的必由之路。

3.3 智慧养老的意义

3.3.1 社会价值

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以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有效帮助养老机构、社区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3.3.2 精神满足价值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满足老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致力于为老年人打造更加健康舒适、安全便捷环境的新型现代养老模式。

3.3.3 服务能力提升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适老化智能设备,可以解决护理人员不足及护理费用过高的问题,提高了服务工作的水平,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实现服务的优质和高效。同时将老人的需求和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对接,为老人提供精准便捷的服务,实现服务的供需平衡。此外,通过对涉老数据的收集,建立老人基本信息数据库,为争取相关补贴和政策提供依据。

3.3.4 服务形式多样化

运用实惠便捷的包对点服务形式,从家庭及社区层面创新社会保障形式。运用相关技术将养老信息集成到一个载体,该载体同时连接个人(点)和服务终端(服务包),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为老人提供多样化选择,实现“自助式”服务。

3.3.5 服务内容人性化

满足老人多层次需求,从个人层面落实社会保障内容。“智慧养老”的内容突破传统的“助老”范畴,让老人摆脱被“监控”、被“服务”的束缚感,通过“嵌入”的方式进行智能提示来提供友好的养老服务,让老人实现被尊重的需求。

4 昆钢智慧养老的实施方案

智慧养老实施方案是结合大数据挖掘、云计算、传感等技术,搭载精准定位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呼叫中心、远程医疗等系统,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的智慧养老运营信息化解决方案。

4.1 智慧养老实施核心

以各种传感技术为监测端,收集和监测老年人各类身体数据,后运营大数据与云计算进行挖掘和分析,得到老年人身体健康发展趋势、照料需求、所需医疗等各类信息,互联网方、物联网方、医疗方和家属方等根据分析结果选择、订制、提供相应的照料或医疗服务,以实现老年人所需服务和得到的服务完美对接。

4.2 智慧养老的组成

(1)老人安全智能看护方案;

(2)养老设施运信息化管理运营平台;

(3)养老社区综合系统;

(4)居家服务系统。

4.3 建设方案

4.3.1 建设概述

主要应用于机构养老院、社区及小区等,包含智能手环、定位信标、身体监测设备、平台软件等设备。可实现老人的报警求助、安全监护、健体监测等,让老人安心,让子女放心,也可以减轻从业者的工作量。

4.3.2 建设框架

图 2 以网络为“传输神经”构成“眼、脑、手”三级运营模式

4.3.3 设备包含及分类

(1)基础类

(2)检测类

智能手环、监测摄像头、佩戴式监测设备、睡眠监测器等。

(3)服务类

远程医疗诊断设备、智能轮椅、居家控制系统等居家智能辅助设备。

(4)分析、处理类

身体数据分析系统、定位系统、急救系统、自动报警系统、远程诊断系统等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

4.3.4 发展方向

在全球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经济文化相继提出“走出去”战略。政府组织了很多关于岭南文化的文艺和学术方面的活动,逐步实现了岭南文化从本土“站起来”,而“走出去”则需要更多的媒介。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跨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翻译是文化走出去必不可少的媒介。

结合国内老龄化发展趋势、养老产业特性及公司当下生产经营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养老产业大数据库。根据市场发展情况,数据将成为产品和专利之外的第三资源,随着市场的发展,数据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2)智慧化管理。以智慧化平台软件为核心,各类智慧化设备为辅助,缓解养老产业当下劳动力密集的特性。

(3)健康管理。以普及化的微型检测设备为工具,远程诊断和大数据分析AI为核心,高速物联网为纽带,组成检测、分析、服务提供一体化的个人定制健康管理服务。

5 智慧养老带动其它产业带的形成

养老问题不仅与老人息息相关,也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一件大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和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为老人提供多层次、更优质的养老服务变得十分迫切。“智慧养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错选择,科技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并且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手段,带来多方面的经济增长,形成养老产业带,提高就业增长刺激内需,形成相应的经济圈,推动经济的发展。

5.1 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结合起智慧养老来说,可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人与生物医药的直接对接,把老人的直接需求、生理变化等数据通过仪器设备进行分析传导,并通过互联网直接与我们的生物医药企业联系起来,让企业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个性需求,生产出最符合老年人的产品,从而提高生物医药的利用率,也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客户与企业的双赢。

5.2 医疗保健

老年人是一个体质衰老、相对多病的群体,是一个心理相对脆弱的群体,老年人发病率高,有较高的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需求,特别需要社会和家庭提供养老保障、社会福利、医疗保健和生活服务,智慧养老一方面通过仪器设备对老年人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大医院连接,一旦监测的设备仪器显示出异常,就能第一时间发现,为老年人的及时救治提供保障,同时也降低了人工监测成本,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5.3 旅游文化

通过一些操作简单、方便的设备,将老年人的需求与旅游联系起来,一方面及时有效的确定老年人的旅游意向,另一方面有效的减少与中间商的接触,降低旅游的成本与风险,从而达到我们养老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利共赢。

5.4 第三产业

智慧养老,即作为一个新型产业逐渐崛起,又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解决了国家的社会问题,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发展智慧养老,就是要利用现代的科技与设备,将老年人和其家属亲戚以及涉及到的每个人的一切需求有机的与各个产业直接联系起来,以数据的形式实现交流与分析,实现客户需求与各种产业之间的对话,包括基本的生理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也包括相关人才的教育培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延续以及一个行业标准的制定等等。

6 发展智慧养老存在的问题

智慧养老作为新型养老工作模式,对推动我国养老工作发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但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6.1 数据资源共享难

一方面,因智慧养老产业涉及信息、养老、医疗等多个行业,由工信、民政、卫计等不同主管部门管理,而相关行业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和对接;另一方面,由于卫生、公安、人社等部门掌握老年人信息和数据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对个人信息安全有一定的要求,造成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共享互通,影响了各类资源的整合效果。

6.2 需求供给对接难

一方面,受传统观念、文化水平、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及使用能力较低,在养老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上也存在不足;另一方面,从事智慧养老服务的企业欠缺深入分析和了解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单一。

6.3 服务模式运营难

慧养老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许多发展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一些信息技术和养老服务的结合还比较单一,缺乏服务资源特别是专业服务组织的介入,在运营模式上还在不断探索。此外了解养老服务专业知识又具备信息化知识能力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影响了该行业的发展。

7 昆钢发展智慧养老的建议

老龄化过早的到来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因此怎样去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式来减少压力并且抓住商机已经迫在眉睫,而随着“智慧”元素与互联网大数据的加入,提出了科技含量较高的创新模式,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

结合公司情况来看,目前是走在市场的前列的,已经具有了很高的省内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已经“一床难求”,具有了广阔的市场,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不断完善自身标准化的建设与疏理,加之适宜的社会大环境,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未来的发展是可观的,巨大的。市场前景非常广泛,拥有稳定的客源,不仅可发展健康用品、健康管理、医护产业等,同时亦可打造成为金融平台,实现资本的交互,也可建立教育培训平台,既输出品牌与管理、进行资格培训认证也可作为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宣教、传播,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展示了企业形象。

因此,应该努力抓住这种来之不易的机遇,对内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标准、提高专业化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软硬实力。对外要不断打造品牌,扩大宣传,抓住有利的政策,与市场接轨,拓展多元化、全龄化的大健康项目。尽快的巩固自身在这个朝阳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形成行业标杆,同时不断加入智慧元素,打造特色,创新运营机制,加强内控,提供个性化服务,“智慧”出客户最佳的体验感,从而抢占市场,成为昆钢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成为昆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载体并且成为昆钢对外展示自身企业形象的窗口。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智慧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